初中教师怎么明白,自己欠下的,都必须由高中教师偿还

宁拙说 2024-04-05 22:18:49

到了高一,学生上休闲的语文课,一无所思,一无所事的恶习,终于被我彻底否定,并雷厉风行地培养用笔读的习惯。

单是一个纠正,一个培养,就耗去不少工夫,可初中教师哪里知道咱的辛劳?

凡是我讲的不准记录。我讲的并非金玉之言,不允许记录在案,学生怎么能当录音机呢?我对学生讲,听不出阅读能力,记不出阅读素养。即使我讲得再好,也只能是我的阅读成果,与学生毫无相干;即使我讲得再好,也只能讲知识,讲不出能力。

何况,我主要讲阅读任务和方法,激励大家用笔阅读。

尽管如此,学生顽强抗拒用笔读,一个字都不批注;可听到我最终的结论,总是立即写起来。这时,我就立即喝斥,阻止记录,并反复指出这样记录的荒唐,而且高考决不考。瞧着茫然愚钝的面孔,我就不能不想到初中的语文教师。

有的教师说,只有要求学生记笔记,才能专注地听讲;要是不记,压根就不听了!请问,专注地听和记,有什么意义?

不仅纠正恶习难,培养好习惯更难。我要求,只能用笔记录自己研读的成果,批注、勾画、短评才是必须用笔的时候。

尽管强力督促,但仍有相当孩子根本不动笔。可以预见,展示研读成果时,没有动笔的什么也说不出。就是专注地研读并写出来的孩子,展示的成果也很不令人满意,思维深度和体验深度都远不够。

这种时候,我总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继续研读,用笔充实答案,纠正错误,并督促不动笔的学生必须专注地研读并表达。

高效课堂是长期训练才可能有的,面对素养极差的学生,只要有点效果就不错了。

问题在于,用笔读的习惯极难养成,初中养成的清闲的习惯却根深蒂固。尽管不时提醒要拿起笔,勾画和批注,可就是受懒惰的控制,总不见书上有书写的痕迹。

面对顽固的学生,我能屈服么?屈服就是对恶习的纵容,继续原来教师的罪过。纠正坏风气,培植好风气,是优秀教师的根本能力。

我只能苦思,如何降低研读难度,为学生搭好桥,铺好路。批评与激励结合,表扬与鼓舞结合,手把手地教学生研读。

教学的艰难与初中恶习的养成是不是有因果关系?诚然,学生读不懂是事实,可就因此讲到天荒地老么?

说到根本问题,还是考试制度错误。如果中考增加难度,不再从教材找材料命题,教师能一讲到底,培养学生不阅读的恶习么?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