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唐代考试制度

代萱聊历史 2024-08-28 11:39:20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汉代的选举制曾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汉代的选举制,其形式多样,包括察举、征辟等。察举制侧重于考察被举荐者在道德、品行方面的表现,例如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等;征辟则是由皇帝或高级官员直接征召有才能之士。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到了唐代,此项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实际上已完全由考试制度来代替。

说到“考试”两字之原始意义,“考”是指的考绩,即对官员或应试者过往的功绩和表现进行评估和审查;“试”是指的试用,通过实际的任务或情境来检验其能力和适应性。

远在战国晚年,就已有一大批中国古代的乌托邦主义者,积极地提倡“选贤与能”,大力呼吁为国家选拔有德行和才能的人才。他们还提倡考课与铨叙,其用意在规定一项政府用人之客观标准,以避免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例如,当时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考核标准和方法,包括对官员的政绩、品德、学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汉代选举制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倡导下应运而生。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汉代选拔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唐代的科举,其实还是由汉代的选举制演变而来。虽然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旨在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而我们此刻则称之为“考试制”,这种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和不断探索。

汉代的人才选拔机制独具特色,先是乡举里选之后,再会由中央加以一番考试。乡举里选是地方基层对人才的初步筛选和推举,将那些在品德、才能方面表现出色的人推荐出来。

其先是对策,所谓对策,只是征询意见而已。被举荐者会针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以展示其思考能力和见识水平。然而,这种方式在初期还较为简单和初步。

一直要到东汉晚期,左雄为尚书之时,才正式有了更为规范和严格的考试。但在当时,考试也仅仅只是选举制度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迨至东汉末年,天下陷入大乱之局,汉献帝在颠沛流离中逃亡,中央与地方之间失去了有效的联系,原本有序的一切制度全都陷入了紊乱的状态。乡举里选的制度在这样的动荡局势下自然也无从推行。

于是,朝廷用人失去了明确的标准。尤其是武人在军队行伍中,肆意滥用人员,全然不依照既定的制度。例如,某些将领仅凭个人喜好或关系,随意提拔下属,而不考虑其真实的才能和品德。这种混乱的用人状况,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使得东汉末年的政治局势愈发难以收拾。

曹操以陈群为尚书,委以掌吏部用人之事的重任。在此背景之下,陈群开创性地创设了“九品中正”制。

此制的大体框架是这样的:就当时在中央任职,且品德高尚、声名远扬者,由各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这情形犹如此刻中央政府迁移来台,就各省流亡在台的人士中,按省份各推举一人,而此人则指定其必须在政府任职,令其为大中正。

由大中正之下,再进一步产生小中正。随后,由中央分发一种精心设计的人才调查表。在这项表格中,把人才细致地分成九品,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接着,让各地的大小中正,各就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把各地流亡在中央的人士,分别记入表格之中。不论其人已经担任官职或是从未踏入仕途,皆可纳入登记表。而且,表内详细记载其年龄、籍贯等各项信息,分别进行品第评定,并加上精准恰当的评语。也正因为如此,主持这项工作的便被称为“九品中正”。

例如,在评定过程中,对于那些有着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人,会给予较高的品第和赞誉之词;而对于那些才能平庸、品德有亏的人,则会给予较低的品第和相应的批评。这种评定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供了相对规范和系统的依据。

这些精心制作的表格,由小中正协助大中正进行仔细核定之后,郑重呈送吏部。吏部便会依据此种表册所标注的等第和所附的评语,来谨慎地斟酌任用官员,分别进行黜陟,即降职或升职。

这样一来,官吏的任命与升降,相较以往而言,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而此项标准,实际上依然是依据各地方的群众舆论与公共意见,依然仍然保留有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

然而,所有与近代西方民主选举制度不同的关键之处在于,西方是一从“众”,即完全依据大众的直接选择;而中国古代的这一制度则是一从“贤”,认为贤能之人能够代表群众舆论与公共意见。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

至于贤人实际上并不贤能,中正之人实际上并不中正公平,则是另外一回事。这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问题。但至少在曹魏初行此制时,总归是比以前那种毫无标准、各自随意援用私人的混乱状况要好得多。

在当时,这一制度刚刚建立之际,使得吏治得以澄清,官场风气为之一新。曹家能够得以夺得天下,建立政权,这一制度在其中也是有着一定关系的。例如,通过这一制度选拔出了一批有能力、有操守的官员,为曹魏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究竟而言,此制仅仅只是一时的救弊措施。这就如同某种药物用于治疗某种特定的疾病,一旦病愈就不宜再服用。否则,药原本是用来治病的,却也可能因过度使用或不当使用而起病。

迨及晋代统一天下,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对于陈群所创设的此制,都继续沿用,未能加以更新和改进;如此一来,种种毛病就逐渐显现出来了。

首先,人人都渴望获得大中正的品评和提拔,于是纷纷涌向大中正所在地的中央。全国的人才都集中到中央,这绝非是一件好事。就地方而言,没有了人才,不但地方行政的效率会大幅减低,而且地方的风俗文化也难以取得进步和发展。要知道,地方若是垮掉了,中央又怎能单独存在呢!所以说,中央集权并非全然是好事,而中央集才同样也不是好事。比如某些地方由于人才的大量外流,导致当地的治理出现混乱,一些原本可以在本地解决的问题,因为缺乏人才而无法得到妥善处理,进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再则,中正的评语,无论是已经做官的人,还是未曾做官的人,全都要进行评价,而吏部凭借这些评语来决定官吏的升降;像这样的情况,官吏的升降之权就掌握在中正手中,而并非掌握在其本官的上司手中。这无疑是把考课、铨叙与选举相互混淆了。于是,做官的人也各自忙于奔走竞争,试图获取社会名誉,却全然不顾自己本官的职务以及实际工作。而他们的上司面对这种情况,也往往无可奈何。例如,有些官员为了迎合中正的评价标准,不惜弄虚作假,粉饰自己的形象,而忽视了本职工作的实际成效,导致政务荒废,百姓受苦。

在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之时,为什么要规定大中正一职定由中央大官兼职呢?这其中有着深层的原因。当时,由于种种复杂的局势影响,地方与中央已失却了有效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只好就中央官来兼任大中正,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方便由他推选他的本乡人士中流亡在中央者,以预备供中央任用。

但又为何在中正簿上定要连做官人一并登记品评呢?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采取这样的做法,便可以把当时已经存在的那些滥用职权、不称职的一批人通过品评筛选澄清除去。这些都是陈群创设此制时的良苦用心。

因此,就九品中正制在其创设之初为一时救弊起见,也不能算是一个坏制度。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提供了一种相对可行的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到了后来,因施行的时间、空间关系都与最初大不相同了,可却还是照样沿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和变革,遂终于暴露出了大毛病。比如,在后来的施行过程中,由于中正官的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品评结果往往受到人情关系、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干扰,使得真正的人才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和任用。

从此我们便可知晓,政治制度是立足于现实情况的。每一项制度,都必须紧密针对现实的状况,时时刻刻力求能够变动适应,以契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任何制度,断然没有二三十年而毫无变化的情况,更不存在二三百年而一成不变的情形。

但不管怎样变化,一项制度背后所蕴含的本原精神所在,也就是此制度的用意的关键核心之处,则仍然可以保持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能够遵循其正常的轨道逐步发展。这即是此一项制度的自然生长过程。

制度必须不断地生长和演进,而且一定需要在现实的环境、现实的要求之下进行生长。制度绝非凭空从某一种纯粹的理论构想而产生,而是从实实在在的现实情况中应运而生的。唯有这种从现实中产生的此项制度,才必然会具备其独有的一套理论依据与精神内涵。

例如,古代的科举制度,最初是为了选拔人才、充实官僚队伍,以适应封建王朝的统治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内容、形式和选拔标准不断调整,但选拔有学识、有能力之人的核心精神始终未变。又如,现代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下建立起来的,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基于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深刻认识,其背后有着丰富的经济理论和发展精神的支撑。

理论犹如此制度的精神生命,赋予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其指引发展的方向;现实则如同此制度的血液营养,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支撑,使其能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二者对于一项制度而言,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塑造着制度的形态和效能。

即如唐代的一切制度,其中也多半是由南北朝时期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承载着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亦蕴含着独特的传统精神,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和经验。

今天,我们却在某种程度上把历史切断,一味地想要模仿外国的制度。明明清楚地知道这一制度与我们自身的现实情况并不相互配合,却妄图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还美其名曰“革命”。然而,实际上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不合理的制度来迁就现实的实际需求,绝对不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我们此刻,一方面既全盘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依据,将其视为陈旧过时的糟粕,毫不加以甄别和借鉴;另一方面又严重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对当下的实际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所以,我们此刻所秉持的理论,是一种脱离现实、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我们满心所想往的制度,也是一种脱离实际、虚无缥缈的制度。

若我们肯虚心接受以往历史的教训,那么这一不良风气是应该高度警惕并坚决予以排除的。在曹操当时,实行九品中正制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以后此制度因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各种毛病层出不穷,后来的人便只是一味地责怪九品中正制不好。其实,这样的看法多少是有些冤枉的。比如,在九品中正制实施的初期,它为选拔人才提供了相对客观的标准,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制度没有及时调整和改进,才导致了诸多问题的出现。但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更多的是后续执行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

0 阅读:1

代萱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