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汉代的兵役制度

代萱聊历史 2024-08-24 12:59:08



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

在西方社会,直至近代普鲁士王国在俾斯麦担任首相之时,方才历经了万般不得已的沉重压迫,进而创造性地发明了这样一种制度。然而,反观我们国家,早在汉代时期便已然推行实施了。

一个健壮的成年男子,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承担服兵役的义务。这一明确的规定实则蕴含着深刻且内在的意义。要知道,在当时二十岁方才被视为成年,可以独立进行耕种劳作。就农业经济的角度而言,其产出能力相对有限,因而必须注重节俭与合理利用资源。正如古语所云:“三年耕,有一年之蓄”。以通常的情形来论说,年年都获得大丰收,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平均而言,在三年的时间跨度中,总归会出现一个荒年。一旦遭遇荒年,平日的储蓄很可能就会消耗殆尽。倘若能够连续三年没有荒年,那么六年之中就理应存有两年的积蓄,九年之中则应当具备三年的积蓄。

然而,在农业社会当中,绝对不会出现连续丰收超过九年以上的情况,同样也不会连续遭遇荒年长达三年以上。一个壮丁,在二十岁时接手田地,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独立谋生。但是,当要求他为国家履行服兵役的职责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他的家庭所承受的负担。所以,在当时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制定的规定是,从二十三岁起始;照常理推断,此时的他应当能够拥有一年的储蓄,从而能够抽身出来为公家服役。这一制度,绝非仅仅是一种单纯基于经济层面的考量,实际上更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良知的慎重决定。

这一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民生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稳定的追求。在文化层面,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强调责任与义务的传统价值观。从社会角度来看,这种制度安排有效地平衡了国家的军事需求与民众的生产生活,为社会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们在探讨历史上的一切制度时,务必要留意到每一项制度背后所蕴含的当时人们的观念和理论。政治作为文化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机构,决然不会毫无缘由、随随便便地凭空产生出某一特定的制度。

在汉初时期,政府中的人员,原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他们亲身经历过民间的种种艰难困苦,对百姓的生活状况有着真切而深刻的认知,正因如此,才能够制定出这一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法规。

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常常抱有一种轻视甚至蔑视自身以往政治传统的态度,并且宣称中国缺乏成体系的政治理论,也没有伟大的政治思想家。诚然,在中国过往的众多著作当中,确实鲜少有专门论述政治理论的书籍,也很少有纯粹凭借政治思想而成名的人物。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人对于政治毫无理论、毫无思想。

只因为在中国古代,大部分的读书人在获取功名之后多半步入仕途,担任官职。他们对于政治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早就能够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得以展现和实施;根本无需通过凭空著书,脱离现实的实际情况,去构建并完成他们书本上的那一套空洞的理论。

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是紧密融合、相辅相成的。例如,在治理地方的过程中,官员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理念。这些实践经验经过传承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强调学以致用。这种文化特质在政治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使得政治思想更多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而非单纯的理论著述。

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为政治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官员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政治策略,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动的政治思想的体现。

于是,中国人的政治理论,早早地便和现实政治相互融合,达到了水乳交融、合而为一的境地。否则,何以解释皇帝和宰相一定要进行分权呢?倘若没有深思熟虑的政治理论支撑,又怎会形成这样一种权力制衡的架构?为什么仕途必经察举和考试这样的严格选拔程序呢?这显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对人才选拔的精准考量和长远规划。为什么田租要力求减轻呢?这绝非偶然之举,而是出于对民生的关切和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为什么商业资本要加以节制呢?这背后必然有着对经济平衡和社会稳定的深入思考。为什么国民兵役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呢?这无疑是综合考虑了民众的成长、家庭负担以及国家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试图去研究中国以往的政治思想时,就应当格外留意以往的政治制度。中国决然不是一个毫无制度可言的国家,而每一项制度的背后,必定存在着其之所以如此的合理理论和深邃思想。怎能轻易地用“专制黑暗”等简单粗暴的字面表述就将其一笔抹杀呢?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这种变革本身就反映了政治思想的动态变化和积极应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流派,都对政治制度和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背后成熟且系统的政治理论和思想的指导。

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加全面、客观、深入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摒弃片面和肤浅的评价,方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智慧和价值。

汉代的国民兵役,呈现出多样化的分类,主要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其中一种是前往中央充当卫兵,肩负着保卫皇城与中央政权的重要职责;另一种是奔赴边郡成为戍卒,他们驻守在边疆地区,抵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的领土安全;还有一种则是在原本所在的地方服兵役,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与秩序。

每一位国民都应当依次轮到这三种兵役类型。然而,唯有第三种,也就是在原地方服兵役的,从二十岁就开始了。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中央卫兵的选拔通常极为严格,要求身体素质出众、军事素养较高,他们所承担的责任重大,直接关系到中央政权的稳定。边郡戍卒所处的环境往往较为艰苦,面临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频繁的战事威胁,但他们的坚守为国家的边疆防线筑牢了坚实的屏障。

在原地方服兵役的人员,虽然年纪轻轻从二十岁就开始服役,但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对当地情况的了解,为维护地方的安定贡献力量。这种兵役安排,既考虑了国家整体的军事防御需求,又兼顾了地方的治安维护,体现了汉代兵役制度设计的周全与合理性。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观察,汉代的这种兵役分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前代的兵役制度,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是汉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化层面思考,这种兵役制度也蕴含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强调了国民对国家的义务和忠诚。

在汉代,中央军队主要由两支力量构成:其一称作南军,其二称作北军。南军乃是负责守护皇宫的精锐卫队,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皇宫内的安全无虞,是皇帝及皇室成员安全的重要保障。北军则是肩负着首都卫戍重任的部队,他们驻守在京城的关键位置,拱卫着整个首都的安宁与稳定。

当时,南北军全部的军队加起来总计还不到七万人。然而,尽管人数有限,但其战斗力和职责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各地方的健壮成年男子会依照规定轮流到中央充当卫兵,为期一年。

要知道,当卫兵所享受的待遇是极为优厚的。他们往返中央的旅费皆由中央统一供给,无需个人承担。当他们初到之时,以及期满退役之际,皇帝还会特意准备丰盛的酒席予以款待。在平日的生活中,他们的穿着所需以及饮食开销,也都不需要卫兵们自己破费。

当戍兵的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所有的费用,毫无例外,都需要自己去承担。说到戍兵的期限,竟然只有区区三天。这其实是沿袭了封建时代的陈旧习惯。在封建时代,国家的规模相对较小,方圆百里便算得上是大国了。如此一来,从中央到达边疆,最远距离也不过五十里。要前往边疆戍守,仅仅需要半天的路程。倘若在边疆驻守三天,前后总共不过五天就能返回。在那个封建时代,戍边并非是一件艰苦之事,随身带上五天的干粮便足以应付。

秦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似乎全然没有留意到这个问题,依旧要求老百姓按照旧例戍边三天。从会稽(如今的江苏)到渔阳(现今的热河),在政府的认知里,仍然只要你服役三天,这是长久以来的旧传统。然而,实际情况是,仅仅路途往返,就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衣装粮草都要自己准备并携带,这是多么繁琐和麻烦啊!天下已然实现了大一统,国家的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可是秦始皇帝的戍边制度却未能进行相应的改革。或许是政府事务繁忙,又或许是因为刚刚兵力混一了六国,正处于得意忘形的状态,从而没有关注到这些细微的环节上。

总之,秦始皇在戍边制度上的失误,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也促使后来的朝代更加注重制度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不合理的情况,从而引发了社会的巨大骚动。陈胜、吴广的革命,正是由此而兴起。近代的中国人总是喜欢说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毫无变化,试问一下,古往今来、国内国外,哪有这样的道理?又哪有这样的事情?就单单谈论戍边制度,一到汉代就发生了变化。

汉代戍边依旧规定是三天,但是你拥有选择不去的权利;只要每天拿出一百个钱,三天共计三百钱,交给政府,就能够免除戍边之役。倘若有一百个人选择不去,那么应该是三百天的免戍费用,政府会用这笔钱另外雇佣一个愿意去的人,这个人一旦前往,就要服满三百天的戍役。他也能够得到这一笔钱。这笔钱不仅足够他在边疆的用度,并且还能够留存一部分用来安置家庭。这无疑是一种灵活变通的办法。

按照理论来说,每个人都应当戍边三天,即便是宰相的儿子也不能免除。汉代曾经有一个宰相,真的让他的儿子亲自到边疆去,实实在在地当了三天戍卒;这件事情便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汉代这种对戍边制度的调整,反映了社会在不断进步和适应新的形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国家的戍边需求和民众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一种相对人性化的治理理念。这种变通办法显示了汉代政府在制度执行中的灵活性和务实性。政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以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那位宰相让儿子亲赴边疆戍边的行为,彰显了一种对公平和责任的坚守,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被传颂为佳话,也反映了民众对于公正和担当的崇尚。

汉代的戍边制度变化及其相关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一个片段,更是研究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素材,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价值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在汉代,郡的长官设置有太守,还有都尉,就如同在中央有丞相又有太尉一般。太守乃是地方行政方面的首要长官,负责管理地方的各项政务,以确保地方的秩序井然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都尉则是地方军事方面的首领,承担着维护地方安全和军事防御的重要职责。地方的部队正是由都尉来进行管辖和指挥。

凡是属于壮丁之列的人员,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都需要集合起来进行操演。这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检阅,被命名为“都试”,其持续的时间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满之后,他们便返回各自的家乡。一旦国家面临紧急情况或发生重大事件,便会临时对他们进行召集。这实质上是一种国民兵的形式。

各个地方还会依据当地的地理形势和实际需要,分别有针对性地训练各种不同的兵种,例如车骑(包含骑兵和车兵)、楼船(涵盖水师与海军)、材官(即步兵)等等。在中央,有南军和北军这样的精锐力量;在边疆,有戍卒坚守防线;而在地方上,又有国民兵作为坚实的后备力量。当国家一旦遭遇战事或其他紧急状况,这三种军队都能够被有效地调用,共同为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发挥作用。

国民除了服兵役之外,还要服力役。这是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以下历代一向有的一个大问题,现在我们则变成历史事件来讲述了。力役是每个壮丁替国家做义务的劳工。好像现在要修飞机场、造公路就召集民工一般。在古代是纯义务的。全国壮丁按册籍编定,每人每年一个月,替国家义务做工。这在汉代唤做“更卒”,​“更”是更替轮番的意思。如是则一个农民,既要到中央当卫兵,又要到边疆当戍卒,还要在地方上服国民兵役,​“都试”譬如我们开一个秋季运动大会,这还比较轻松;而每年一月的更役,却比较国民兵役吃力些。但若不去践更(上番)​,按当时规定,出两百个钱给政府,也可以代替。

除了上述三种兵役和一种力役外,每个国民还须纳人口税,连小孩子都有。说到这里,却有一严重的问题。当时政府并没有为民众安排一个生活的基础,全国土地并不是平均分配的,也没有设法使国民人人就业,而却要国民人人向国家尽职责。遇有不克尽此政府所规定的职责的,那便就是犯法了。犯法就得抓去,有的便因此充当官奴,强迫在各政府衙门里做苦工。于是有的人便宁愿出卖自己,做私人家的奴隶。当时规定,奴隶也须缴人口税,而且须加倍缴。但这是由养奴隶的主人家负担的,不干奴隶自身事。因此汉代的奴隶特别多。要是在后代,无业谋生,还可以做乞丐、做流氓,政府不会来管。

但在汉代是不许可的。你要当义务兵,你要去修飞机场、公路,你要纳人口税;你的名字住址,都在政府册子上,不去就要出钱,出不起钱便是犯法。你做乞丐了,户口册上还是有你的名字,你还该向国家负责。于是只有把自己出卖给人家做奴隶。当时做奴隶,并不是出卖自由,只是出卖他对国家法规上一份应尽的职责。政府要禁止此风,便规定奴婢的人口税加倍征收。但有钱的养着大批奴隶,反可发大财。譬如人山烧炭、开矿之类,全需大批人工。出卖为奴,便如参加此发财集团。因此奴隶生活,反而胜过普通民户。这在《史记·货殖传》里讲得很详细。这是汉代的奴隶制度。和西方罗马帝国的农奴完全不同。罗马的农奴多半是战争得来的俘虏;汉代的奴隶是农民自己游离耕土,来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集合;如何可相提并论呢?

汉代除却规定的义务兵役外,民间还有义勇队,志愿从军的。国家有事,可以自由报名。这叫做“良家子从军”​。那些都是比较富有的家庭,尤其是居家近边境的,平常在家练习骑马射箭,盼望国家有事,报名从军,打仗立功,可以做官封侯。这风气在边郡特别盛。像陇西李广一家便是一著例。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