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共和国之父”凯末尔:力挽狂澜改变中东格局

北街老酒 2024-08-25 14:38:50

中东地区,作为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的所在地,自古以来便是欧亚大陆的焦点区域。近代,欧洲国家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变革后成为瞩目之地。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作为石油产地,中东地区再度成为新的热点,且纷争至今不断。

中东地区虽涌现出众多政治人物和杰出的民主主义领袖,但与穆斯塔法·凯末尔相比,皆相形见绌。他被誉为“土耳其共和国之父”,可以说,若没有凯末尔,今日的土耳其很可能不复存在,即便存在,也极有可能如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般成为无足轻重的小国。更为重要的是,他深刻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和地缘政治格局。正因为有他,土耳其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否则小亚细亚半岛或许早已沦为欧洲国家的领土,中东的格局也绝非现在这般。

此事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一战前的奥斯曼帝国已走过 600 余年,帝国初期的奥斯曼人极为剽悍,他们灭掉东罗马帝国,占领北非、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以及巴尔干半岛,甚至兵临维也纳城下,让当时的欧洲军队甘拜下风。然而,到了帝国晚期,即 19 世纪末期,奥斯曼土耳其腐败无能、保守落后。

与此相反,欧洲国家因一系列革命变得强大无比,如法国、英国、德国随时都能将这个苟延残喘的帝国摧毁。此时,东边的沙皇俄国在彼得大帝的引领下后来居上,变得极为强大,成为东西方共同的威胁。这一新的威胁客观上反倒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得以延续寿命的契机,因为奥斯曼成了西方列强和沙皇俄国相互制衡的力量。 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平衡,世界政治格局注定要重新构建和洗牌。

一战前的奥斯曼土耳其已到了任人宰割的境地,庞大的帝国千疮百孔。北非的突尼斯被法国托管,意大利随便找个理由就想占领利比亚,巴尔干半岛各国纷纷独立,昔日让欧洲军队恐惧的帝国军队,如今连塞尔维亚和希腊联军都难以战胜。 奥斯曼帝国内部,改革和变革的力量也在积极行动。由众多土耳其年轻人组成的青年党组织了议会,想向西方学习搞立宪,那时的苏丹已被架空。

但当时年轻的土耳其革命党组织的议会只知改革,却摸不清奥斯曼帝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只感到帝国面临生存危机,无法靠一己之力生存,于是试图与协约国结盟,当时的协约国成员包括法国、英国、俄国。然而,由于协约国内部意见不统一,奥斯曼的请求遭到拒绝。无奈之下,他们只好与德国寻求结盟,这是一场无奈的赌博,将帝国的命运押了上去。 现在谈谈穆斯塔法·凯末尔。

他于 1881 年出生在奥斯曼帝国,学生时代便十分出色。1899 年,他考进伊斯坦布尔的军官学校,在校期间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熏陶。毕业后,他积极参与土耳其青年革命党运动,在战前战后都主张保持中立、不结盟。 由于他的主张与当局不符,所以一直未得到重用。伟大的人物往往在一开始被埋没、被压制,而在危难之时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就如法国的拿破仑在土伦战役中大败英军,一战成名,成为巴黎的英雄。

穆斯塔法·凯末尔亦是如此。 1915 年,英法联军兵临伊斯坦布尔城下,在鞑靼尼尔海峡准备登陆进攻伊斯坦布尔。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两次进攻皆以失败告终,指挥这场保卫伊斯坦布尔战斗的正是穆斯塔法·凯末尔。由于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一战成名,成为当时伊斯坦布尔的英雄,并被晋升为准将。 但奥斯曼帝国最终覆灭的命运不可避免。

1918 年,一战进入尾声,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巴格达、巴勒斯坦,准备向叙利亚进攻,一举歼灭剩余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指挥作战的凯末尔带领部队没有与协约国军队进行决战,而是进行战略撤退,撤至安纳托利亚高原,那是土耳其崛起的地方。一直到 1918 年年底,协约国军队都未能打败凯末尔领导的部队。

在一战期间,凯末尔是唯一一位土耳其军官未曾尝过败绩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以同盟国战败告终,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一方失败。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奥斯曼帝国 15 世纪以来占领的土地几乎全被瓜分,奥斯曼帝国等于被消灭。此时,又是凯末尔挺身而出,号召土耳其人为民族生存和独立而战。他继续带领部下在安纳托利亚高原与协约国军队及协约国支持的欧洲军队战斗了三年。

最终,他赶走了希腊联军,打败了傀儡政府的军队,迫使协约国不得不在 1923 年于洛桑重新召开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他们承认了凯末尔认定的土耳其新的疆界,即现在土耳其的领土大致范围,包括小亚细亚半岛和欧洲的一小块领土。 凯末尔堪称近代中东地区所有民主主义领袖中最伟大的一位。他摒弃了奥斯曼帝国的思想束缚,创建了一个对东西方文化都兼收并蓄的共和制世俗国家,赋予了土耳其新的生命。

1 阅读:53

北街老酒

简介:简简单单的小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