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以张三丰祖师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张真人从“刚柔并济、动静结合”的观点出发,认为既要练拳,拳属刚,属动;又要行功,功属柔,属静;二者互为其根,相得益彰。
以下简介几种静功。
第一,基本功:打坐
《太极行功说》指出:“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打坐之前应排便,使脏腑清虚,不存渣滓,如此方能神凝气聚,吐纳自然。
如同佛家打坐,两腿双盘,或左右单盘均可。
第二,心功
静心端坐,无思无虑,所谓庄子“坐忘”,儒家“坐如尸”。此谓心功。
第三,首功
两手紧掩双耳,叠指,背弹耳根骨,以袪风池邪气。
第四,面功
两手擦面待其热,然后把津液涂于手,再按摩面部,以防外侵。
第五,耳功
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以清火。
第六,目功
紧闭双眼,两手擦热后轻揉双目,眼睛先左旋右旋,再左右移动。
第七,口功
大张其口,以舌搅之。同时,双手捂耳,手指敲打风池穴。此功可以去热。
第八,舌功
舌尖顶住上牙膛,待津液自生,然后鼓漱吞咽。
第九,齿功
闭口,上下叩齿三十六次。
注:舌功与齿功可以同时进行。
第十,鼻功
两手大指,擦热揩鼻,左右各三十六次。
以上功法参考李信军道长著述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