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析,《红楼梦》的主旨在于“补天”二字,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追述“补天”失败的相关经历。
因为“补天”失败,作者曾“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所以才字字啼血,撰此《红楼梦》一书。
至于“补天”的真实含义,我们暂时不做定论,但是根据我的分析,与皇权应该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篇文章,我们要探讨的是“通灵宝玉”形象的取象来源,作者到底依据什么,才刻画出了“通灵宝玉”这一形象。
旧红学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一书,就提出了“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的说法,这种说法后人多有阐释,但终究只是出于猜测和附会,没有过硬的证据。
其实,蔡元培先生的结论,只是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已。
真正的“传国玺”不是贾宝玉,而是通灵宝玉。
事实上,这样的说法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通灵宝玉的形象取象于“和氏之璧”。
只有这一点,才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至于作者取象“和氏之璧”,有没有借用它“传国玺”的引申义,那需要另外讨论。
为什么通灵宝玉取象于“和氏之璧”,只要你读一遍《韩非子·和氏》关于“卞和献玉”的部分,很自然的就能意识到,所谓的“通灵宝玉”其实就是“和氏之璧”的另一种写法。
相传楚山之中多玉石,有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之中得到一块璞玉,将它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人”鉴定,玉人说不是玉,而是块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就下令对卞和施以刖刑,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后楚武王即位,卞和不死心,又将这块璞玉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同样让玉人鉴定,玉人又说这是块石头,楚武王便再次对卞和施行刖刑,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再后来,楚武王去世,楚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在楚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眼泪哭干,眼中哭出了鲜血,卞和眼中流着“血泪”,可是他还在哭。
楚文王听说了以后,就让人问他:“天底下被刖足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只有你哭的如此悲痛?”
卞和回答道:“我不是因为刖足而哭,而是因宝玉被当成了石头而悲痛,因为君子被当成了小人而悲痛。”
楚文王闻听此话,便命人剖开璞玉,果然得到了一块精美的宝玉。
于是,楚文王便下令,命名这块宝玉为“和氏之璧”。
对比《红楼梦》中女娲石的经历,几乎和这块“和氏之璧”一模一样。
女娲石先是被遗弃在了山上,因为不能补天, 所以自怨自艾,后来得到了茫茫大士的点化,才真正变成了一块“通灵宝玉”。
《红楼梦》中的诸多意象元素,都取材于这段故事。如宝玉被当成了石头,绛珠仙草其隐喻为“血泪”等。
在“魇魔法”那一回,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经过癞头和尚一番颂持之后,宝玉又养了“三十三日”,才算是痊愈。
这里的“三十三日”和卞和哭“三日三夜”可以对应。给宝玉治病的这个经过,其实同样也是“和氏之璧”的经历,“被声色货利所迷”象征着和氏璧被污蔑,癞头和尚的颂持意味着遇到了识玉之人,“和氏之璧”和卞和都得以沉冤昭雪。
太虚幻境有一首对联,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非有时有还无”,这首对联一直都无法做出具体的解释。
其实,上半句说的就是和氏璧的经历,以及“卞和献玉”事件所传递出来的道理。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句话, 如果直接翻译过来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你把假的当成了真的,那么真的也就成了假的。
这样翻译肯定是正确的,证据就是脂砚斋的一段批语:
“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了一个真’,信哉!”
这段批语所体现出来的也是同一个道理,当人们都把假的当成真的时,那么便宜的假货就会泛滥,真货反而没有人买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从小说的正文内容来看,不管是对联还是批语,都让我们感到不知所云,因为正文之中并没有表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有关情节。
事实上,如果把这句对联放到“卞和献玉”的记载中,就能得到严丝合缝的解释。
楚厉王、楚武王把不识真玉的“玉人”当作权威,他们把璞玉鉴定为石头,那么真正的宝玉也就变成了石头。
所以,“假作真时真亦假”说的是,如果你把“玉人”的话当成了真的,那么真正的宝玉也就变成了假的。
所以,作者创作“通灵宝玉”这个形象,就是化用自“和氏之璧”的真实经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之所以要这样写,肯定和“补天”的主旨脱离不了干系。
卞和的“泣血”是因为被污蔑,作者的“泣血”应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污蔑的最终结果就是“补天”失败。
《红楼梦》背后所隐藏的“真实”,要在这个基础上往下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