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的竞争态势近来风云突变,京东的强势入局,正式拉响了新一轮内卷大战的号角。
不久前,京东宣布全面启动外卖业务,以零佣金邀约商家的策略,强势切入市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外卖大战。
京东此番入局,一出手便放出三大狠招,每一招都直击行业痛点,招招致命。

其一,商家免佣金政策极具吸引力。在5月1日之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的优惠,即便在此之后,佣金率也不会超过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传美团的平均佣金高达23%,即便美团曾出面辟谣,称平台仅收取6% - 8%的技术服务费,但京东的佣金优势依然显著。
此外,京东还针对新商家和优质商家推出了各种满减补贴活动,这对于商家而言,实在是难以拒绝的诱惑,“薅京东羊毛”成为不少商家的心声。
其二,在保障骑手权益方面,京东也下足了功夫。它试点推行底薪加五险一金的模式,对于站点的全职骑手,京东不仅提供相对较高的底薪,每单提成也比其他平台多出一两块,并且签订劳动合同,给予骑手五险一金的待遇。
这一举措,切中了外卖小哥收入不稳定、缺乏保障的痛点,在骑手圈引发了强烈反响。网上甚至爆料称,美团一下跑了30个站长。京东此举,无疑是在向骑手们传递一个信号:跟着东哥干,有肉吃。

其三,京东打出了品质路线的招牌。京东明确表示,只招募有实体店的优质商家,主打堂食餐厅。这一策略,一方面能够避开与美团在低价市场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京东品质保障的形象,提升用户的信任度和好感度。
京东通过这三大招,全方位地拉拢了平台所链接的商家、骑手和用户。

京东此番入局外卖市场,看似有些出人意料,毕竟美团已经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格局基本成型,且美团凭借大众点评构建了较深的护城河,此前抖音的进攻也未能成功撼动其地位。但实际上,京东此举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2024年,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近乎一半的网民都有过点外卖的经历。而且,外卖消费具有高频特性,用户一日三餐加上奶茶饮料,一天点四五顿外卖的情况并不少见。

这种高频场景,对于京东而言,不仅意味着可观的佣金抽成,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了激活流量的关键入口。用户点外卖需要进入京东APP,此时京东便可顺势推送美妆、日用品、消费电子产品等商品,每一次用户的进入,都相当于为京东的主页电商完成了一次流量激活。京东试图通过构建生态,以高频的外卖业务带动低频的电商业务,从而缓解电商业务面临的流量压力。
此外,京东在电商领域深耕已久,物流一直是其核心优势。如今,京东又是达达即时配送业务的最大控股股东,这无疑为其涉足外卖业务提供了坚实的底气。而且,京东选择从有堂食的品质路线切入,并非将抽成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希望借此吸引高端用户,为其电商业务创造更大价值。

面对京东的来势汹汹,外卖市场的老大哥美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京东宣布入局不到一天,美团便迅速做出反应,宣布取消骑手超时扣款机制,力求稳住骑手这一基本盘。同时,美团还计划通过优化配送路线等技术手段,提升骑手的配送效率。

不过,在商家佣金方面,美团目前尚未有调整的消息传出。或许是因为美团体量庞大,调整佣金并非易事,也可能是被京东的突然进攻打了个措手不及,需要时间来仔细谋划应对之策。
京东此番入局,头炮固然打得响亮,但也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拉拢商家、骑手和用户,都需要从自身利润中支出。至于京东长期打造的生态模式能否持续运行,外卖圈的格局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随着两大巨头的竞争加剧,消费者和骑手有望从中受益。未来的外卖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坐山观虎斗。
本文来源@小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