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又又又提车了!
7月24日下午,猛士科技专门开了一场直播,这场直播的主题是“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先生猛士917交车仪式”。
令人没想到的是,周鸿祎在54岁的时候,居然成为了一名“车圈网红”。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猛士科技竟然请到他来站台。
但是,这个“台子”,真能站得稳吗?
在猛士疯狂蹭流量、蹭热点的背后,笼罩在车企营销模式之上的迷雾,变得越来越浓重,以至于让人看不到方向到底在何处。
“看好咯,这就叫网红经济!”
关于周鸿祎如何成为车圈顶流网红这件事儿,或许没人能解释得十分透彻。
有人把原因分析为“身价过亿的老板生活太过于枯燥无华,老板们总得找点事儿做。”
于是,这位喜欢穿红衣服的老头儿,用上了“钞能力”开始搅弄汽车风云。
在放出“驾照哪里买”、“我们跟华为就是一伙的嘛”、“把陪伴自己9年的座驾迈巴赫600给卖掉,放弃传统意义的豪华车,更换国产新能源智能网联车,全身心投入国产新能源智能网联车的世界”、“小米SU7这么火,是不是也送我一部体验一下?”这些抽象语句之后,周鸿祎彻头彻尾的火了。
在北京车展之后,但凡哪家国产车企想要搞一点动作,都要先思考一下:“这活儿,是不是可以叫上老周一起干?”
在卖了自己的迈巴赫之后,老周这位“不是太懂车”的亿万富豪,也逐渐地过渡成一名“车评人”。
只不过,这位车评人与常规有所不同。
普通车评人在拿到车之后,需要好好体验一下,才能知道这车哪里可以吹捧、哪里可以规避。
而老周的操作刀法很“纯粹”。可能老板不需要想太多,直接出来一顿夸,就收工得了!
毕竟,大家看的不是周鸿祎去分析一辆车的产品力或者技术。只要这位红衣老哥站出来,那流量直接就“蹭蹭往上涨”。
而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红经济学”。
“看一两次可以,看多了,就麻木了”
在今年北京车展,看到周鸿祎坐在车顶上“当车模”的时候,大家也许还觉得有点意思,有点滑稽。
当时我就觉得,在车展结束后,肯定会有车企找到周鸿祎进行合作营销。
果然,他在卖掉迈巴赫,连买了好几台国产车。
也许第一个找到周鸿祎的车企,还有那么一点应景。但不得不说,这一类所谓的“热点”看得多了,也就变得非常无聊了。
热点是个好东西,但热点冷了之后,也会发酵变质。猛士科技的这一轮“周鸿祎营销”,来得太晚了一点。
猛士科技在做这次营销的时候,其实可以用国足名宿范志毅的一句话来概括:“脸都不要了。”
原因很简单。
猛士科技,背靠东风汽车集团,一直宣传的是“硬汉产品”。
但问题在于,对于这款起售价超过60万的高端豪车,怎么“硬”的大家还不怎么清楚,有什么支撑这个价格的独门秘笈?有什么超过BBA的豪华配置?
就跟普通人想要成为巨星是一个道理,你既没有演技,也不会唱跳rap,想出名该怎么做?
当然是抓住一切存在的流量,可劲儿往上面蹭啊!
周鸿祎,就是摆在猛士科技眼前的一根稻草。
但猛士科技忽略了一个问题,周鸿祎代表不了猛士科技。一位身穿红衣的亿万富翁,与硬汉的新能源越野车有点不搭调。
说白了,猛士科技想做营销,哪怕给吴京投点赞助,在《战狼3》里面多露出一下,也比现在效果好。
“一百个周鸿祎,或许也救不了猛士”
聊完了车企和周鸿祎之间的“网红经济学”,再来聊聊今天的主角,猛士科技本身吧。
其实在很早之前,笔者对猛士越野车是有很大向往的。猛士军车,活脱脱的就是我们这一辈军迷心目中的传奇!
在212和勇士之后,猛士可以说是我们第一款具有现代战略意义的军用越野载具平台。
我敢说,《士兵突击》里的老A如果列装猛士越野车,那这部电视剧的品质还会提升几个层次。
不过,现在的猛士917之流,根本不能去和以前的猛士越野车相提并论。
猛士科技,越来越像来自传统车企的“新势力”。
它大肆往自己身上贴“军用越野车”的标签,但实际上,却行的是“新能源越野车”之事。
我不敢想象,极致硬核的军用越野车,和充满科技感的“新世代越野车”竟然来自同一个品牌。
把越野车打造成新能源,并不是原罪。
猛士科技真正让人感到惋惜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技术做好。
作为一款售价上百万的新能源越野车,我们在猛士917上,很难看到领先的技术。
不管是增程技术、三电技术还是底盘科技,它都难以去和头部品牌的同级车型相提并论。最直观的一点,在于猛士917都上市快一年了,品牌方还没有公布它的销量。
而隔壁卖得更贵的比亚迪仰望U8,一个月销量甚至可以达到一千多台……人心所向,总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品牌的号召力、反映出一款产品的真实品质。
所以在最后,笔者想说清楚的事情只有一个。
那就是热点营销、网红营销,对于车企而言不算是洪水猛兽;但与此同时,它也不是灵丹妙药。
这样说吧,如果小米SU7是一台很不堪的车型,就算是一百个雷军天天发微博、开直播去吹它,它也不会有当今月销过万的销量数据。
对于猛士科技而言,找到周鸿祎去交车,虽然不是什么有违伦理道德的事情,但在这背后却充分暴露出了这个品牌的不自信。
所以说到底,猛士科技的破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去做产品、提升技术。而这些工作,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真正奉行长期主义的车企,才能在这一波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
结语:
看到那么多中国高端越野的成功,猛士可能真的有些操之过急了。
短时间内,一个汽车品牌如果难以在产品、技术上实现突围,那它的确需要更有力度的营销手段来吸引用户。
但是,说起营销这件事,我认为车企的营销,并不应该是“传播病毒”、“传播无营养内容”。而是可以和消费者站在一个对等的位置,将自己的品牌理念、产品性能实事求是的推向消费者,让大家了解到真实、客观的品牌与产品。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包括猛士在内,很多车企恐怕都难以做到这一点。
而像猛士这样无下限蹭热点的营销模式,在最后,只会害了车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