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为啥要让宝玉入住大观园?就没想过“七年男女不同席”吗?

栖鸿看红楼 2024-09-09 15:02:28

《红楼梦》里的年纪问题,一直是比较混乱的。只举一个例子吧:第六回宝玉已经与袭人有过“云雨情”,可以看作成年人了,第八回宝玉来见薛姨妈,“薛姨妈忙一把拉了他,抱入怀内”。再是亲姨甥,还能把成年男子“抱入怀内”吗?这分明是对小孩子的态度。

二十三回入住大观园时宝玉尚未成年,这也是可以推理的。七十八宝玉诔晴,有“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之句,可见晴雯这时十六。“寿怡红”时说“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晴雯袭人同岁。而早在第六回,就介绍袭人“年纪本比宝玉大两岁”。那么,晴雯也比宝玉大两岁,宝玉在七十八回是十四岁了。

从入住大观园,到七十八回,共经历了几年?书中没有明写。可以推算的,第三十七回“贾政又点了学差”,第七十一回回京,说他“在外几年”,一定是在三年以上了。此前此后算起来,从七十八回的十四岁减下去,那么宝玉入住大观园时,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的确不到“男女大防”的年纪。

再说一遍,《红楼梦》里的年龄是混乱而矛盾的,不能以此为据。元春让宝玉住进大观园,就说明在这个叙事时间里,宝玉还是很年幼的男童,还不到需要避嫌的年龄。否则这样的大家,又是皇妃,怎么可能想不到、怎么可能让成年、或接近成年的男女混居?虽然大观园里,也有各自独立的居所。

虽然年幼,也只是“可以入住”的理由,而不是“必须入住”的原因。贾环比宝玉还小,不是一直住在园子外吗?元春为什么就一定要宝玉入住呢?“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又添贾母、王夫人愁虑”,这只是表面公开的理由。何况这理由也说了,“一时不大畅快”,有什么必要让他长期住在园子里、始终不让他搬出来呢?

和让众姊妹入住大观园一样,元春是有意营造一个美轮美奂、物质与精神都极其华美的环境,来熏陶、培养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因为贾府“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导致人才缺失、“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这是贾府衰败的根本原因。

所以,让比较优秀的弟弟妹妹们住在一个非常优美的环境里,互相影响,互相熏陶,你给我讲讲写诗填词,我给你说说绘画布局,有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样抽象地讲理论,你也许不会理解。咱们也来举个例子吧。《四书》《五经》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目,黛玉进贾府之前就已经熟读了《四书》,而宝玉到七十三回还“至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尚未掌握。

可就是这么不上进、不爱读书的宝玉,却偏偏读了《诗经》:“常把《诗经》读些,虽不甚精阐,还可塞责”。为什么他会“常”读《诗经》?就是“因近来作诗”,和姊妹们搞诗社活动。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不过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这一个小例子,就可以看出大观园生活对宝玉、对众姊妹们,是有着正面的影响的。而这正面的影响,也正是元春命宝玉和众姊妹入住的真正原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