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24岁北大诗人,毁稿后背着石子自沉,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田畴谈社会 2023-07-31 15:17:00

世人只知海子,却不知有戈麦。戈麦是北大另一位著名诗人,然而,两年之后步入海子的后尘,在1991年9月24日,戈麦毁稿背石自沉,终年24岁。

海子与戈麦是北大校友,两人殊途同归,令人可悲可叹!

海子在死后享尽殊荣,生前却默默无闻,海子为何在青春年华卧轨自杀?

海子原名叫查海生,于1964年出生在安徽怀宁县,自幼喜欢读书,天赋异禀,在1979年,刚恢复高考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大,当年轰动全村。

然而后来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海子在大学期间沉迷诗歌,写出脍炙人口的诗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在学业上一帆风顺,可在事业上有诸多不顺,因不善交际,遭人排挤,感情受挫,患上抑郁症,在1989年毅然决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海子的死对北大诗坛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戈麦,那么,他为何在大好年纪也会选择自杀?

戈麦原名叫褚福军,于196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宝泉岭农场,这农场是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下属农场之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北大荒”,这里诞生过许多文艺诗人。

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特殊的生活环境使他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质,他是家中老幺,上面有三个姐姐,有个大哥哥,哥哥比他大20多岁,非常喜欢看书,年幼的戈麦学着哥哥的样子读书,深受其影响,文艺细胞的种子在他心中早已埋下。

戈麦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发奋读书,在高考前夕,受古人“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想改学理科,学点实用的技术报效祖国,但遭到父母的反对:你现在换科已经来不及啦,戈麦想去重读高二,毫不例外都遭到拒绝。

在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北大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报考他喜欢的辽宁财经学院经济学未被录取,因分数太高被北大中文系文献专业录取。

那年秋天,戈麦满脸惆怅踏进北大校园,对当年选择的专业仍然耿耿于怀,想转到经济系未成功。

百无聊赖之际,只能寄情于酒精与诗歌创作。写点小诗,卖弄文采,以文会友,发现还真有点文学天赋。

1987年,北大校园举办一场诗歌艺术节,邀请诗歌大咖顾城与北岛,畅谈诗歌创作与未来,戈麦深受其影响,经过两年的探索期,遵循内心选择进行诗歌创作。

戈麦曾说过: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与诗歌发些联系,然而确切地发生啦!

戈麦是个追求完美之人,决定要做的事,就要做到最好。要想在诗歌创作领域有所作为,必须下足功夫。

他减少社交,整日泡在图书馆里阅读大量有关文学与诗歌的书籍,甚至在闭馆时间,为了不被发现,躲在两排书架之间沉浸在书香之中,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戈麦的朋友曾经回忆道:“他过得好像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式的生活。

有付出就有回报,戈麦曾写出了《异端的火焰——北岛研究》的论文,系统地分析、评价了北岛的创作和心理历程,并因此获得了北京大学年度“五四科学奖”,这是本科生中唯一的一个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篇论文还得到了海外学者的关注和大力赞赏。

诗歌研究给他带来荣光,戈麦转而学习诗歌创作。他一如既往勤奋学习,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实在是没有北大学生身上的那种狷傲。

后来阿忆还曾回忆说,他曾无数次被戈麦堵在厕所、水房、楼道里,甚至在大热天还要钻进对方的蚊帐里,问各种各样的问题。

戈麦初入诗歌领域,遭人冷嘲热讽,拿着写好的诗歌给一位大伽看,看后:你这是写的什么玩意啦?,一脸不屑的表情。他自信心受损,但没有放弃,坚持创作,他所写的诗受到大家的赞赏,成为“校园诗人”终有所成。

戈麦关于诗歌创作有着独到的理解:“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必将照亮人的生存。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同时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

然而诗歌并没有把“不可能的成为可能”,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戈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文学》当编辑,从诗人变成社会职场人,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无所适从,枯燥无味的编辑工作使他的生活变成一潭死水,毫无活力,犹如一个工具人。

尽管生活无趣,仍然寄情于诗歌创作,他每月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书看,诗歌并没有给他带来经济上的帮助,反而使生活困顿,揭不开锅,吃了上餐没下餐,到月底时,经常去同学及朋友家去蹭饭吃。

他住在简陋的房间里,冬天没有暖气,冻得瑟瑟发抖,没有好的环境创作。

生活上的困顿不足以摧毁他的意志,更主要的是失去了精神动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的大环境发生改变,国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人们都忙着去投身经济建设当中,不再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适合诗歌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戈麦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更要命的是连自己的女朋友都嫌弃他。他当时谈了一个在北京化工大学读书的女朋友,刚开始被戈麦的诗歌才情所吸引。可是相处久了却发现戈麦是一位不懂生活情趣、只会写诗的“书呆子”,承受不住这样的男朋友,说白了他就是穷人。

于是提出分手,戈麦试图挽回这段感情,但还是无疾而终!本就对事物敏感的戈麦,感觉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事业不顺、爱情受挫、母亲的离世,让戈麦觉得生无可恋!戈麦视它为生命的诗歌,也变得暗淡无光,被那种黑暗的阴霾所笼罩,感觉他就是多余的。

他最后决定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来报复这个混沌的社会。

1991年9月24日,戈麦将自己所写诗歌的遗稿破坏并扔进北大的厕所里,随后他背着装满石头的书包,往北京西郊方向走去,来到万泉河附近。

看着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河面,戈麦内心非常平静,缓缓走进冰冷的河水里,向前走一步离死亡就越近一步,直到完全消失在水面上,时年24岁!

他是继海子又一位北大自杀式诗人,他们两人相同的命运,同样的结局,都是在青春年华选择自杀,让人唏嘘不已!

究其原因是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性格决定命运。戈麦满腔热血投入诗歌创作,却遭人冷嘲热讽,那种挫败感涌上心头,使他变得心灰意冷。

戈麦死后残留的遗稿,被朋友整理成诗集,让我们看到他的才情,给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草生长的时候,我在林中沉睡

我最后梦见的是秤盘上的一根针

突然竖起,撑起一颗巨大的星球

我感到草在我心中生长

是在我看到一幅六世纪的作品的时候

一个男人旗杆一样的椎骨

狠狠地扎在一颗无比尖利的针上

可是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这就和

没有人站在草坪的塔影里观察一小队蚂蚁

它们从一根稗草的旁边经过时

草尖要高出蚂蚁微微隆起的背部多少,一样

但草不是在我心中生长

像几世不见的恐慌,它长过了我心灵的高度

总有一天,当我又一次从睡梦中惊醒

我已经永远生活在一根巨草的心脏

戈麦、海子的死,已成为我们永远心中的痛。他们为艺术而献身,时运不济,酿成悲剧,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没有过不去的坎,挺过去回过头来看,是别样风景!我们应该内心强大,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困难。

0 阅读:0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