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远离人生,刷题才制造愚昧;语文的根本问题是远离自我,语文才生吞活剥。
语文教师讲的那么辛苦,何曾唤醒学生的热情?学生为什么对读写那么厌恶?不就因为与自我无关么?
公开课上,教师的热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很有意味的对比,教师表演的激情与学生听课的无精打采形成强烈的反差,不都因为语文与学生经验无缘么。
优秀语文教师不仅拥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更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学生经验世界的准确把握,从而让40分钟演绎千里人生,让学生热情洋溢地学语文。
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哪里来?绝不仅仅是因为要高考,而是因为对自我生命的探索。
阅读不仅是读文本,更是读自我,否则学生就很冷漠,只能浮光掠影地读下,有什么收获呢?日常课堂,这种与生命经验无关的阅读十分普遍。
怎么才能读自我?就是文字唤醒自我相关经验,激活想象,发生感染,产生热情。我们为什么主张教材应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名篇?为什么主张阅读经典《简·爱》?不就因为学生很容易受感染?
怎么才能受感染,发生热情?只有在从容的心态下,以默读的方式,含英咀华,慢慢酝酿,才能唤醒经验,激活想象,产生兴趣。
作文不仅是反映客观世界,更是写自我世界,把自我生命作为探索对象,以主题的方式解剖自我生命,才能发生真正的热情。即便是写客观世界,也是对自我情感和思想的发展。
为什么既不反映客观物事,又不写自我,作文一定要假大空呢?是因为教师根本不懂得作文之道,根本不懂得作文必须培养认识自我的文化智慧。
同样的道理,语文的“听”也必须听出自我,“说”更要说出自我,一切语言实践都是人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