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妈妈要求孩子把字写好,到孩子主动写好字,这转变是怎么发生的?

书研聊育儿 2021-09-09 20:46:08

你好呀,我是书研。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

今天的话题是我对孩子暑假里所做事情的一些反思,希望能够对读者朋友们也有所启发。

放学回到家,儿子拿着作业本喊我快看,原来他的生字本上画着四颗红红的五角星。

“老师是不夸你字写得好?”我笑着问他。

儿子回答说:“是,老师说我的字跟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那你继续加油!争取写得更好”,我拍拍他的肩道。

儿子嘴角一扬,神气地说,那当然咯。

说起儿子的字,在他五年级时曾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那时候的他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好好写。无论我怎么教怎么说,甚至吼骂,他就是写不好。为此,我们经常为写字一事闹不愉快。

现在,他不仅主动地把字写好,并开始思考自己要如何才能将数学字也写好?

儿子的这个转变挺让我惊喜,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

从我让他把字写好,到现在他不用我说自己主动写好,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仔细想了想,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1、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长

孩子长大一岁,升高一个年级,进入青春期,这些对他来讲,也意味着思想与心智的成长。

身体和大脑同时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现在回想以前关于孩子写作业的那些“鸡飞狗跳”,其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必要的。

正如脑科学的研究所证实的那样,男孩子在儿童时期对于文字的敏感远远不如女孩子。还有的男孩子可能存在读写困难等一些文字障碍。

每个孩子的生理发展虽然大致相同,但不同的是他们都存在个体上的差异。有的孩子早点,有的孩子刚刚好,还有的孩子会晚点。

因此,当你发现自己孩子在学习的某个方面出现一些困难,用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效果时,那可能就说明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还不足够,需要再等待和成长一些时日。

这样的一个认知,可以让我们避免去逼迫或者打击孩子。

知道和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以及生命成长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可以按照孩子的节奏去有的放矢的养育好孩子。

2、坚持就是胜利:暑假里的练字起作用了

暑假里,我买了四本楷书字帖,让儿子练习了整整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从控笔训练到练习笔画到写成字再到临摹,从一页纸两页纸再到四页纸,每天练每天练,一天都不曾停下。

当然,孩子练字的过程也是有各种折腾的。可反过来一想,有折腾就对了,没有倒是不正常了。

孩子从不愿写到试一试,再到多写一点,最后写四页也不是难事,这个过程我也是煞费心思。

最终,孩子还是战胜了自己。这于他而言,就是一场胜利,并且收获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有成就感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能自主地去学习。

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

当孩子体验到胜利,感受到坚持带来的成就感,孩子内心就会萌生出新的力量。

这力量就是自主。

3、我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变了

有句话说,改变别人是神经病,改变自己是神。

这句话用在养育孩子上,不得不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各种坏毛病和不良习惯时,

比如,孩子学习不好、不讲卫生、老爱玩游戏、看电视等,作为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需要改变。

如果孩子不改变,家长就想办法让他改变,逼着他改变。但其实家长让孩子去改变的这种方式真的有用吗?

我想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说没用吧!

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好的毛病,关键不在于要孩子去改变,真正的改变只在家长。

我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基本都是叫着喊着吼着要孩子去改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不仅没有丝毫改变,同时还两败俱伤。

可当我通过学习,不断去成长自己,丰盈自己,试着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诸多毛病时,我发现,孩子其实根本没有毛病,有毛病的只是我自己而已。

有句话说得好,“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当“我”改变时,一切也都改变了。

我不再紧盯着孩子的各种不好,更多的是看向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修正、再改变。

这个发现、修正、改变的过程虽然很痛苦,但却值得,同时也是育儿的正确之路,孩子好的表现在生活中开始不断显现出来。

《原则》一书的作者瑞·达利欧说:“痛苦+反思=进步”。

也就是说一个人想要成长,获得进步,痛苦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痛苦使人想要做出改变,反思可快速推进一个人的成长,二者合一就是进步,这个成长公式用在养育孩子上,也是极为可行的。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反思了,希望能够给到家长朋友们启发。谢谢阅读到最后!

4 阅读: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