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7日那天下午,一个母亲向我诉说她儿子的滔天罪行: “今天,上午13岁的儿子,由于写作业与补课的问题,与我发生争执,一时间没有控制着脾气,一怒之下向儿子扇了一耳光,我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不但扇了我二耳光、踹了三脚,而且,到厨房拿了柴刀,挥舞着说,如果我还向以前那样还接着打他,他就把我砍死,然后报警,K某某这是我对你警告,儿子连妈妈就没有喊一声,气呼呼的直呼其名,说罢,只听咣铛一声,他把柴刀摔倒厨房门口,就摔门而出;他为啥以前打孩子他没有出现这些问题,今天到底怎么啦?儿子是不是神经病?”
下面,是我问的一些问题,看她是如何回答——
我说:“你儿子一点点都不是神经病,他什么都知道,他的暴力是对你暴力教育的回答。”
她回答答:“我妈妈说好孩子是打出来,不听话的熊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出孝子。我想他从网吧回来以后,要不要继续把他打服气?”
我对她说:“你妈妈说的,一点都不正确。要知道‘半大小子气死老子’,古人云‘10个孩子,9个猴,1个不猴爬墙头;孩子大了三分客’。你继续打是不可能打服孩子的,越打孩子越不服气,打的结果很可能出现你想不到的悲剧。”
她接着说:“不会吧,我感觉到儿子是在威胁我,让我以后不要管他,首先给我一个下马威,我如果怕了,这不是真的中了他的计吗?”
我告诉她:“你的想法是错误的,你儿子一点点都没有威胁你,是让你尊重他,可是,你由于相信你妈妈的教育理念——好孩子是打出来的;不过,这也不能怪你,正如,敬一丹说的那样,跟着妈妈学当妈。”
她犹豫一会又问道:“武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儿子的话不是威胁我的?”
我说:“高科技的今天,孩子对于父母的暴力教育回答是,‘只有父母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这一句话,你是否相信?”
她说:“不相信!”
我问她:“吴谢宇你是否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0d516439cfb0967248ed3539bc87a15.jpg)
她回答:“没有听说过吴谢宇这个人。”
我告诉她说:“吴谢宇就读于北大经济学院,因常年考试第一,被称为‘宇神’、‘他的GRE成绩,排名全球前5%’。可是,2016年1月14日,凡是认识吴谢宇的人,没有一个想到,通缉令的名字,有吴谢宇。一个同学说,我认识的吴谢宇是这个地球上我最后一个想到会犯罪的人。宁可相信自己犯罪,也不相信吴谢宇犯罪。然儿,吴谢宇犯的罪,是大逆不道的弑母。要知道吴谢宇的是一个高中老师,也是与母亲相依为命。”
她一听就惊讶道:“这是真的吗?”
我说:“你不相信的话,可以百度一下吴谢宇,就知道是不是真的!”
她说:“既然百度百科要的话,应该是真实的。”
她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在手机上面搜索,当她在手机看到吴谢宇弑母真实的信息以后,说到:“哎呀呀、我的天,不得了啦,怎么会这样对他母亲呀?真的想不到、想不到。”
我接着说到:从北大优秀生吴谢宇“弑母案”给家庭教育敲响了“只有父母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之警钟。“还有你想不到的,那就是,从2018年12月2日沅江12岁儿童弑母案发、2018年12月31日,湖南衡南县三塘镇13岁少年罗某,用锤子先后将其母亲谭某某锤死、父亲罗某某锤伤、到2019年3月16日盐城13岁男孩家中砍死母亲案件,满打满算,105天,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在这105天,3个未成年弑母:1个12岁,2个13岁”。还有,就是在2020年90天里,就有3个未成年弑母——其中1个13岁,是一个学习非常好的男孩子,与母亲相依为命7年;2个15岁,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这里面其中有一个女孩子还是一个学霸,且与母亲相依为命13年;还有一个白银13岁很有礼貌的初二少年,在熟睡中勒死母亲去网吧上网:因遭责骂起杀机 等等很多的未成年弑母,就是因为母亲的打骂导致的人间悲剧的发生。
她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就哎呀呀到:“武老师,我这一次真正相信刚才您说的‘只有父母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这句话了,哎呀呀,我的妈呀,吓死我了,我儿子不是威胁,真是在警告我,我从今以后在也不打儿子了。我真的不知道现在小孩子真的能活活砍死母亲的,想不到,看起来,我如果一味打骂儿子,他砍死我的可能是有的,不是威胁我的。多亏今天来家里面向咨询,要不然真的出现想不到悲剧,谢谢武老师。”
看到没有,这个母亲在血淋淋事实面前,知道了自己孩子为啥扇了她二耳光、踹了三脚?
过去——磨刀霍霍向猪羊?
现在——为何磨刀霍霍向爹娘?
是我们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有一个心理——仇亲心理,也就是我们说的孩子“仇亲期”。
这个 仇亲心理 ,现在已经提前了,有的孩子10岁左右就出现,有的孩子30多岁还延长,就是我们常常说的 巨婴 。
这个时候父母,打不对、骂也不对,关键是父母需要学习如何合理引导孩子走出 仇亲心理?
相信不还记得北大学子弑母案吴谢宇,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他也没有从 仇亲心理走出去。
今天的孩子,为啥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却向妈妈举起了残忍的屠刀?这是何其悲哀?
我们懂孩子吗?孩子是天使还是恶魔仅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所以,“母亲教育”孩子,始于“母亲教育”自己。
也就是说,母亲教子 ,母亲教子:没有“教育母亲”自己,谈何“母亲教育”孩子?没有“教育母亲”自己,谈何“母亲教育”孩子?
那么,高科技发展到今天,这是人类的进步,可是,母亲为何成为未成年孩子弑杀“重灾区”?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年从2月24日到12月12日这281天:11起弑亲血案发生,15死1伤,11位母亲,3位父亲,还有1位死者是弑母者亲自把自己的亲弟弟杀害了。
二、让人想不到——2020年 2月24日至2020年3月10日,19天,2个未成年弑母。1.四川眉山东坡:13岁的优秀儿子弑母
2020年 2月24日眉山东坡,13岁 的儿子,把与他相依为命7年的36岁的单亲妈妈砍死,据报道,2020年2月25日0时许,东坡公安接刘某某报警称,自己将母亲卓某杀害于家中。经查,2月24日晚,刘某某(男,13岁)因家庭琐事与母亲卓某(女, 36岁)发生争吵后将其杀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569393cc9c5f72d9aa8896d1e94662.jpg)
2020年3月10日凌晨1时许,厦门湖里一中学生因家庭矛盾持刀砍父母,母亲当场身亡,父亲受伤,犯罪嫌疑人是15岁的儿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7c3b4f4d14256f5caded8f922f39b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1ed264f4a629d440f338462ef3777d.png)
1.山东青岛:15岁的学霸女儿弑母
2020年5月23日,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一位45岁女律师张杨,被与自己相依为命13年的15岁女儿,以按摩为借口,从后面用绳子活活勒死的,并且,装在行李箱里;做完这一切后,女儿反锁了家门,一个人和行李箱中母亲的遗体一起待了2天1夜,直到东窗事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e2768db50857bdc724da221275ce4c5.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c6fc97b3afae42e4677e299bae41cdc.jpg)
据报道,5月26日,青岛市公安局一内部人员向媒体记者证实,张律师死后被装在行李箱中一事属实。案发后市北分局已经介入调查。事发两天后,张律师的同事去她家后发现异常,随后报警。
据警方透露,张律师15岁的女儿认为母亲对其要求过于严格,引发母女矛盾。目前,其女儿因有重大作案嫌疑,被警方控制,具体案件调查和审讯、取证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要知道,张杨律师生前有多项社会兼职,常年担任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及若干企业的法律顾问,并担任了青岛教育公众咨询委员会委员和青岛一家小学的法制副校长。
2.广西南宁22岁的黄陈阳:弑杀父母
2020年8月4日下午4时许,广西民大陈丽琴教授,知名律师黄桂普,其儿子黄陈阳此前在英国留学,夫妻俩每年供给他100万来支持他留学,在休学期间,他因为想要再次出国便和父母发生了矛盾,导致矛盾激化后黄陈阳便杀害父母,为了父母的尸体发臭,他将屋里的空调温度调低,6号在拿到钱后火速潜逃,竟然还和父母的遗体待了2晚,在8月10日晚上,也就是案发6天后,遇害者的父亲和弟弟联系不到他们夫妻俩,到家里去查看才发现他们遇害,报案后黄某阳在柬埔寨被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cec93c4314f8d89b733156e3e835ccd.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3682c8f532dea73adc159daa0a4ce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cf0bf6238a2f77570f17f5705029fa.png)
一想,杀害双亲还能冷静掩饰,从容不迫的背后到底是培养了一个什么样的恶魔儿子?是什么深仇大恨能把父母杀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0686b28380f85a506f6e420e5b3da4.png)
看一看,父母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出国留学,到头来却换来这样的下场,难道说不心寒吗?
这样来看,他的高智商父母也挺失败的——
教授母亲+律师父亲+100万年留学费=“陪养”弑杀父母儿子!
从黄陈阳弑父母残忍的看,这个只有任性、没有人性逆子,基本上是夫妻俩平时娇生惯养导致的。
四、这些弑母孩子,都是吃母亲奶长大的,为啥会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我们知道,天下所有母亲和孩子,都是过命的生死之交!
众所周知,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受难日、灾难日。
一句话, 孩子的生日,就是娘的难日。
可是,孩的娘,苦辣酸甜,一把屎一把尿,把孩拉扯大,到头来娘想不到——自己的命成为孩子屠刀的猪羊!
这几年,12、13、14、15岁……等未成年孩子弑母的人伦悲剧,接二连三的发生。
这才是母亲真正的灾难。
母亲,今天很可能是一个危险的职业。
今天的家庭教育,好像是母亲,已经成为所有的孩子弑杀“传染病”的重灾区。
这些弑母孩子,都是吃母亲奶长大的,为啥会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cb41cc13ec13002904bc9a973bd99d8.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a724369db9612097995a870bc6935e.png)
(注 本文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 2019-05-20 23:39 首发于【搜狐自媒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bc2a6daefb4a9437c02ec159abed10d.png)
摘要: 本论文以吴谢宇弑母案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弑母动机、问题根源、造成的危害,探讨解决与预防此类悲剧的方法,并阐述如何以此案警示后人。
同时,对该案件引发的社会舆论进行分析,揭示社会大众对此案的关注焦点与思考。
通过对这一极端案例的研究,期望引起社会对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的重视,为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与社会环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论文将对吴谢宇弑母案进行全面的论证分析,以期从中吸取教训,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吴谢宇弑母案;动机分析;问题根源;危害;解决预防;社会舆论;警示后人一、引言2015 年 7 月 10 日,吴谢宇在家中将母亲谢天琴杀害。这一震惊全国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
吴谢宇,曾是众人眼中的“学霸”,成绩优异、性格开朗,然而他却做出了如此极端的行为。
“只有父母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这句话在吴谢宇弑母案中显得格外沉重。
“只有父母想不到,没有孩子做不到”,这句看似夸张的话语,在吴谢宇弑母案中却令人深思。
吴谢宇,一个曾经的北大高材生,为何会对自己的母亲痛下杀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和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干预类似的极端行为?
本论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一案件,探讨其背后的复杂原因,以期为预防类似悲剧的发生提供借鉴。
二、吴谢宇弑母案概述(一)案件经过
2015 年 7 月 10 日,吴谢宇用哑铃杠猛击母亲谢天琴头部,致其死亡。随后,吴谢宇用塑料薄膜将母亲的尸体包裹数十层,并在每一层缝隙中放入活性炭吸臭。
他还以母亲的名义向亲友借款 144 万元,并伪造母亲的辞职信向其工作单位辞职。2016 年 2 月 14 日,谢天琴的尸体被发现。2019 年 4 月 21 日,吴谢宇在重庆被警方抓获。
(二)吴谢宇的个人背景吴谢宇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国企领导,母亲是中学历史老师。他从小成绩优异,被称为“学神”,2012 年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提前录取。
在北大期间,吴谢宇也表现出色,获得了多项荣誉。
三、吴谢宇弑母动机分析(一)心理压力与完美主义倾向
吴谢宇一直以来都是众人眼中的佼佼者,背负着巨大的期望。他对自己要求极高,力求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倾向可能导致他心理压力过大,一旦遇到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就容易陷入极度的焦虑和绝望之中。而母亲谢天琴对他的严格要求和高期望,可能进一步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
(二)家庭关系与情感冲突
吴谢宇的家庭在他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变故。父亲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可能使他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同时,他与母亲的关系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母亲的严格管教和控制欲,可能让他感到压抑和束缚。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逐渐产生了对母亲的怨恨情绪。
(三)人格障碍与心理扭曲
从吴谢宇的行为表现来看,他可能存在某种人格障碍。例如,他在杀害母亲后表现出的冷静和理智,以及他的逃亡计划和伪装行为,都显示出他的心理状态存在严重问题。这种人格障碍可能是由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四)自我认知与价值迷失
吴谢宇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一直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价值定位。他的优秀成绩和他人的赞誉可能让他误以为自己的价值仅仅在于学业成就。当他面临一些人生困境时,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支撑,容易陷入迷茫和绝望之中。
四、吴谢宇弑母案的问题根源(一)家庭教育的偏差
1. 过高期望与压力
吴谢宇的父母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这种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可能使他失去了自我发展的空间,导致他心理负担过重。
2. 缺乏情感沟通
在吴谢宇的家庭中,可能存在着情感沟通不畅的问题。父母过于关注他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他的情感需求。这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情感支持,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无法得到缓解。
3. 教育方式不当
吴谢宇的母亲可能采用了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对他的行为进行过多的控制和约束。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影响亲子关系。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竞争压力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吴谢宇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感到自己无法承受这种压力,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2. 价值观扭曲
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如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名利地位。这种价值观可能影响到吴谢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3. 心理健康教育缺失
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使得吴谢宇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三)个人因素的作用
1. 心理脆弱
吴谢宇可能本身就具有心理脆弱的特点,无法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这种心理脆弱性可能与他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等因素有关。
2. 自我调节能力差
在面对心理压力和困境时,吴谢宇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他无法通过正确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逐渐加重。
3. 道德观念淡薄
吴谢宇在杀害母亲后,表现出了道德观念淡薄的特点。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这可能与他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道德教育有关。
五、吴谢宇弑母案的危害(一)对家庭的危害
1. 家庭破裂
吴谢宇的弑母行为导致了家庭的破裂,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母亲的离世使家庭失去了重要的支柱,父亲早已去世,家庭的完整性被彻底破坏。
2. 亲属的心理创伤
吴谢宇的行为给亲属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他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社会的舆论压力和质疑。这种心理创伤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危害
1. 社会信任危机
吴谢宇弑母案引发了社会对人性的质疑,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人们开始对家庭关系、教育制度等产生怀疑,社会的信任危机进一步加剧。
2. 不良社会影响
这一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能会对一些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启发,对家庭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
3. 司法资源的浪费
吴谢宇弑母案的侦破和审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这不仅给司法机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影响了其他案件的处理效率。
六、解决吴谢宇弑母案类似悲剧的方法(一)家庭教育方面
1. 改变教育方式
家长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关爱和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避免过度控制和期望,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发展。
2. 加强情感教育
家庭中要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二)学校教育方面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帮助。
2. 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应该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
(三)社会支持方面
1. 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
社会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心理辅导机构等,为人们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2. 加强社会宣传
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四)个人成长方面
1.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个人应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同时,要学会自我调节,通过正确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2. 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个人应该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要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认可和赞誉。同时,要学会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3. 加强道德修养
个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同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七、如何预防和干预类似吴谢宇弑母这样的极端行为(一)家庭教育的预防
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避免过度严格的教育方式。
比如,有的家庭会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如户外野餐、亲子游戏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更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2. 加强情感沟通
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关爱。
例如,一位母亲发现孩子最近情绪低落,便主动与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和烦恼。通过交流,孩子感受到了母亲的关心和支持,情绪逐渐好转。这种及时的情感沟通可以有效预防孩子心理问题的积累。
3.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诚实、善良、宽容、责任感等。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比如,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并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学校教育的预防
1. 早期心理干预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监测,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早期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
2. 开展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开展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让学生明白违法犯罪的后果,自觉遵守法律,远离犯罪。
(三)社会环境的预防
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正能量,倡导文明、和谐、友爱的社会风尚。减少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加强社会监管
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媒体等的监管,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七、吴谢宇弑母案的社会舆论分析
(一)舆论焦点
1. 对吴谢宇行为的谴责
吴谢宇弑母案发生后,社会舆论普遍对他的行为表示谴责。人们认为他的行为严重违背了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是不可原谅的。
2. 对家庭教育的反思
这一案件也引发了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人们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3.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吴谢宇的行为也让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呼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服务。
(二)舆论影响
1. 推动社会关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
吴谢宇弑母案的社会舆论影响,推动了社会对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开始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 促进法律制度的完善
这一案件也促使人们对法律制度进行反思,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也要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3. 引发社会价值观的讨论
吴谢宇弑母案引发了社会对价值观的讨论。人们开始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吴谢宇弑母案对后人的警示(一)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重要保障。父母和社会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生的指南针。父母和社会应该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四)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父母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法律意识教育,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要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警示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后果。
九、结论吴谢宇弑母案是一起极其惨痛的悲剧,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一案件的发生,既有家庭教育的偏差、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因素的作用。
我们应该从这一案件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预防。要重视家庭教育,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加强法律意识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安全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应该以吴谢宇弑母案为警示,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有法律意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