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邓小平欲参加追悼会遭拒:你还是不要参加为好

有史杂谈 2025-04-12 15:14:51

【前言】

说到毛主席,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每次都会深有感触地说:“我爸心里头,一直特别尊敬毛主席!”

【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

1976年,对很多大人物和咱们中国人民来说,都是个特别不一样的年头......

1976年1月8号,咱们敬爱的周总理离开了我们。这事儿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时,他老人家眼睛一闭,泪水就止不住地从脸上淌了下来,好长时间都没说话。

周总理去世后,这对毛主席来说真的是个沉重的打击。从那以后,毛主席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现在看来更是衰老了许多,人也显得格外疲惫。

尽管那位陪伴了毛主席半个世纪的老战友已经离世,但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还是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力,与疾病进行着不懈的抗争。他保持着那份执着的精神,为自己和老战友共同打下的江山,一直奋斗到了生命的尽头。

1976年5月27号那天,毛主席在中南海的游泳池旁边的小书房里,跟巴基斯坦的总理布托见了个面。这次见面,是毛主席这辈子最后一次跟外国领导人打交道了。

那天,毛主席在身旁工作人员的帮忙下,缓缓地站起来,然后他们扶着毛主席,一起走进了接待客人的房间。见到客人,毛主席赶紧上前握手,热情地打招呼。之后,他就请客人一起坐下聊天。在整个交谈中,毛主席尽管身体不舒服,但还是硬撑着跟客人说话,一直聊到把客人送出门外。

六月份头上,毛主席身体出了大问题,好在抢救及时,总算是挺过来了。可刚松了口气,坏事就一连串来了:先是朱德元帅走了,紧接着唐山又发生了大地震。

当这些坏消息一个个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不但流下了眼泪,心里头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就这么一下子,毛主席的身体又撑不住了,病情变得越来越严重。很快,中央就决定要给他加强治疗,从北京、三〇一医院、三〇五医院这些地方选了好多医学专家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了一个医疗小组,专门给毛主席进行了特别的治疗。

那时候,汪东兴等几位领导轮流到毛主席身边亲自指挥,具体负责医疗团队的工作安排。医护人员被分成了三班,24小时不间断地守在毛主席旁边。尽管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很多事情上帮不上忙,但他们还是坚持值班,为医疗团队的工作提供了各种方便,全力配合他们的治疗。

在治疗那会儿,不管有多难受,毛主席都没哼过一声。要是看到医生和护士们有点慌张,他老人家就会用很轻的声音跟他们说:“我没啥大不了的,别担心,咱们慢慢来!”

不管啥时候啥地方,毛主席心里头想的都是党和老百姓的利益,他干起活来没完没了。就算躺床上动不了了,鼻子上还挂着氧气,插着两根管子,他也闲不下来。没法自个儿看书看文件了,他就让身边的工作人员帮他举着,眼睛看累了,就让工作人员念给他听。

一直到快离世那会儿,毛主席的思路都特别明白。1976年9月8日那天,毛主席醒来后,跟旁边照顾的医护人员说了几句话,但医护人员没听明白。为了不让毛主席的事儿给耽误了,他们赶紧把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给叫了过来。

工作人员听到消息赶紧来了,毛主席又重复了一遍,但他们还是没听明白。这时,工作人员脑筋一转,找来纸笔,硬塞给毛主席。毛主席费了好大劲在纸上写了个“三”,然后又歇了好一会儿,才在木头床上用力敲了三下。

这时,工作人员很快回过神来,直接问毛主席:“主席,您是不是想看看三木那边的情况?”

毛主席轻轻地点了点头,三木是个日本人,那会儿他正忙着日本的选举呢。就算毛主席当时身体不好,心里还是惦记着三木在日本选举的事儿......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那天晚上,毛主席像平常一样睡下后,就再也没能醒来。时间定格在1976年9月9日的0时10分,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976年9月9号下午4点左右,中国广播里传出了一个让人难过的消息:咱们国家的大领导、大导师,也是新中国的建立者毛泽东,在那天半夜0点10分,在北京走了。

听到那个坏消息,再加上耳边传来的低沉哀乐,邓小平心里猛地一颤。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一直尊敬的毛主席竟然走了。从听到这个消息开始,他就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好长时间都没动一下。眼眶慢慢泛红,他的心思也飘回了过去......

【毛主席与邓小平】

毛主席对邓小平非常赏识,经常在各种场合夸奖他。

在延安那会儿,毛主席就明摆着说,他特别看重邓小平。1945年,有次看报告,毛主席还夸邓小平,说他做事讲辩证法:“邓小平同志说了,事儿该咋处理?就按辩证法来,我挺赞同他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不光在军事上大展身手,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1951年,毛主席和民主人士梁漱溟见面时,聊起了四川的情况。梁漱溟感慨地说:“四川那边,原本乱得很,情况挺复杂。可才解放没两年,就变得稳稳当当了。这说明刘、邓他们治理有方啊!”

接着,梁漱溟对邓小平大大称赞了一番。毛主席听后,一个劲儿地点头,说:“梁先生眼光真毒辣,不管是搞政治还是带兵打仗,邓小平都是顶尖的高手。”

1957年11月份,毛主席去苏联访问,跟赫鲁晓夫聊天时,特别提到了邓小平,说:“邓小平这人,讲原则也灵活,表面和气但内心坚定,很有潜力,以后肯定错不了。”

1972年那会儿,周总理身体不好,病得很重。毛主席看着周总理这情况,心里琢磨着得找个人来帮他分担点工作,好让全局都能顺利运转。他左思右想,最后觉得邓小平挺合适。

1973年,邓小平收到中央让他回北京的消息,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直接就说出来了:“我还有力气再拼二十年呢!”

邓小平回到北京没多久,毛主席就特地要求见他。当亲眼确认邓小平一切都没问题后,毛主席就对他说:“好好干,身体也要顾好!”

听到毛主席的嘱咐,邓小平一个劲儿地点头应承。

回到北京没多久,邓小平立马就忙开了。到了1973年10月中旬那会儿,他送完广西来的外宾,正打算坐火车回北京。路过长沙的时候,邓小平心里一动,决定临时改道,说啥也得去毛主席老家韶山瞅瞅。

1973年10月19日那天,邓小平坐着辆老式“吉姆”车来到了安静的韶山冲。车一停,他下车一看,韶山的工作人员都等着接他呢,邓小平就乐呵呵地说:

我早就盼着能来这儿了,从1956年那会儿就心里痒痒的。但那时候实在忙得团团转,一点时间都抽不出来。到了1966年呢,就算心里再想来,也已经没办法来了。

邓小平跟韶山的工作人员聊了几句家常后,迈步走进了毛主席住过的老房子。他一进屋,就瞪大眼睛,看得特别认真。走到毛主席爸妈的卧室时,旁边的工作人员跟他说:“你看墙角那张木头床,还是原来的那张,毛主席就是在这床上来到这个世界的。”

听到那话,邓小平脸上露出了笑容。

去老房子参观时,邓小平先去了毛主席睡觉的地方,然后又去了毛泽覃和毛泽民的房间。当他瞧见毛主席家里人的照片时,好一会儿没说话,心里头也变得沉甸甸的。他知道,毛主席的两个亲弟弟,都为新中国的建立豁出了性命。

离开老房子后,邓小平接着去逛了晒谷场。逛的时候,有个工作人员走过来,小心翼翼地问他:“小平同志,您是头一回来韶山吧,想不想拍张照留念一下?”

邓小平微微颔首,然后爽快地说:“行!有啥不行的!”

讲完之后,邓小平低头瞧了瞧自个儿身上的衣裳,随手掸了掸衣角的折痕。接着,他和一块儿来的人,还有韶山的工作人员,在毛主席以前住过的房子前头照了张特别有意义的照片。这张照片,是邓小平唯一一次来韶山时照的,也是仅有的一张合影。现在啊,这张宝贵的照片就摆在毛主席纪念馆里呢。

拍照搞定后,邓小平他们一伙人就去了毛主席纪念馆逛逛。看完后,韶山宾馆给他们准备了一桌辣味十足的饭菜,专门给邓小平他们享用。

邓小平走进餐厅准备用餐时,服务员走过来,小声地问他:“老爷子,您想喝点啥酒呢?”

邓小平一听,立马就说:“咱喝茅台吧!我就认准茅台了!”

宴会一开始,邓小平就拿起酒杯站了起来,他朝着大家举杯,嗓门响亮地说:“大伙儿,咱们一起为党,为毛主席喝一杯!”

这顿饭邓小平吃得非常开心,他一口气干了4大杯茅台酒,还啃了4个馒头,并且消灭了一大碗米饭。

吃完饭,邓小平稍微歇了歇,然后就赶紧和韶山这边的工作人员说了声再见,急急忙忙往北京赶了。

邓小平回到北京没多久,毛主席就提出来,想让邓小平来做国家第一副总理,还兼着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参谋长。

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毛主席经常夸他。他对邓小平的好品质和高超的领导能力,时常毫不掩饰地表示赞赏和喜爱。就因为这,毛主席还跟周总理说过,邓小平是“难得的人才”。

【邓小平提出要参加毛主席追悼会】

回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邓小平心里头特别难过。1976年9月9号那天,他听说毛主席走了,就坐在椅子上,一直呆坐到深更半夜。那天晚上,他几乎没吃什么东西,躺在床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时不时还能听到他咳嗽的声音。

妻子卓琳听到老公咳嗽,就开口说:“我反正也睡不着,忽然想起延安来了。那时候,延安的太阳可真耀眼啊。”

听到那话,邓小平没吱声,卓琳心里明白丈夫的感受,轻轻叹了口气说:“老邓啊,不光你睡不着,我看全中国的老百姓心里都不踏实呢。”

邓小平还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带着深深的哀伤对妻子卓琳说道:“我想去参加他的追悼会。”

过了几天,邓小平就提交了想参加毛主席追悼会的申请。但没隔多久,回复的消息就回来了。是汪东兴来传达的中央意思,他说:“中央的意思,你最好还是别去参加毛主席的追悼会了。”

听到这事,邓小平轻轻摇了摇头,心里明白这背后的原因都是“四人帮”在捣鬼,可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就这样,到了9月18号下午三点,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如期举行。虽然邓小平没能亲自到场,但他还是在家里摆了个灵堂,带着家里人一起缅怀这位伟大的人民领袖。

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建好了,邓小平和叶剑英元帅一块儿去参观,看看毛主席的遗像。一见到毛主席,邓小平心里对毛主席的思念就涌了上来,达到了最高点。

后来聊到毛主席时,邓小平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叹息,然后满心感慨地跟妻子卓琳说:“要是毛主席晚年能有个和睦美满的小家,那该多好啊!”

1980年8月份,邓小平接受了意大利的记者,名叫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访问。在交谈时,法拉奇提出了个问题:“天安门上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会一直留着不撤吗?”

碰到这个问题,邓小平不假思索,立马就给出了非常清楚的回答:

一定要铭记在心......毛主席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关键创建人,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奠基者。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贡献,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从我们中国人民心底里讲,我们会一直把他当作党和国家的开创者来缅怀!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说到毛主席,邓公总是讲:“我这一辈子都是毛主席的战友!毛主席对新中国的建立,功劳可大了,我们永远不会忘掉毛主席的伟大贡献......”

1997年2月19号,邓小平老人走了。他留下话,说想火化,不想占地方,所以到现在也没个专门的墓。可就算这样,他和毛主席一样,都是大家心里永远忘不了的大英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