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江青被捕,贺子珍对女儿说道:我可以干点工作了

有史杂谈 2025-04-12 15:11:06

1976年10月6号,华国锋和叶剑英,他们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做了个决定,要把“四人帮”那些大头头给隔离起来好好审查。紧接着,动作快得很,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就被抓起来了。以前他们在中国政坛上那是要多风光有多风光,可这回,“四人帮”算是彻底垮台了,中国政坛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江青被抓以后,住在上海的贺子珍同志表现得相当沉稳,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样子。她只是平平淡淡地跟女儿李敏说:“我现在能找点事情做了,就算是写写以前的经历也好。”

贺子珍为啥对江青被捕这事有这么个看法?江青被抓后,贺子珍都做了些啥?还有啊,为啥在江青被捕前,贺子珍没工作,连红军档案里都没她名字了?咱们一块儿探究探究。

1937年年初,咱们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层和中央军委都搬到了延安,贺子珍同志也跟着毛主席一块儿到了那儿。刚到延安没多久,因为长期劳累,贺子珍在抗日军政大学里突然就晕倒了。毛主席心里特别惦记贺子珍的身体,就赶紧让她先别上学了,专心养病。

病人往往心里头不太踏实,贺子珍在养身体那会儿,和毛主席的关系就有点不对劲了。一开始吧,两人之间就是有点小别扭,可等到贺子珍怀了孕,他们之间的感情就急转直下。到后来,贺子珍铁了心要走,毛主席再怎么劝,她也听不进去,最后还是离开了延安。

毛主席曾这样说起贺子珍:“她性子急,容易多疑,老是因为些芝麻绿豆大的事儿跟人拌嘴。”因此,毛主席心里明白贺子珍的脾气,就安排警卫员去西安,想把贺子珍接回延安来。不过,警卫员没能把贺子珍接回来,倒是带了一封她写的告别信回到了延安。后来,贺子珍还去了苏联,而那封告别信,毛主席一直留着,从没丢过。

贺子珍走了以后,康生就让江青去照料毛主席。康生这么做,其实心里头有小九九,因为他特别懂中国的人情世故。他觉得,在中国,要混得好,得靠两样东西:一个是当老师,能教出很多学生,毕竟中国人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另一个就是当红娘,给人牵线搭桥找老婆。

康生和江青来自同一个地方,按咱们中国的老说法,他俩算是“老乡”。在延安那会儿,江青经常说自己是学生,还尊称康生为老师。他们俩关系挺好的,江青能跟毛主席有接触,康生在其中也帮了不少忙。比如说,他帮江青进了军委办公厅当秘书,还大力赞成毛主席和江青结婚这些事儿。

康生牵了线,毛主席和江青就成了家。刚开始那会儿,两人关系挺不错的,江青对毛主席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点错儿都没犯。可打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江青就慢慢变了样,原先满心满眼都是怎么伺候好毛主席,后来却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往高处爬。说到底,权力这东西真能让人变心,江青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江青正忙着提升自己地位的时候,贺子珍从苏联回来了。毛主席心里还惦记着贺子珍,打算把她接到北京来。他说过:“贺子珍是对我最好的女人。”从这话里,你就能体会到毛主席对贺子珍的那份深情。因为知道贺子珍身体不太好,毛主席想把她接到北京来照料,同时也能让她们母女团圆。

江青在政治上的一个大优势,就是她能跟毛主席一起吃苦,尤其在陕北打仗那会儿,她总是冲在前面。但要是拿这个跟贺子珍比,那就稍逊一筹了。贺子珍同志啊,人家早在井冈山时期就跟毛主席在一起了,长征路上也走了一遭,战斗中还受过好几次伤呢。

对于这事儿,江青心里有点慌,赶紧去找康生商量:“康老师,您看我现在该咋整?”

康生对此事并不太上心,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给江青支了一招:“咱们只要拼尽全力,别让她和毛主席待在同一座城市,不就得了。”

这两个人一来一回地交谈,贺子珍同志的未来就这么被决定了。贺子珍坐上火车,满心欢喜地打算去北京,结果到了天津就被拦住了。人家工作人员就是不让贺子珍继续去北京,贺子珍怎么解释都不行,说了半天也没用。最后,贺子珍实在没办法,只能放弃了去北京的想法。

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心里窝火,直接跑到北京找毛主席理论,想弄清楚为啥不让姐姐去北京看女儿。贺怡一头雾水,以为是毛主席不让去。可毛主席自己都不清楚这事儿,他怎么会下这样的命令呢?稍微一想就能明白,阻止贺子珍的不是毛主席。于是,他赶紧跟贺怡说清楚:“这种事儿,我哪能干得出来啊?”

不过,毛主席也碰上过不少没办法的事儿。听说有人不让贺子珍来北京,他就让李敏去天津瞧瞧她妈。同时,他还打算让贺子珍去上海歇歇。为了让贺子珍身体快点好起来,毛主席还特地给上海市市长陈毅打了个电话,跟他说:“贺子珍到上海住,我没意见。她在上海的花销,就从我的稿费里出吧。”

从1947年回到国内,一直到1976年,贺子珍都没机会去北京。得等到1976年江青被抓了,贺子珍才在1979年来到了北京。很明显,是谁拦着贺子珍不让去北京,一眼就能看出来。

而且,贺子珍不光没法去北京,就连跟江青待在同一个城市都不行。1971年夏天,贺子珍正在青岛休养,结果突然接到电话,让她赶紧离开。电话里头的人说,这是周总理的意思,但其实,周总理压根就没下过这样的命令。

那时候,江青打算来青岛休养,但她有个条件,就是不想和贺子珍待在同一个城市。所以,江青的手下就拿着周总理的名义,去跟贺子珍说,让她离开青岛。这种做法,确实让人挺不爽的。而且,江青干的事儿还不止这一出,她甚至还琢磨着要把贺子珍的功劳都给抹去。

1979年,当贺子珍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贺子珍的档案竟然是一片空白。想当初,她才十六岁就入了党,十七岁就领着队伍上了井冈山,那可是有名的“井冈之花”。可她的档案,咋就空着呢?这事儿明摆着,肯定是有人故意搞的鬼,是谁干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有人正悄悄减弱贺子珍的影响力,甚至妄图抹去她的痕迹,但这些小动作终究是白费功夫。毛主席心里一直惦记着贺子珍同志,就算江青从中阻拦,毛主席还是设法在庐山与贺子珍见上了面。

孔东梅说起贺子珍,提到她有两个简单的心愿。一个是,她不想因为当过“第一夫人”就被限制自由。另一个,就是想再见见毛主席,跟他说上几句话,握个手就好。所以在庐山这次见面,贺子珍特别激动,一看见毛主席,眼泪立马就流下来了。

没见面时心里攒了好多话想说,可真见了面,反倒一句话都挤不出来了,只是一个劲儿地抽泣。毛主席瞧着贺子珍,问起她在苏联的日子,叹了口气说:“你那时候咋就非得走呢?”贺子珍哭着回答:“都怨我,那时候太不懂事了。”之后,两人聊了很多。要走的时候,贺子珍反复叮嘱:“可得小心有人算计你,像王明那样的人你得提防着。”

这次碰头,就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之后,两人心里都挂着对方,可就是再也没机会见上一面。到了1976年,毛主席快不行的时候,李敏来到了他爸身边。那时候,毛主席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他还是哆嗦着手,给李敏比划了个圈儿。李敏当时没明白啥意思,后来才琢磨过来,毛主席比划的那个圈儿,应该是说的“桂圆”,而贺子珍的小名儿正好就叫桂圆。

说到毛主席为啥做这个手势,我琢磨着,他可能是心里不踏实,怕自己走了以后,有人会乱来,特别是对贺子珍同志不利。结果还真是,毛主席一走,贺子珍连去北京送他最后一程都没能成。

江青被抓以后,贺子珍心里头挺平静的,她跟女儿李敏说:“这下我能找点事做了,写写回忆啥的也行。”很显然,贺子珍心里清楚是谁在背后使绊子。

虽然有人试图让贺子珍同志逐渐被大家淡忘,但中央心里一直记着她呢。这么多年没咋露面的贺子珍,又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视野里。1979年6月份,贺子珍被选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二次会议,成了全国政协委员,这事儿还上了报纸呢。

贺子珍同志那可是中国革命的老前辈了,不管怎样,谁也没法抹去她在井冈山那段日子的拼搏和付出。江青再怎么费尽心机,到最后还是啥也没捞到,白忙活一场。再说了,贺子珍有老百姓和党中央撑腰,可江青呢,作为“四人帮”的头头,最后还不是被关进了监狱里。

贺子珍得知自己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后,心里头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我真是又惊又喜,党和国家居然还记得我,真是太感激了!”从那以后,贺子珍就特别努力地配合治疗,盼着自己能快点好起来,好赶紧投入到工作中,为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