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特朗普强制收购Tiktok的各类新闻是大家最关注的。在谴责美国不守商业信用和法律的同时,对于Tiktok应对特朗普的策略许多人也争论不休。
有些人认为就应该和特朗普死扛到底,以Tiktok最终被美国政府封杀来向美国人民揭露这件事情的黑暗。有些人则认为,张一鸣在此次事件中显得有些过于软弱,或者说还没动真刀真枪就先服软,气势上先输了一半。甚至还被挖出了几年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些“精美”言论,作为张一鸣“通敌”的罪证。以至于张一鸣及Tiktok不仅是美国那边步步紧逼,国内口诛笔伐的声音也并不小。
任何事情都要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就拿学生来说,5年前赴美留学是一个不错甚至让人羡慕的选择。但是拿到现在,面对疫情和美国对中国人的态度还要坚持去美国留学,恐怕就不见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同样的道理,几年前Tiktok登陆美国的时候,开展国际化业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今非昔比,特朗普为了选举也好,为了自身利益也罢,已经全然将筹码押注到全面遏制中国、欺压中国企业上面了。用我们的老话说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之前针对中兴华为,现在的矛头对准的是Tiktok,将来可能还有把矛头对准其他我们的民族企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声讨张一鸣,这无非是让我们的对手更高兴的事情。
换句话说,在美国政府的全力围攻下,Tiktok处境之艰难超乎想象。因为Tiktok在登陆美国之初就接受了非常严厉的审查,从算法到源数据、服务器,从基层员工到高管,无一不是按照美国苛刻的条件来的。一般企业出问题,当地政府都是先要求整改,如果没有整改才会被封停或者出售。而这次特朗普直接跳过了问题整改整个环节,上来就要收购,也是因为Tiktok实在是改无可改,只能用强盗的方式直接拿走。
其实从我本人的观点看,张一鸣出售美国业务,如果能拿到合理的对价的话,只能说张一鸣商业上亏损了,被特朗普摆了一道。但是说,Tiktok卖给美国,就算是“通敌卖国”,那我觉得实在是太过了。
首先,Tiktok这个平台,本质上起核心作用的是两个。首当其冲的是推荐算法,这个早在Tiktok登陆美国的时候,因为美国担心留存数据或者算法的后门,据说就已经将关键的部分公开给美国人审查过了。第二个核心是运营团队,这个也是在早些时候,因为美国政府的严格要求,从高管到下面的员工基本上雇佣的全部是美国人。
因此,不论Tiktok是否卖给美国,这两样东西在事实上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依然都处于美国的可控范围。
其次,Tiktok本质是一个社交平台,原本字节跳动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进行所谓的“舆论控制”。既然上面的内容都是美国人民自己上传的,也就无所谓什么“亲华”“通中”的内容,反倒是敌对中国的内容很多。因此Tiktok被微软收购以后,最多成为美国操纵本国舆论的工具,这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影响,无非是美国工具箱多了一件罢了。
第三,Tiktok不涉及核心技术。社交平台它不像“芯片”那么硬核,也不像“手机”那样具有很重要的民用意义,顶多就是一个娱乐和资讯平台。10年前没有抖音的时候,只不过网红带货少了一点而已,自制视频的门槛高了一点而已。但其实10年前优酷、土豆这样的视频网站上面,自制视频上传,然后链接到网店或者广告的不比现在少。只是操作起来没那么方便罢了。因此,多一个Tiktok,少一个Tiktok,对中美双方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没有影响。
也正因为上面三个原因,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消息指出我们国家的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强有力地支持字节跳动,跟当年我们力挺华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要批判特朗普的流氓行为,但无需给张一鸣及其团队施加不必要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