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民法典》,守护好生活

映阳谈职场 2024-06-30 18:46:31

知法用法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非常重要,而国家2020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又是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部法律。很多人面对着拗口的法条,可能并没有耐心去读,中国人民大学的杨立新教授所著的《民法典讲义》一书,用最通俗的语言和典型的案例为大众普法,很值得阅读和学习。

通过下面我身边的真实案例就能说明懂法的重要性:

我有个长辈一直生活在农村,平时除了农活之外,还在三里外的一个加工厂打工,他上下班的交通工具是两轮电动车。有一次下班途中,他不小心在县道上和迎面而来的一辆汽车相撞。好在双方速度都不快,汽车被撞了个小坑,车漆刮掉了一点,电动车的前挡摔坏了些,这位长辈身上蹭破了一些皮。

这本是一起非常轻微的交通事故,但处理结果却让人感到憋屈。相撞后,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醉醺醺的大汉,上来先把我长辈骂了一通,最后硬逼着他赔了三百块钱。我是看到长辈换了辆四轮电动车,问起缘由才听他讲的,离事情的发生已经很久了,路上又没有监控。

如果稍微懂点法律,就不至于像我这个长辈这样吃亏,反而便宜了恶人。

所以,杨立新教授在书中有句话“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中国人天性善良,平时不愿意去惹事,但人的本性又有自私的一面,我们难以避免不会遇上事,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面临被侵犯的时候,拿起法律武器无疑是最正确、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民法典》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亲属关系,到财产保护,再到商业合作,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杨立新教授的这本讲义从人的权利义务出发,按照读者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法条进行归类和划分,上半部用了四章,下半部用了三章。

每一章又按涉及到的法律条款分成了若干小节,因为案例讲解贯穿始终,所以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以亲属关系为例,虽然“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为了家庭和谐,很多“家务事”又不得不断。比如,妻子未与丈夫协商就做了人工流产,侵害了什么权利?

《民法典》第112条规定:“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生育权是因婚姻关系产生,夫妻双方共同享有,妻子未与丈夫协商就进行人工流产,是侵犯了丈夫的生育权,丈夫可以以此为由到法院起诉离婚。

杨立新教授做过民事法官,又做过民事检察官,目前是大学的民法教授,这份独特的经历使其对民法的解读既具权威,又不缺少真实的案例,这本《民法典讲义》实为案头必备佳作。

专注优质图书资源推荐,欢迎关注啸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