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能生的皇帝’书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38个儿子’的名字及

凡霜谈过去的历史时光 2025-01-26 08:50:42

宋朝‘最能生的皇帝’书画家皇帝‘宋徽宗赵佶38个儿子’的名字及人生结局 大宋盛世 中华文明巅峰

宋徽宗赵佶38个儿子的名字及人生结局

文史汇观

宋徽宗是北宋皇帝,是一个有名的不务正业的皇帝,他与儿子宋钦宗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兵俘虏到五国城,而他的第九子赵构侥幸不在其中,得以在杭州建立南宋。赵构是其第九子,而据史料记载,宋徽宗赵佶是有38个儿子。那么,这38个儿子叫什么名字?他们有是什么样的人生结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宋徽宗赵佶Ai还原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名家、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母为钦慈皇后陈氏。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1、宋钦宗赵桓

宋钦宗赵桓(1100年5月23日一1156年6月29日),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一1127年3月20日在位),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

宋钦宗赵桓

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萱,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宋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驾崩于燕京,终年57岁,道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2、赵柽

兖王赵柽(1101年-1101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次子,生母显肃皇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九月出生,仅仅活了一天,第二天就薨逝了。当时,宋徽宗就只剩下长子赵桓一个儿子。崇宁三年(1104年)五月,此时其弟赵楷、赵楫、赵枢已经相继出生,宋徽宗追赐次子名赵柽,赠太师、尚书令,封兖王,道号冲僖。

3、赵楷

赵楷(1101年- 1130年8月1日),宋徽宗第三子,封郓王,母贵妃王氏(大王贵妃)。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一月出生。崇宁元年(1102年)二月,赐名赵焕,授检校太尉、奉宁军节度使,封魏国公。八月改名赵楷。十一月,改镇安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镇东军,守司空,进封嘉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官名,改授太保。六年(1116年)二月,迁太傅,武宁、保平军节度使,徐州、陕州牧。八年(1118年)闰九月,迁荆南、宁江军节度使,江陵、夔州牧,进封郓王。

赵楷跟他的父亲宋徽宗一样是个琴棋书画皆有所成的人,自小聪明伶俐,尤其喜欢绘画,深得徽宗宠爱。

赵楷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他曾经偷偷参加重和元年(1118年)的科举,他文彩非凡,一路披靡,进入了科举最后一级的殿试,发挥出色,夺得头名状元。宋徽宗知悉后因怕被天下人说闲话,于是点了第二名(榜眼)王昂为状元,但实际上状元仍是赵楷。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中,当金军攻破开封时,他与其他的皇室宗亲一起被金人俘获,押到了北国,建炎四年(1130年,金天会八年)六月廿六日,赵楷死于韩州。

4、赵楫

荆王赵楫(1102年-1103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四子,生母不详,崇宁元年(1102年)二月出生,五月赐名赵楫,授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楚国公。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改奉宁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南阳郡王。四月,进封乐安郡王,薨逝,年仅两岁。追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荆王,谥号悼敏。

5、赵枢

肃王赵枢(1103年-1130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五子,生母不详,崇宁二年(1103年)六月出生,九月赐名赵枢,授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昊国公。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任集庆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安郡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

肃王赵枢

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改保平、武宁军,迁太保,进封肃王。靖康初年,金军围京城,要徽宗子弟为人质,且要求割让两河《河北、河东)。于是宋钦宗遣宰臣张邦昌从枢使斡离不军,被金朝人扣留,相约等到割地后遣还赵枢,而挟之北去。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1130年)十月,赵枢去世。

6、赵杞

景王赵杞(1104年-1138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六子,母乔贵妃,崇宁三年(1104年)八月出生,十一月赐名赵杞,授武安军月赐名赵记,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任山南东道,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文安郡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重和二年(1119年)正月,改太保,护国、武昌军,进封景王。

靖康元年,授荆南、镇东军节度使,迁太傅。1127年,宋钦宗遣他到金营充当贺正旦使。回来后,又随皇帝幸青城。太上皇《宋徽宗)出郊,赵杞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食不食肉,太上皇制发愿文,陈述祈天请命之意,以授赵杞。赵杞顿首而泣。到金人北迁宋室之时,赵杞须发尽白。赵杞于1131年九月在五国城生下儿子赵成章。

7、赵栩

济王赵栩(1106年-?),北宋皇子,宋徽宗赵佶的第七子,母乔贵妃。

崇宁五年(1106年)二月出生,五月赐名赵栩,授镇洮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鲁国公。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任彰武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安康郡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二年(1120年)十一月,改荆南、清海军,进封济王。靖康元年,授护国、宁海军节度使,迁太傅。同景王赵杞为贺金人正旦使。回到东京,又与何桌为请命使,金帅完颜宗望对赵栩说:“自古有南即有北,不可相无,今所欲割地而已。”赵栩回去告诉了宋钦宗,还说金帅请与太上皇相见,宋钦宗说:“岂可使上皇蒙尘。遂自出,赵栩随行。后来捉拿诸王家属,赵栩夫人曹氏避难他出,被徐秉哲拘捕,遂一同北迁。赵栩于1131年九月五国城生下儿子赵成咸。

8、赵棫

益王赵棫(1107年-1137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八子,生母刘贵妃,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出生,五月赐名赵棫,授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杨国公。大观二年(1108年)正月,改任淮南,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济阳郡王。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追授检校太保。追封益王。《开封府状》称靖康之变时“益王械,二十一岁,已贬庶人”。

9、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宋高宗赵构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赵构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初期他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然而后期逐步转为重用主和派,如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位三十五年的赵构禅位于皇太子赵春,被尊为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10、赵材

邠王赵材(1107年-1116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子,生母不详,大观元年(1107年)十二月出生,二年(1108年)三月赐名赵材,授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魏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六年(1116年)十一月,薨逝。追赠太师、兼右弼,追封邠王,谥号冲穆。

11、赵模

祁王赵模(1107年-1138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一子,生母刘贵妃,即追赠明达皇后。

大观元年(1107年)十二月出生。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赐名赵模,授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镇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二年(1120年)十一月,改淮南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乐安郡王。三年(1121年)十二月,改武胜、兴宁军,进封祁王。赵模在1135年六月生下儿子赵成范。绍兴八年(1138年,金天眷元年、完颜壹四年) 八月十三日,祁王赵模在五国城去世。

12、赵植

莘王赵植(1108年-1148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二子,生母懿肃贵妃,大观二年(1108年)六月出生,九月赐名赵植,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吴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四年(1122年)二月,改安远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信都郡王。十二月,改宁江军,进封莘王。靖康之变时被俘虏到金国。赵植于1131年十一月五国城生下儿子赵成定。

13、赵朴

仪王赵朴(1109年-1123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三子,生母不详,大观三年(1109年)五月出生,八月赐名赵朴,授镇洮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雍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五年(1123年)二月,改静难军,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华原郡王,薨逝。追封仪王。

14、赵棣

徐王赵棣(1109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四子,生母不详,大观三年(1109年)六月出生,九月赐名赵棣,授镇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徐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五年(1123年)二月,改镇南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高平郡王。

赵棣

七年(1125年),改山南东道、河阳三城节度使,进封徐王。随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绍兴二年(1132年),万州李勃,自称祁王赵模,内侍杨公谨给他说徐王赵棣的行为特点,他又改称徐王赵棣。宣抚使张浚遣赴行在,宋高宗命王府故吏验视,说是假的,诏送大理寺,审理完毕,诛杀弃市。

15、赵㮙

沂王赵㮙(1110年-1132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五子,生母王贤妃。大观四年(1110年)四月出生,七月赐名赵㮙,授横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冀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六年(1124年)八月,改剑南西川,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河间郡王。七年(1125年),改剑南东川、威武军,迁太保,进封沂王。随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至北方。

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六月廿四日,赵㮙与以前的妹夫驸马刘彦文(显德帝姬赵巧云的前夫)诬告自己的父亲太上皇(宋徽宗)左右谋变,金朝派人查问,七月,太上皇遣莘王赵植、驸马蔡修等对辨,三天后,沂王、刘彦文气折,金人将他诛杀。

16、赵栱

郓王赵栱(1110年-1112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六子,生母不详,大观四年(1110年)十月出生,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赐名赵栱,授淮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定国公。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薨逝。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仪王,谥号冲懿。

17、赵栻

和王赵栻(1111年-1128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七子,生母杨修容,同母姐姐顺淑帝姬。

政和元年(1111年)六月出生,九月赐名赵栻,授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广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宣和七年(1125年)二月,改定武军节度使,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1126年)四月,改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进封和王。赵栻随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次年即建炎二年(1128年,金天会六年)九月,被自己的异母兄赵㮙谋杀,年十八岁。

18、赵榛

赵榛为宋徽宗赵佶第十八子,封信王,在金国病逝。

19、赵椿

汉王赵椿(1112年-1113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九子,生母崔妃,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出生,五月赐名赵椿,授庆源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庆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太保。闰四月薨逝。赠太师、兼右弼,追封汉王,谥号冲昭。

20、赵楃

安康郡王赵楃(1112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子,生母不详,政和二年(1112年)九月出生,十二月赐名赵樨,授昭信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卫国公。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正三公官名,改授检校少保。宣和六年(1124年)十一月,改封郓国公。靖康元年(1126年)六月,自检校少傅、横海军节度使改镇安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进封安康郡王。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楃之后的宋徽宗皇子都没有来得及封亲王。赵楃曾经娶林氏女为妻,公元1130年在五国城生下一个女儿。

21、赵楗

广平郡王赵楗(1112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一子,生母不详,政和二年(1112年)十月出生。政和三年(1113年)正月,赐名赵楗,授威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封韩国公。靖康元年(1126年)六月,自检校少傅,安国军节度使改保静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加检校太傅,进封广平郡王。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楗没有来得及封亲王。

靖康之变的时候,赵楗和给使何义以及乳母一起逃往民间,但不久又被徐秉哲捉拿,押运去金国。

22、赵机

陈王赵机(1114年-1114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二子,生母懿肃贵妃王氏,政和四年(1114年)二月出生,五月早殇。追赐名赵机,赠太师、兼右弼,追封陈王,谥号悼惠。

23、赵梴

赵梃,(1112年-1137年),宋朝皇子。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三子,生母大王贵妃。政和四年十一月初六丁丑(1114年12月4日),宋徽宗封子赵梴为相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梴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

《皇宋十朝纲要》赵梃记载

靖康之变时候有个名叫李浩的男子因为相貌酷似赵梴,被金兵错抓。宋钦宗因秘密策划让赵梃借此机会逃跑,但未能成功。此后赵梃代替死去的建安郡王赵怏,李浩代替赵梴。由于完颜设也马(强娶赵梴之异母姊洵德帝姬为妾)的周旋,赵梃没有被追究。到达金国后得以和李浩俱迁往燕山居住,并各自被完颜设也马赏给一名女俘虏为妻。赵梴娶妻陈陈桃花,公元1128年五月生下儿子赵成功。1130年生次子赵成式。

24、赵樾

瀛国公赵樾(1115年-1131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四子,生年在1115年,生母不详。政和五年七月二十丁亥(1115年8月11日),宋徽宗封子赵樾为瀛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樾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绍兴元年(1131年)七月十八日,瀛国公赵樾在五国城自杀,年十七岁。

25、赵楧

建安郡王赵楧(1115年-1127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五子,生母刘安妃(追赠明节皇后》,政和五年(1115年)六月出生,九月赐名赵楧,授武安军节度使、检校少保,封惠国公。宣和七年(1125年)三月,加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安郡王。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楧是宋徽宗几个幼子中唯一来得及封王爵的。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十五日,建安郡王赵楧死在京城,尚未及被押送去金国。

26、赵椅

嘉国公赵椅 (1108年-1130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六子,生年在1118年,生母安妃刘氏(追赠明节皇后)。重和元年八月廿三癸酉(1118年9月10日),宋徽宗封子赵椅为嘉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椅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建炎四年(1130年)八月廿六日,嘉国公赵椅死在五国城,年十三岁。

27、赵栋

温国公赵栋(1119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七子,生年在1119年,生母不详,宣和元年正月廿六癸酉(1119年3月9日),宋徽宗封子赵栋为温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栋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

28、赵楒

英国公赵楒(1120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八子,生年在1120年,生母安妃刘氏。宣和二年七月廿八丙寅(1120年8月23日),宋徽宗封子赵楒为英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楒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

29、赵桐

仪国公赵桐(1121年-1148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九子,生年在1121年,生母不详,宣和三年十一月二十辛巳(1121年12月31日),宋徽宗封子赵桐为仪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桐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

靖康之变时,赵桐年仅七岁,被俘入金,于1138年五月在五国城生一子赵成茂。

30、赵柄

昌国公赵柄(1122年-1132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子,生年在在1122年,生母不详。宣和四年五月初五壬戌(1122年6月10日),宋徽宗封子赵柄为昌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柄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绍兴二年(1132年)十月廿八日,昌国公赵柄在五国城去世。

31、赵枞

润国公赵枞(1123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一子,生年在1123年,生母不详。宣和七年五月十一壬午(1125年6月14日),宋徽宗封子赵枞为润国公。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枞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

32、赵相

韩国公赵相(1125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二子,靖康之变时候年仅三岁,生母不详,称为小皇子。随后靖康之变爆发,赵相等宋徽宗几个幼子都没有来得及封王爵,与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

33、赵极

赵极(1127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三子,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途中小王婕妤生下赵极。其后命运不详。

34、赵柱

赵柱(1130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四子,母亲是婉容间宝瑟。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二十七日,宋徽宗的阎婉容生子赵柱。其后命运不详。

35、赵檀

赵檀 (1131年-?),宋朝宗室。

宋朝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三十五子,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虏,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二十二日,宋徽宗的郑媚娘(郑昭媛)生子赵檀。其后命运不详。

36、赵顽使

宋徽宗第36子,33-38子在金国所生。

37、赵铁使

宋徽宗第37子,33-38子在金国所生。

38、赵氏

没取名,33-38子在在金国所生。

大宋盛世,中华文明巅峰

朱元璋帝王庙汉高光武唐宗宋祖。向金称臣,是写金史的伪造的,金宋来往信件等均显示没称臣。金纵据中原,亦为夷丑伪邦。宋虽余寸土,仍为中夏正统。肯定大宋正统啊,外族怎么正统?刘邦李渊都称臣过。

古唐-虞-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西晋-东晋)-北朝(西晋-代-前秦-北魏-西魏-北周)/南朝(东晋-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宋(北宋-南宋)-蒙古帝国-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脉络很清晰。宋的正统是从唐到五代一脉相承的,而南宋又继承了北宋的正统,南宋北宋其实和东晋西晋一样,本质上就是同一个朝代,只不过被打的偏安一地了。金国如果把南宋也灭了,那自然能得到宋朝的正统,但金国并没有做到。最后南宋被元朝给灭了,所以元朝也得到了宋朝以来的正统。宋结束了五代十国,重拾华夏文明,占据汉地就是正统。

宋朝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Ai还原

宋代那么文弱,为何国祚却延续了320年,远远超过唐、明两代? 一说明宋代不弱,二说明邻国也不太强。北宋南宋合起来计算,把唐朝、后唐、南唐也可合起来计算,把明朝、南明、郑明也可合起来计算。后唐和李唐没有血缘关系,只有宗谱理论上的关系,并非同血,南唐可以算,不过算上南唐,唐朝照样比不上宋朝。而明朝和南明也可以连在一起,然而还是比不上宋朝。至于明郑,虽然和后唐一样被编入宗谱了,但终究不是一样的父系,而赵构是宋徽宗的儿子,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南宋灭亡前钓鱼城打死了蒙哥间接导致蒙古帝国分崩离析,也算可以了,南宋和南明一样,最后很顽强。宋朝,除了军事其他方面还不错,军事碰上蒙古大军也确实无能为力!宋是中央募兵制,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不适合统治大帝国,不然前线战况飞马汇报到东京一来一回仗都打完了。汉唐没西藏,元明缺新疆,本朝缺台湾,除了满清,谁都不是大统一王朝。宋改的朝堂很稳定,除了王安石放出的相权,宋自己没什么乱的。民族和理教思想下士大夫也不反了。加上外部危机转移了内部矛盾,后来的明清都继承了这些。

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文官治理,君权受限,科技发达,贸易昌盛,无外戚宦官乱政,无武夫作乱。两宋碰到的四个对手放世界上都是怪兽级的,能抗下来不容易。宋代可能是古代中国权利最为分散的一个朝代,连君王也不能一手遮天,至少没听到过那个被诛九族的。宋朝的政权设计是最稳定的,也是最开放的,可惜亡于蛮族之手。南宋抗元战役历时四十几年,文臣武将死节不计其数,从川陕荆襄到两淮,一寸山河一寸血,感觉宋人是真正认同自己的国家的。两宋最大的污点就是靖康之耻,主要是上层太腐败软弱,最后的结局比拼死战斗到底要耻辱百倍,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不过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民族也就两汉和唐前期还有优势,两汉是因为游牧民族未开化,军事技术有代差,唐是延续北朝的强悍武功,本身唐就是以夷制夷,边军里大量雇佣异族将士,只能讲有利有弊。从契丹开始北方民族就是两元社会了,组织结构生产力不是以前匈奴柔然突厥可以比的。唐也拿契丹渤海这种没办法。宋朝这种放欧洲妥妥的一流强国,放在蒙古高原这个游牧养蛊场旁边就悲剧了。宋朝城镇化率20%,田税只占收入的30%,更多的是工商税,明清田税要占70%。宋代已经出现水力纺织和磨坊。

羊城名宗 瑶溪大族 宋太祖三弟秦王裔

光荣军属赵族搜编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