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男性豪杰为主旋律的《水浒传》里,女性角色虽占比相对较少,有名有姓的女性人物有70多位,108将中,仅有3员女将,主要是:
扈三娘:绰号“一丈青”,排名59位,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武艺高强,在三打祝家庄后成为宋江的义妹并被指婚给王英,后在征讨方腊时战死。
顾大嫂:绰号“母大虫”,排名101位,登州人氏,与丈夫孙新以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
孙二娘:绰号“母夜叉”,排名103位,山夜叉孙元的女儿,菜园子张青的妻子,在孟州道十字坡经营黑店,后与张青一起归顺梁山,掌管梁山驻西山酒店,负责打探消息,征讨方腊时被杜微飞刀射死。
其她人物有:
潘金莲:武大郎的妻子,因貌美被西门庆勾引,两人合谋毒杀了武大郎,后被武松所杀。
潘巧云:杨雄的妻子,与和尚裴如海勾搭成奸,后被杨雄发现并杀死。阎婆惜:郓城县天香楼的“头牌”,被阎婆送给宋江当外宅,因不满宋江的冷落,与张文远勾搭并以宋江私通梁山的信件相要挟,最终被宋江杀死。
林娘子:林冲的妻子,美丽善良、知书达理,遭到高衙内的调戏,在林冲发配沧州后,坚守贞节,最终自杀。
李师师:北宋末年的青楼歌姬,深受宋徽宗的喜爱,也得到了梁山好汉浪子燕青的青睐,在梁山招安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翠莲:本是被镇关西霸占的女子,后得到鲁智深的帮助。
刘高妻:清风镇文知寨之妻,宋江曾救过她,但她却知恩不报,反而陷害宋江,告知于官府,使宋江被抓。
白秀英:原为东京打踅的行员,色艺双绝,因与新任知县相好,与雷横产生冲突,最终被雷横杀死。
仇琼英:田虎手下女将,美貌绝伦,天资聪颖,冰清玉洁,与张清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为张清生下一子张节。
贾氏:玉麒麟卢俊义的妻子,与李固通奸,并陷害卢俊义入狱,梁山好汉攻入大名府后,贾氏被剖腹剜心,凌迟处死。
除以上人物外,还有诸如王婆、阎婆、锦儿、玉兰、李瑞兰、程小姐、李巧奴等女性人物。她们在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施耐庵精心着墨刻画这些女性,背后蕴含着诸多深意。
丰富社会图景之需
《水浒传》旨在勾勒一幅北宋末年的社会全景图,女人作为社会构成的半边天,缺席不得。从市井街巷到豪门府邸,女性身影穿梭其中,勾连着不同阶层。潘金莲身处底层市井,每日与武大郎守着炊饼摊,接触的是三教九流的街坊邻里,借她的日常,读者能看到小商贩家庭琐碎又真实的生活,炊饼买卖、邻里闲言碎语、居家过日子的艰难,都纤毫毕现;而李师师则处于另一极端,身为名妓周旋于宋徽宗等达官显贵间,宫廷奢华、官场暗流涌动,都能从她的视角有所窥探。这些女性角色就像拼图碎片,拼接出社会的完整风貌,让北宋末年的世俗生活、阶层差异全方位展现,倘若少了女性视角,这部作品描绘的社会只能是残缺不全的男性世界。
映照男性角色的镜子
女性角色是映照男性的绝佳镜子,凸显男性特质。以扈三娘为例,她武艺高强,在战场上与男性将领厮杀不落下风,可对比梁山众好汉,更衬出男性的江湖义气与格局。扈三娘全家被梁山所灭,却无奈入伙梁山,她虽武艺卓绝,在命运抉择上却远不如男性洒脱,宋江一声令下,她只能委身梁山,默默接受既定安排,这种对比,强化了男性在江湖中呼风唤雨、主宰命运的主导地位。再看潘金莲与武大郎,潘金莲嫌弃武大郎身材短小、相貌平庸,武大郎则尽显老实本分、逆来顺受,两人的夫妻关系,映照出男性在传统婚姻里的无奈与困窘,以及女性在情感追求上的挣扎,借女性视角丰富男性性格层次,让男性形象跳出单一的行侠仗义框架。
凸显时代悲剧
北宋末年,礼教森严却又纲常崩坏,女性命运成为时代悲剧的集中缩影。潘金莲、潘巧云这类女性,有着正常的情感欲望,却被困于不理想的婚姻。潘金莲对武大郎没有感情,邂逅西门庆后燃起爱欲之火,这本是人性本能,然而社会伦理容不得她越雷池一步,最终走向毒杀亲夫的绝路;潘巧云同样,不甘寂寞与和尚私通,被发现后惨遭杀害 。她们的悲惨结局,是封建礼教对人性残酷绞杀的结果,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无法主宰自身命运,只能在压抑人性的规矩下窒息,整个社会看似有序实则病态,女性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震中,触动人心,引发对旧制度的深度批判。
增添情节波澜
女性角色往往是情节跌宕起伏的关键“催化剂”。阎婆惜偶然拿到宋江通匪的信件,贪心骤起,以此要挟宋江,瞬间点燃矛盾导火索,引出宋江杀惜这一关键情节,梁山未来领袖自此走上流亡之路,彻底改变命运轨迹,故事节奏陡然加快,悬念丛生;又如王婆,这个精明市侩的老妇人,教唆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还出谋划策应对武大郎,她的存在就像搅乱平静湖面的恶风,让情节从日常琐碎迅速滑向罪恶、冲突的深渊,若无这些女性角色推波助澜,《水浒传》许多章节将失色不少,沦为平铺直叙的好汉叙事,少了引人入胜的曲折离奇。
剖析人性幽微
施耐庵写女人,更是为剖析复杂人性。女性因其细腻情感、特殊社会处境,人性展现更为微妙。孙二娘开黑店卖人肉包子,乍看是凶狠毒辣之人,可面对武松等江湖兄弟时,却尽显温情关怀,人性的善恶在她身上交织,并非单纯黑白分明;李师师身处风尘,见惯人间冷暖,一方面为生存逢场作戏,另一方面又对梁山好汉的侠义心生敬佩,暗中相助,她的内心藏着功利与情义的拉扯。通过女性,施耐庵撕开人性表象,深挖内里矛盾纠葛,让这部作品不只是打打杀杀的英雄传奇,更是洞察人性的深度文学范本。
传达民间价值取向
民间百姓的观念、喜好也融入女性书写当中。百姓赞赏勇敢重义的女性,顾大嫂听闻兄弟有难,拍案而起,召集人手劫狱造反,这般巾帼豪情契合大众对侠义的推崇,成为民间理想女性的一种投射;同时,对于违背道德的女性,民间舆论也毫不留情,潘金莲、潘巧云沦为唾弃对象,这反映民间坚守的传统伦理底线。施耐庵把民间价值取向融入女性塑造,让作品扎根民间土壤,拥有广泛受众共鸣基础,不至于曲高和寡,能在市井巷陌广为流传。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着意刻画女性,绝非偶然为之,而是出于构建社会、塑造人物、渲染悲剧、编织情节、剖析人性以及贴合受众等多层面考量,让这部名著在男性的热血江湖外,绽放出别样的女性光彩,内涵更为厚重深远。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男性为主导叙事的古典名著,但其蕴含的女性之美却别具一格,值得深入探究。这种美并非单一维度的容貌呈现,而是融合了性格、行为、精神等多元要素,勾勒出复杂且独特的美学景观。
外在风貌之美:刚柔并济的别样风姿
书中不乏对女性外在美的刻画。潘金莲“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 ”,这般细腻笔触,勾勒出潘金莲的娇艳妩媚,她的美是传统意义上的婉约柔美,能瞬间抓住旁人目光,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撩人心弦的魅力。而扈三娘则大为不同,身为扈家庄千金,“天然美貌海棠花”的她,常身着戎装,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既有女性的明艳动人,又在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她的美跨越了性别刻板印象,将女性的柔美与男性的刚健气魄融合,于沙场上驰骋时,那利落身手与绝美容颜形成强烈反差,成就别样美感。李师师同样美貌出众,作为名妓,她的美更具风情万种,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一颦一笑皆韵味十足,这种美因才艺修养的加持,从单纯外貌升华为令人沉醉的气质之美,举手投足皆是风情,是繁华都市里一抹绮丽的色彩。
性格特质之美:果敢叛逆与温婉贤淑共生
潘金莲的性格有其叛逆一面,在婚姻里,她不甘被武大郎的平凡庸常束缚,大胆追求与西门庆的感情,虽行径违背伦理道德,却也彰显出女性对自我情感需求的勇敢正视,是一种突破封建禁锢的原始冲动式的美;潘巧云也是如此,她不惧流言蜚语,遵从内心欲望,尽管结局凄惨,却反映出女性为自主命运抗争的果敢,哪怕这抗争误入歧途。与之相对,林娘子则凸显温婉贤淑之美,面对高衙内的屡次骚扰,她坚守贞洁,端庄自持,用柔弱之躯抵抗恶势力,展现出传统女性的高尚品德与操守,这份温柔坚定犹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却力量绵长。还有金翠莲,虽身处社会底层,被恶霸欺凌,但她懂得感恩,鲁智深出手相助后,她铭记于心,这份质朴善良的性格,绽放出人性本真的美,无关身份地位,纯粹而动人。
才情技艺之美:智慧才情点亮江湖
李师师才情卓绝,琴棋书画、歌舞才艺无一不精。在宋徽宗的宫廷与江湖好汉之间,她凭借才艺搭建起沟通桥梁,巧妙探听消息助力梁山。她的智慧藏于才艺表演之中,谈笑风生间洞悉人心,用智慧在复杂权力网里游刃有余,才艺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她掌控命运的武器,赋予女性别样智慧光芒;而顾大嫂虽为一介女流,却深谙江湖门道,有管理组织能力,在劫狱救兄弟时,那份统筹安排的干练,源于生活积累的智慧,将女性的细腻心思与江湖的豪爽气魄结合,展现出超脱闺阁的才情之美,让人们看到女性在男性主导江湖里同样能凭智慧才情占据一席之地。
精神内核之美:情义担当的巾帼豪情
孙二娘开店结交各路豪杰,对武松等落难兄弟关怀备至,毫不计较得失,她的江湖情义纯粹真挚,以真心换真心,把女性的柔情融入兄弟义气之中,让江湖情义多了几分温暖;扈三娘在全家被梁山所灭后,放下仇恨,投身梁山事业,为集体利益冲锋陷阵,这份顾全大局的担当,超越个人恩怨情仇,展现出女性的豁达与无私奉献精神,于战火硝烟里,巾帼不让须眉;还有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包子,看似凶狠,实则对梁山兄弟赤胆忠心,她的忠诚不打折扣,是女性在草莽世界用生命践行的承诺,彰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之美,打破女性柔弱无助的刻板认知。
悲剧色彩之美:命运碾压下的凄美绽放
众多女性角色笼罩着悲剧色彩,这也衍生出一种独特美学。潘金莲、潘巧云因出轨受极刑,她们本是追求自由情感的灵魂,却被封建礼教绞杀,生命戛然而止时,唤起人们对旧制度压抑人性的反思,悲剧放大了她们命运抗争的无力,凄美又深沉;林娘子坚守贞操,却难敌高衙内权势,最终香消玉殒,她的消逝是正义被邪恶吞噬的悲剧,令人扼腕叹息之余,凸显出美好被碾碎的残酷美;扈三娘婚姻不由己,被迫嫁给王矮虎,家族覆灭后个人幸福被绑架,她的一生在时代与命运裹挟下满是遗憾,这种身不由己的悲剧,赋予角色厚重感,让女性之美在命运泥沼里挣扎、绽放,更触动人心弦。
《水浒传》中的女人之美,穿梭于复杂人性、社会规范与命运轨迹之间,或明艳、或温婉、或壮烈、或凄美,汇聚成一座丰富多元的美学宝库,历经岁月仍散发着迷人光芒,持续为解读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提供深邃视角。
(作者:陈鸿鸣)
(图片取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