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50万在国内算什么水平?真相让你大吃一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谈谈一个挺现实也挺让人心酸的问题,那就是财富差距越来越大了。你看,那2%的高收入人群,他们手里攥着80%的存款,而我们普通家庭,就只能在这剩下的可怜的20%里挣扎。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一想到这,心里就挺不是滋味。
我们不妨从几个熟悉的例子开始谈起。比如我的朋友建伟,他的母亲在他上大学之前,在家乡耕种着三十亩田地,同时还要照料一些猪和驴。尽管如此,一年到头,扣除成本,收入不过两三万元。而他的父亲则外出做瓦工,但由于嗜酒且自制力不强,年收入也只有三四万元,有时甚至所剩无几。两位老人年岁已高,手中资金不足十万,依靠体力赚取收入的日子已经远去,他们一生的积蓄,明显减少了。
建伟的舅舅年轻时也没攒下钱,甚至背负了不少债务。如今已六十有余,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年收入不过两三万,一生的积蓄寥寥无几。他的两个姐姐看似能赚钱,但最终还是存不下钱。大表姐婚后种植大棚,又与丈夫购置了多辆车辆,还通过买卖粮食赚取差价,年收入大约在15万元左右。儿子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得买房子车子,这几年存款很少。二姐夫更是努力,在农村大范围租地,养了五十头牛和一百只羊,一年能赚十万。不过盖房子又借了债,两个儿子也快到结婚的年纪,以后开销会越来越大,存钱变得很困难。
城市中的80后群体,我们来算一算他们攒钱有多么不易。以三四线城市为例,1980年出生的人2000年开始工作。他们的工资每五年大约增长1000元,而且一年中只用两个月的工资来开销,这已经算是非常节俭了。2010年起,月收入大约3000元,每年能攒下3万元,五年累计才15万;2015年后,月薪增至4000元,每年可攒4万,五年合计20万;到了2020年,40岁时,理想存款大概在50万左右。但这得排除失业、结婚、生育、购房、购车、装修等种种情况,简直是在用大半生与命运较量,只有不生病、不失业、不育儿、不购房,才有可能成功“通关”。

有网友直言:“咱们普通人存钱真不容易,感觉每天都在为生计忙碌,几乎攒不下多少钱。那些有钱人,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总能抓住机会,差距越拉越大,这太不公平了!”还有网友感叹:“每天辛苦劳作,赚的那点钱都不够应付各种开销,更别提存养老钱了,能过好现在的生活就不错了。”
数据显示,财富分布差异确实很大。那仅占2%的高收入群体,仿佛居于山顶,轻而易举地拥有了大部分财富。相较之下,普通家庭如同在山脚努力攀登,手中的资金却十分有限。这究竟是因为高收入群体更为聪明、更有能力,还是社会资源的分配本身就存在缺陷?
实际上,普通人并非不勤奋,众多人都在辛勤劳作,然而却始终难以挣脱经济拮据的束缚。辛苦工作所得的收入,一场疾病就能将积蓄一扫而空;孩子的教育、婚嫁,哪一项不需要大量资金?更别提购房,这几乎成了众多家庭的重担。
想想,大多数人在一生中辛苦劳作,能攒下二十到三十万元养老钱就已是万幸。然而,面对未来物价的上涨和医疗费用的增加,这二十到三十万元又能维持多久?再来看那些资产丰厚的人,他们拥有更多资源和机会去投资和赚取更多财富,财富如同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曾经有,已经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