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已经很努力,却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明明已经很优秀,却始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明明生活还不错,却总感觉空虚和迷茫。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感受,那么你一定和我一样,是一个容易陷入内耗的人。
记得去年读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时,我被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让我慢慢摆脱了内耗。今天我就把这几句话分享给你。
01
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
这句话点醒了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内心的改变必然伴随着痛苦。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只要想通了就好了,却忽视了改变需要付出的代价。
就像我以前想改掉拖延的毛病,光靠想是没用的,必须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
比如我开始给自己定下每天完成的小目标,无论多累都要坚持完成。刚开始真的很难,经常因为一点困难就想放弃。
但我告诉自己,这种不适感正是成长的标志,就像运动时的酸痛,熬过去就会变得更强大。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不再那么容易拖延了,做事效率提高了很多。
这让我明白,内心的转变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坚持。
02
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有罪。
说实话,这句话戳中了我的痛点。我经常把别人的否定当成是自己的问题,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做的方案被领导否定了,我不仅懊恼自己能力不足,还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
后来我想通了,别人的评价只是一种观点,而不是对我整个人的否定。
即使我犯了错,那也只是某件事做得不够好,而不是我这个人就一无是处。
于是我开始学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再轻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
当我不再给自己贴上“无能”的标签时,我反而能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03
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以前我总是期待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
直到我明白,真正能让自己快乐的只有自己。
我开始学着关心自己的感受,不再用过于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
每当完成一件事,我会给自己一些奖励;当遇到挫折时,我会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安慰自己。
慢慢地,我不再那么苛责自己了,也学会了更多地去欣赏自己的优点。
这种改变让我感觉轻松了许多,不再被内耗所困扰。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强,也更懂得关爱自己。
就像一句话说的:“除非你接纳自己,否则你将永远无法改变自己。”
记住,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的时候,那些困扰我们的内耗也会慢慢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