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只是一个试探,汉景帝想看看周亚夫反应,但可惜的是,周亚夫给出了一个极为糟糕的答案。
公元前143年,这一年,周亚夫已经担任丞相,而在某天,宫中传出旨意,让周亚夫进宫,说汉景帝要与他一起共进晚餐。
皇帝邀请臣子共进晚餐,这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亚夫一番准备后就进了宫。
但是在进宫之后,眼前所看到的的情景,让周亚夫颇有些不解,甚至,当时的他心里还有些生气。
周亚夫看到了什么呢?
摆在周亚夫面前的,是一个桌子,桌子上有酒也有肉,菜肴也相当丰盛,包括碗、碟子等餐具一应俱全。
但是,唯独没有吃饭用的筷子。
这正是周亚夫感到奇怪,且有点生气的地方,既然皇帝叫他来吃饭,怎么不准备筷子呢?总不能用手直接抓吧。
进一步想,难道我周亚夫堂堂一个丞相,就不配用筷子吗?
更让人奇怪的是,坐在上位的汉景帝,对于周亚夫没有筷子这件事,好像熟视无睹,不仅没啥反应,更没有示意身边的侍者,给周亚夫拿一双筷子。
而看到皇帝没反应,周亚夫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他招呼离他最近的侍者,让这个侍者给自己拿双筷子去,好让自己能吃饭,而他这一系列的动作,则被表面上漫不经心的汉景帝,全部收在眼底。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是汉景帝邀请周亚夫来用餐,为何不给他准备一双筷子呢?难道,汉景帝忘了吗?
当然不是,实际上,这是汉景帝精心安排的一场测试,而测试的对象,自然就是周亚夫。
至于为何要测试周亚夫,以及测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一切,还得从当初帮助汉文帝刘恒登基的周勃,也就是周亚夫的父亲说起。
想当初,周勃也算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但由于汉初的精英人物实在太多,比如有萧何、张良以及韩信等,因此,周勃在当时并不算太出名。
而真正让周勃出名的,是刘邦临终时,留下的一句话。
“勃厚重少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
刘邦这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将来能为刘家保驾护航的,必然是周勃,而事实证明,刘邦说的确实没错。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到了吕后去世,吕家人试图谋反,关键时刻正是以周勃为首的大臣联合宗室,迅速展开了“诛吕行动”。
不仅稳定了当时的局势,并且,还将刘邦的第四子,也就是刘恒推上了皇位。
可以说,当时的周勃,对于汉文帝刘恒,乃至对汉王朝来说,是有着巨大功勋的,但在尘埃落定之后,他的存在,却变成了一个威胁。
为何周勃会从功勋变成威胁呢?
很简单,他亲手拥立了汉文帝刘恒,自然就成了一个权臣,而他的这一系列作为,就让刚继位的汉文帝十分不安。
今天他能拥立我登基,明天说不定也能拥立别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汉文帝站稳脚跟之后,随即就对周勃下手,先后两次免去周勃的丞相职务,之后又将其关进监狱。
而在监狱中,曾经呼风唤雨的周勃,受尽了一个小小狱卒的羞辱。
最终,周勃还是托关系走了汉文帝生母薄太后的路子,靠着多次说情,这才保住了性命,最终落了个善终。
纵观周勃一生的仕途浮沉,充分验证了一点,那就是一旦皇帝认为某个大臣有威胁,那么该大臣哪怕之前功勋再大,也都是一个随时都可以舍掉的“弃履”而已。
而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他的人生经历,再次把这个道理验证了一遍。
周勃有两个儿子,长子周胜,次子周亚夫,而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在周勃死后,继承其爵位的,则是周胜。
但在数年后,周胜犯事,导致爵位被废,人也被关进大牢。
在这种情况下,汉文帝下达了一道旨意,称周勃乃是功臣,不忍其爵位就此废除,所以就下令,要在周家的子侄中,挑出来一个继承周勃的爵位。
而挑来挑去,就挑中了周亚夫。
当然,此时的周亚夫,并非是因为表现优异被汉文帝看重,相对来说,此时在汉文帝眼里,周亚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真正让其扬名的,是数年后发生的一件事。
公元前158年,匈奴犯边,时任河内太守的周亚夫,被派往细柳(地名)驻边,另外还有两路人马,则分别驻守在灞上和棘门。
而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亲自来到边疆,要对这三路大军分别进行巡视慰问。
在巡视前两路大军,也就是驻扎在灞上和棘门的边军时,一切如常,但是当汉文帝走到细柳的时候,却发生了点小意外。
什么意外呢?当时细柳营的士兵,居然拒绝汉文帝入内。
用细柳营的士兵原话来说就是,“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话的意思就是,这细柳营里,没有什么天子,一切唯将军周亚夫是从。
最终,还是周亚夫下令,这才让汉文帝一行人进入了军营内。
这件事之后,汉文帝对周亚夫赞赏有加,称其是“真将军”,甚至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汉文帝提起周亚夫,都赞不绝口。
如果单从表面上去看,周亚夫似乎是一个治军有方,且驭下纪律严明的将领,但若是仔细推敲的话,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首先,周亚夫麾下的部队,究竟是姓周,还是姓刘?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姓刘,这些兵士拿的都是朝廷的俸禄,肯定是朝廷的士兵,而不是他周亚夫的私军。
既然是朝廷的军队,同时周亚夫又是朝廷的臣子,那他凭什么敢说出“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种大逆不道的话?
所以,周亚夫这种作为,明显是在“玩火”。
而汉文帝作为一个皇帝,之所以在当时没有对此感到不满,并且还对周亚夫赞赏有加,也并不是他真的欣赏周亚夫,而是他当时需要周亚夫。
需要他干什么呢?自然是打匈奴。
正是出于这种需求,汉文帝才会选择无视周亚夫以及其军队的“无礼”,如果没有这种需求的话,那汉文帝必然不会轻易放过周亚夫。
但可惜的是,周亚夫却不明白这一点。
正是因为不明白天子的这种微妙心理,周亚夫才会在后来一错再错,以至于最终栽了一个大跟头。
汉文帝去世后,汉景帝登基,而在他登基之初,听了大臣晁错之言,开始着手削藩,但结果却引发了相当大的混乱。
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几个藩王,打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这下,汉景帝慌了神,赶紧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命他带兵平叛。
不得不说,周亚夫打仗这方面还是相当有一套的,在他的各种计谋运用之下,成功击溃叛军,而七国之乱也因此而平定。
但是,在平定的过程中,周亚夫却得罪了一个人。
得罪了谁呢?不是别人,正是汉文帝的嫡次子,也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同时又深受窦太后宠爱的梁王刘武。
而周亚夫得罪刘武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在平叛期间,把刘武当成了吸引火力的肉盾。
怎么回事呢?当时,七国之乱爆发后,叛军第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刘武的梁国,由于敌军火力太猛,快要顶不住的刘武,赶紧向朝廷求援。
按照常理来讲,朝廷是应当救援的,但周亚夫却在当时提出,不能救援梁国。
他的意思是,让梁国吸引大部分叛军火力,这样他就可以绕到叛军背后,来一个前后夹击,一举将叛军击败。
而事实证明,周亚夫的这个决定极为正确。
但问题是,当时梁王刘武就惨了,被叛军打的叫苦连天,期间他曾多次向周亚夫求援,但周亚夫全部予以拒绝。
无奈之下,刘武一遍骂着周亚夫,一边又向哥哥汉景帝求援,但当汉景帝要求周亚夫前去救援刘武的诏令,送到周亚夫手中时,他照样不为所动。
总之就是,周亚夫一直没有救援刘武,虽说七国之乱得以平定,并且刘武也保住了性命,但自此,包括刘武,以及疼爱的刘武的窦太后,就恨上了周亚夫。
这二人,虽说不是导致汉景帝对周亚夫动了杀心的主要原因,但也算是一个关键因素,其实这两个人也没干别的,只不过,是在周亚夫后来办了几件蠢事后,稍微的“推波助澜”的一下。
周亚夫后来干了什么蠢事呢?
首先,是皇后的兄长,也就是汉景帝的大舅哥封侯一事。
汉景帝在正式册封了王娡(汉武帝生母)为第二任皇后之后,窦太后就对汉景帝说,皇后的哥哥王信,也应该封侯。
之所以窦太后会主动为儿媳妇的兄长提出封侯请求,是源于一桩陈年往事。
当初,窦太后有兄妹三人,大哥为窦长君,早年间因为战乱,兄妹三人离散,之后经过辗转流离,最终在长安城相遇。
此时的窦太后(即窦漪房),已经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了。
按理说,既然窦长君是皇后的哥哥,那么理应封侯才对,但是,汉文帝对此并未表态,因此这件事就一直拖了下来。
甚至一直到窦长君离世,他都没能封侯,还是在汉文帝去世,窦太后掌权之际,才追封哥哥为南皮侯。
这件事,一直就让窦太后深感遗憾,她遗憾没能在哥哥生前给他封侯。
所以,如今王娡被立为皇后,窦太后就想起陈年往事,为了不让当初的遗憾再次发生在儿媳妇的身上,所以她就主动提出,要汉景帝封王娡的哥哥王信为侯。
而汉景帝这边,架不住母亲窦太后的强烈要求,也有了同意的意思,但等到汉景帝就此事就说这件事找周亚夫商议的时候,周亚夫当即就给汉景帝顶了回来。
周亚夫说,当初高祖(刘邦)曾留下祖训,“非刘氏不能封王”,另外,“非有功之臣不能封侯”,而王信虽说是皇帝的哥哥,但却寸功未建,如果封他为侯,那就是违背祖训。
而违背祖训,则会被“天下共击之”。
简单几句话,让汉景帝哑口无言,虽说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但周亚夫搬出祖训,堂而皇之拒绝汉景帝的做法,就让汉景帝相当不高兴。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
当时,有匈奴的几个将领归顺的汉朝,这让汉景帝相当开心,毕竟匈奴人归顺大汉,在当时还算是新鲜事。
而在高兴之余,汉景帝就决定,利用这件事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归顺大汉。
如何吸引呢?自然是对已经归顺的几个将领封赏,只要给他们的封赏到位,自然就能让越来越多的匈奴人愿意向大汉投诚。
因此,汉景帝就决定,封之前归顺的几个匈奴将领为侯。
但是这个计划,被周亚夫再一次拒绝,他的理由是,如果大加封赏这些归降的匈奴人,那么将来该如何惩处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周亚夫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周亚夫说的不无道理,但是这一次,汉景帝没听他的,甚至他还说周亚夫“迂腐”,最终坚持将之前投降的那几个匈奴将领封侯。
而在事后,周亚夫感到相当失落,一气之下,就递交了辞呈。
原本周亚夫以为,依照自己的地位和功勋,如果递交辞呈,皇帝必然会苦苦挽留,并且也会收回之前的诏令,按自己的建议行事。
结果,他想多了。
汉景帝在接到周亚夫的辞呈后,第一时间就做了批准,同意周亚夫辞去官位,这下,周亚夫彻底傻眼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居然会说翻脸就翻脸。
实际上,汉景帝批准周亚夫的辞职申请,并非临时起意,除了因为周亚夫动不动就和他唱反调之外,早期周亚夫参与立储的事情,则是一个导火索。
当初,汉景帝有心废掉原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新太子,但该想法一出,就遭到了周亚夫的强烈反对,甚至在朝堂之上,也“固争之”。
而最终我们都知道,刘彻被立为了太子,而周亚夫当时的行为,就属于是在挑战汉景帝的底线,毕竟他都已经确定了新太子的人选,结果周亚夫还在试图阻止。
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识时务。
再加上本身就对周亚夫有意见的窦太后和梁王刘武,动不动就在汉景帝身边煽风点火,时间一长,汉景帝对周亚夫自然就颇有意见。
一旦皇帝对某个大臣有意见,那这个大臣就惨了。
当然,汉景帝也不是那种专横的君主,他虽说对周亚夫多有不满,但并没有直接对其下手,而是又给了周亚夫一次机会。
这个机会,便是前文提到的宫中赐宴,汉景帝就是想确认一下,周亚夫是不是真的不把皇帝当回事。
但从周亚夫在宴会上的表现来看,他还是真是这样。
宴会上没有筷子,这是谁安排的?肯定是汉景帝,而他这么做是想干什么?就是想观察周亚夫的反应。
毕竟,汉景帝是皇帝,而他没安排筷子,其实就是在树立权威,意思就是告诉周亚夫,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是天子之威。
换句话说,雷霆雨露,惧是天恩。
而作为臣子,就要对天子敬畏,也就是对权威敬畏,哪怕是功勋卓著的功臣,同样也是如此,包括周亚夫在内。
说白了,汉景帝就是想让周亚夫知道,对权威要有所畏惧。
但可惜的是,周亚夫不明白这一点,他上来看没有筷子,当即就自行招呼身旁的侍者给自己拿一双来,这分明就是把汉景帝当成了空气。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周亚夫敢挑战权威。
不仅如此,周亚夫接下来的动作,更是致命,在周亚夫招呼侍者给自己拿筷子的同时,汉景帝开口说话了。
他“和颜悦色”的对周亚夫说,眼前的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所谓眼前的这一切,汉景帝表面上是指桌子上有酒有肉,但实际上,是在暗喻周亚夫目前的地位和官职,他是在问周亚夫,你都位居丞相了,难道你还不满足?
听到皇帝这么问,周亚夫是怎么回应的呢?
史料记载,他十分不情愿的伏地请罪,违心的说谢陛下恩典,总之就是,嘴里虽说谢恩,但实际上却是相当不乐意,甚至脸上的表情都带出了这种情绪。
等他说完,汉景帝刚说了一个“起”字,周亚夫就愤然起身,然后,当即转身离去。
你没有看错,当时周亚夫正是气哼哼的起身,随后就掉头,直接把汉景帝晾在身后,自顾自的离开了皇宫。
单是他这个反应,就有被治罪的理由。
而汉景帝看到周亚夫的反应之后,长叹一声,对身边的人说道,像这种公开对天子表示不满的人,将来怎么能辅佐君王呢?
这句话,算是彻底宣判了周亚夫的死刑。
果然在不久之后,有人告发周亚夫谋反,所谓证据,是周亚夫的儿子,偷偷买了五百甲盾,而这五百甲盾,实际上是周亚夫的儿子准备在将来周亚夫去世时的丧礼上使用的。
但饶是如此,依然被人告发,称周亚夫想利用五百甲盾起兵造反。
事情传到汉景帝那里,汉景帝当即就将周亚夫下狱,而在狱中,前来审讯周亚夫的廷尉,质问周亚夫为何谋反,周亚夫则说,那些甲盾只不过是丧葬用品,何谈自己要造反?
而廷尉却说,就算你不在地上谋反,恐怕将来也会到地下谋反吧。
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史记》
此话一出,周亚夫顿感羞辱,因此就开始绝食,而绝食五天之后,心中极其郁闷的他,最终吐血身亡。
自始至终,汉景帝都无动于衷。
就这样,那个曾带兵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周亚夫,由此辞世,而他的这个结局,不仅凄凉,同时也颇为憋屈。
所以说,汉景帝并不是仅仅因为一双筷子就放弃了周亚夫,实在是周亚夫干了不少蠢事,不仅让自己到处树敌,同时也让自己被皇帝疏远和质疑,进而堵死了所有退路,最终落了这么一个结局,至于筷子,只不过是一场试探和测验而已,但周亚夫却没能抓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