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邓小平总算是回到了北京,但关于他接下来要干啥,党中央还没给个准话。因此,好多人都怕被扯上关系,不敢轻易去跟他打交道。
那时候,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尤太忠可没管那么多规矩,他拉上两位老战友,冒着风险就去看望邓小平同志了。
尤太忠瞧见老领导手里捏着的竟是市面上最差的那种劣质烟,心里头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看完老领导后,尤太忠从邓小平家里出来,头一件事就是跑到商店,买了五条中华香烟,转身又给邓小平送了过去。
邓小平点上烟,深吸一口后,说了句话,尤太忠一听,眼眶立马就湿了。
哎,你想知道邓小平到底说了啥话吗?
【英勇善战的尤太忠将军】
尤太忠13岁那年,就参加了红军,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他虽然年纪不大,但胆子特别大,打仗时总是冲在最前头。经过无数次战斗的磨炼,尤太忠成长得飞快。到了1934年,他已经是一名红军排长了,并且还入了党。
长征路上,他可真是历经艰险,爬过那冷冰冰的雪山,又趟过茫茫的草地,好几次都差点丢了命。因为他打仗勇猛,表现特别棒,所以官职一级一级往上升,最后成了一位很棒的红军指挥官。
抗战一开始,尤太忠就被调到了八路军129师,当上了连里的指导员。
1937年10月份,尤太忠跟着队伍一起参与了七亘村打日军的一场埋伏战。经过一番拼杀,我们队伍取得了大胜利,不光打死了500多名日军,还顺手牵羊弄到了400多头骡马,外加两份军用地图,一份是华北的,一份是山西的。
这次偷袭行动里,尤太忠表现得特别勇猛,结果上级领导对他大加赞赏。
后来,他接连参与了长生口的突袭、榆社的战役、神头岭的埋伏,还有响堂铺的伏击。每次打仗,他都冲在最前头,亲自上阵。因为打得特别勇猛,他很快就当上了团长。
【掩护邓小平突围】
1942年秋天,那时候邓小平是129师的政委,他跑到尤太忠他们团在山西阳城卵寨村的驻地,去瞧瞧工作情况咋样。
尤太忠打仗厉害,很得邓小平的赏识。
那时候因为战争局势挺紧张的,邓小平特别忙,基层的战士们很少有机会能见到他。
这次,邓小平竟然亲自到团里来查看工作情况,尤太忠心里别提多乐呵了。
忙完工作检查,天色已晚,尤太忠就让团政治处的郑炳全负责起邓小平的安全警卫来。
不清楚是日军提前知道了邓小平要去阳城卵寨村的消息,还是说这只是个巧合,反正就在邓小平到尤太忠团部的那晚,阳城那边的日军,还有伪军加起来五百多人,连夜朝着卵寨村冲了过来。天刚蒙蒙亮,日伪军就把卵寨村围了个水泄不通,形势相当紧迫。
就在这时,碰巧有两个战士肚子疼,跑去厕所,猛然间,他们听到了像是有队伍在走动,皮靴在地上“咔嚓咔嚓”地响。
俩战士吓得脸色都变了,连厕所都没来得及上,撒腿就往回跑,赶紧去报告消息了。
战士们正做着美梦呢,突然一听说鬼子来了,吓得一下子从床上蹦了起来。他们慌忙套上衣服,抄起家伙就往门外冲。
就在院子大门外面没多远,咱们战士跟冲进村的敌人撞上了,一场激烈的近身打斗立刻就爆发了。
刚才那小山村还挺安静的,突然间枪声就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了。
郑炳全一听见枪声,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抄起枪就往门外冲,直奔邓小平住的地方。与此同时,团长尤太忠也是一听枪声,二话不说就奔到了邓小平跟前。
他瞅见郑炳全飞奔而来,连忙喊话让郑炳全快去护着邓小平撤离,自己则领着队伍去拦截那股偷袭的日军,想法子把敌人带走,好让邓小平能顺利脱险。
但是,邓小平却执意不肯走,他想跟大家一起并肩作战。尤太忠硬是不答应,他和郑炳全一起把邓小平扶上了马,反复叮嘱邓炳全务必保证首长的安全。随后,尤太忠亲自带领部队去迎击敌人,一边战斗一边巧妙地把敌人往别处引。多亏了尤太忠的勇敢和机智,邓小平最终安全脱险,被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可尤太忠却撞上了日军的大部队,陷入了险境。但他就是一股子倔劲儿,豁出去了,带着队伍猛烈反击,愣是把敌人的包围圈给冲了个稀巴烂,最后总算是侥幸逃了出来。
那事儿过后,邓小平对尤太忠的智谋和勇气那是更加赞不绝口,尤太忠呢,也对邓小平那种面对危险毫不退缩的大将气派佩服得五体投地。
【掩护刘邓大军过汝河】
1947年8月,毛主席给刘邓大军下了命令,让他们分成三路,一路奔波,直接杀向大别山。
刘邓两位领导的指令一下,各路队伍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嗖嗖嗖地往南猛冲,一共三路,速度快得很。
要到大别山里头,得先过一条叫汝河的急流。那河水流得可快了,得想办法渡过去。
不过,要过这条河可真不简单。蒋介石老早就派了大批军队,在汝河那儿守株待兔,等着解放军自投罗网。要想过河,非得来一场拼死拼活的恶战不可。
6纵作为先锋部队,第一个冲到了汝河的北边。他们一边和敌人交战,一边冒着危险搭起了一座浮桥。紧接着,18旅的战士们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豁出命来占领了对岸的重要位置——大雷岗和小雷岗这两个村子。
这时候,就在附近扎营的国民党85军听到消息,立马赶了过来,把大小雷岗团团围住。两边为了抢占地盘,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难辨胜负。
就在18旅跟国民党85军打得火热的时候,国民党又从后面加派兵力,火速追了上来。
敌人的先锋队伍,整整三个师的兵力,距离汝河只剩下三十来公里了。他们前面拦截,后面追赶,现在的局面对我军相当不利。
刘邓两位领导快速商量后,立马下令18旅不顾一切地从敌人堆里冲出一条路,继续往前推进。
当时,让尤太忠带着他的16旅去接管防线,他们得死守住大雷岗、小雷岗还有桥头堡这些地方。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得确保主力部队能顺利渡过汝河。
这时候,尤太忠得靠手头那七个营的兄弟去挡住敌人一个整军的进攻,这任务可真不是闹着玩的,难度相当大。
不过,当尤太忠碰上那帮占据绝对上风的敌人时,他压根儿没怕过。为啥呢?因为他心里早打定了主意,就算豁出性命,也得保证大军顺顺利利过河。
一大早,天还没擦亮,刘邓两位领导就已经赶到了前线进行查看。
战士们瞧见两位领导冒着生命危险亲临前线探望大伙儿,心里头特别激动,高兴得很,士气一下子就提上来了。
尤太忠心里头直犯嘀咕,生怕首长们有个闪失,一个劲儿地劝他们快点躲进指挥所里。这外面炮火连天,冷枪不断,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尤太忠话音刚落,一颗炮弹就轰隆隆地炸在不远处,把一堵墙给轰塌了。同时,尤太忠头上的军帽也被那股气浪卷得老远。
尤太忠吓得脸色都变了,连忙叫人把两位领导扶进指挥所里。
接着,心里还七上八下的尤太忠催着刘邓赶紧撤,两位领导也不想再让尤太忠左右为难,就打算动身走了。
走之前,刘、邓跟尤太忠讲,尽管敌我人数差距大,16旅的任务很重,但不管怎样都得撑到晚上,保证主力部队全过去。之后要赶紧把浮桥拆掉,带着队伍去彭店跟大部队碰头。
尤太忠听完领导的安排,立马信心满满地说:“两位领导,你们就放心吧,16旅绝对能把任务漂亮地完成!”
经过连续一天的激战,刘邓大军终于渡过了汝河。尤太忠带着16旅,漂亮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可他们的伤亡真的不轻。
后来,邓小平聊起强渡汝河那事儿,对尤太忠那是赞不绝口。
1949年那会儿,尤太忠升官了,成了二野的一个师长。他立马就去打了渡江战役,紧接着又往大西南冲,帮着解放了好多省市。后来,他还跑到朝鲜去打仗,也是战功赫赫,相当了不起。
尤太忠从朝鲜打完仗回来后,继续在军队里挑大梁。
【冒险去看老首长】
1973年2月十几号的时候,尤太忠跑到医院去探望正在养病的李达。俩人简单聊了几句后,李达悄悄跟尤太忠说:“老尤啊,听说邓政委已经回北京了,你那边有消息没?”
“这个嘛,我还真不清楚呢!”尤太忠直接回应道。
“尤太忠好奇地问,老首长是啥时候回来的呢?”
李达回应说:“应该是刚到家没多久的样子。”
“要不要去瞧瞧老首长啊?”李达瞅着尤太忠问道。
尤太忠立马回应道:“我当然想去啊,可想归想,我连他住哪儿都不知道,这咋去看他呢?”
“你...你真的愿意吗?难道心里一点儿也不害怕?”李达再次问道。
尤太忠嗓门一亮:“怕啥?我有啥好怕的?我就是想去瞧瞧咱那老首长,能怕啥?好些年头没跟他见面了,心里头怪想咱们老首长的。”
李达应了一声:“好嘞,你要是想去,就搭我的顺风车吧,苏振华也打算一块去,那咱们就一块儿走吧!”
尤太忠、李达和苏振华踏进西山一处小院,那是邓小平的家。这时,邓小平正坐在客厅沙发上,手捧茶杯,悠闲地翻阅着报纸。一瞅见这三位访客,他立马站起身,乐呵呵地迎了上去。
邓小平乐呵呵地说:“你们可真够勇敢的,直接找上门来看望我啦。”
尤太忠说:“甭管其他人动不动身,反正咱们得动身,就因为您是我们的老领导,老政委嘛。”
邓小平逐一跟那三个人握了握手,满脸笑意地说:“嘿,你们终于来了!”
听了邓小平的话,尤太忠心里头不由得一揪,鼻子也跟着有点儿酸溜溜的。
这时候,邓小平掏出了烟,给在场的三个人都递了一支。尤太忠连忙伸手接过,他仔细一瞅,嘿,这烟是市面上最便宜的那种。
尤太忠原本已将手探入口袋,打算掏出珍藏的中华烟敬给邓小平,可惜终究还是慢了一瞬。
尤太忠接过邓小平递上的烟,猛地吸了一大口,眼眶立马就湿润了,可他硬憋着,没让泪水滑下来......
大伙儿抽着烟,七嘴八舌地聊开了,从以前一起打拼的日子一直侃到现在。聊着聊着,大家对老首长这几年来的经历也有了底,心里头五味杂陈,真不是个味儿。
离开邓小平家后,尤太忠还是搭了李达的车,不过他没直接回家,在半道上就下车了。
他拐到京西宾馆的小卖铺,一口气买了五盒中华香烟,接着就掉头回了邓小平家里。
邓小平瞧见尤太忠居然又折了回来,诧异地问道:“你咋还跑回来了呢?”
尤太忠晃了晃手里的袋子,笑着说:“老政委,我给您捎了几盒好烟来!”
邓小平拆开烟盒,拿出一根烟,先放到鼻子前闻了闻,一脸陶醉。接着,他点燃烟,深吸了一口,满意地说:“嘿,这可真是,好几年没尝过这么地道的烟味儿了!”
讲完后,他再次猛地吸了一口气,这时候,尤太忠的眼眶已经湿润了......他叹了口气,继续说着,尤太忠的眼里已经不知不觉充满了泪水......话说完,他又深吸了一口气,与此同时,尤太忠的双眼已经饱含泪水......讲毕,他深吸了一下,这时,尤太忠的眼中已经盈满了泪水......
那时候,像尤太忠将军这样讲情义、对人实心实意的人真的挺少见的。他那种性格和为人,真的很打动人心。
忠诚老实的人终究会有好果子吃。自打改革开放那会儿起,尤太忠又被党中央看重,挑起了大梁。他先是在成都军区和广州军区当上了司令员,后来又被调到中央军委纪委,坐上了书记的位子。
1998年的时候,尤太忠将军因为生病离开了我们,那时候他刚好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