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易感冒喂药难:不妨试试这些中医方法

鸿朗说健康 2025-01-20 14:18:39

为什么冬天孩子易感冒?“上个月刚因为感冒请了一周假,好不容易养好了,这两天又‘中招’了。”一个妈妈说,她的儿子今年7岁,一到冬天就总感冒,听着孩子咳嗽,自己心里也难受,药不少吃,就是不见好。“孩子还小,我们就想着能不打针就不打针,而且他自己也很害怕扎针。”为此,这位妈妈便打算寻求中医疗法。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天的气候特点以寒冷、干燥为主,此时人体阳气敛藏、阴气较盛。抵抗力低下的人群如老人、小孩、以及阳虚质、气虚质等体虚易感人群容易感染外邪,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形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均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小儿正气不足,卫表不固,遇到秋冬气候变化,病邪乘虚而入,肺卫失宣,发于感冒,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当孩子茁壮成长、发育迅速时,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的病原体感染还不能有效抵抗,如果不注意居家调养和休息,更容易导致感染不断、反反复复。

其次,也不能忽视孩子的病理特点,孩子容易发病,传变快,秋冬季节易外感风燥及风寒之邪,秋季以燥为主,而肺为“娇嫩之脏”,不耐寒热,肺经鼻与外界相通,所以容易被秋燥所伤,而引起风燥感冒。寒者,冬之主也。小儿体弱,抗邪能力差,加之冷热不调,父母调养不当,易受风寒外邪侵扰,邪气攻于体表,卫阳被遏,易发热感冒。

常言道:“若要小儿安需得三分饥和寒”中医认为,小儿有“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的特点,加之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脾胃运化功能较弱,故而易致病。小儿是纯阳之体,阳气旺盛。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新陈代谢相对较快,而且活动量较大,孩子的产热速度快于成年人。穿多了、穿暖了,会使孩子散热困难,出汗过多,孩子贴身的衣服浸湿了,如果不及时把汗擦干。

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被冷风吹袭而着凉,湿疹、汗斑等一些皮肤病也容易被诱发。若调护不当,容易损伤脾胃,感受外邪,此时身体的卫外功能下降,抵抗力就会变得相对比较薄弱,从而出现消化不良和容易生病等情况。

儿童感冒也分寒热,注意区分:

儿童感冒咳嗽,家长们总是心急如焚,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处发育阶段,抵御外界病菌的能力弱,像常见的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来袭时,儿童极易“中招”,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

感冒可以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邪感冒等,冬季尤其是数九寒天,风寒感冒相对较多,如果能在疾病早期进行积极干预、选用合适的中成药或正确居家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为支气管炎或肺炎。

一般我们可以从发病季节、寒热轻重、鼻涕的颜色和质地、咽喉是否红肿疼痛等几方面来进行判断。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感冒早期多属寒,春夏季节则热证多见;以怕冷为主的属寒证,以发热为主的属热证;鼻涕清稀的为寒,鼻涕黄稠的为热。

咽喉不红不痛的属寒,咽喉红肿疼痛的属热。如果有的宝宝年龄比较小,不能自己诉说,家长可以用白光的手电筒照一下喉咙,如果喉咙红肿是热证,如果咽部不红则是寒证。

所以,感冒表现为怕冷明显,发热轻微,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咽痒干咳,咽部不红,或有恶心呕吐的为风寒感冒。如果宝宝发热明显,鼻流脓涕,咽喉红肿,口干,老想喝水,大便干结,就已经由寒转热了。

孩子感冒不想吃药,试试这些中医方法:

孩子感冒了,喂药也是一件麻烦事,不妨试试这些不吃药的方法。

风寒感冒:洗浴法

风寒熏洗协定方(儿科协定方):由桂枝、苏叶、艾叶、荆芥等药味组成,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疏通经络功效。

穴位外治

将葱白洗净,连着根须,捣成糊状,用纱布包好,敷在涌泉穴,约4小时后取下。

拔罐

火罐、扶阳罐、蜜芽罐等拔罐技术均能激发脏腑功能,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解表的作用,有助于退热。

食疗方:姜糖苏叶饮

材料:生姜3克,苏叶3克,红糖15克。

制法:生姜、苏叶洗净,切丝,放入杯中,加沸水浸泡,盖上杯盖,泡10分钟左右,加入红糖搅匀。

食法:趁热温服。取微汗为佳。每天1~2次,连服3天。

风热感冒

洗浴法

风热熏洗协定方(儿科协定方):由青蒿、薄荷、连翘、荆芥等药味组成,有共奏解表,疏风退热、和解少阳之功。

小儿推拿

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都是“自下向上”,100~500次。

清肺经:将无名指伸直,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线推动,频率为每秒3~4次,200~400次。

中药灌肠

可选用热咳清合剂(我院内制剂),每次50~100ml。药物经肠黏膜吸收,不经过肝脏代谢,具有起效快、副反应小等优点。中医理论认为,外感发热病在肺卫,而“肺与大肠相表里”,采用中药灌肠既可通腑泻热,亦可使药力循经上达肺卫起到快速退热的作用。尤适用于服药困难或大便数日未解的发热小儿。

耳尖放血

在中医理论中,耳部是人体经络气血汇聚的部位之一。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易导致热毒内蕴。通过耳尖放血,可以起到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有助于退热。

耳穴埋豆

耳穴中有许多与肺、咽喉、免疫等相关的穴位,通过王不留行籽刺激这些穴位能宣肺解表、清热利咽、疏风通窍,有助于缓解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青白饮(食疗方)

材料:白萝卜、青橄榄各适量。

制法:炖水代茶饮。

0 阅读:1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试试.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那么喜欢宣传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又有那些(元绿说健康、神希园、老程聊几句、青囊译录、炎黄国医吴越、中医脾胃教授余幼鸣、从蓉谈健康、心血张大大说、张张科普、鸿朗说健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