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霖:65岁自学中医救爱妻,77岁治好自己晚期肝癌

鸿朗说健康 2024-05-16 05:17:52

中国古代就有很多名医是自学成才的。比如:皇甫谧,因自己年老中风瘫痪,才学医,并以身试针,创立了中医针灸学,著有《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当然也治好的自己病。

朱丹溪,因母病在四十岁左右才开始学医,并写下了《丹溪心法》。

黄元御,三十多岁时因被庸医治瞎了眼睛,靠着一只半透光的眼睛,研学医学,除四圣医书外,纠正了很多医书里的错误之处,著有《伤寒悬解》《素灵微蕴》等医学名著。

近代也有一位老人65岁开始学中医,通过中医不仅治好了妻子的眼睛,还治好了自己的晚期肝癌。他叫王炳霖。祖籍山西太原,后因战乱移居台湾。2000年王炳霖和妻子陈清珠双双退休,在生活中王炳霖的妻子是非常“霸道”的人,经常会对着他撒气,有的时候王炳霖甚至只能等她说完才能插上一句话。但在王炳霖心里,这反而是他们深厚感情的表现,等妻子撒完气后,他便会去哄她,所以尽管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单方面的“争吵”,但是彼此非常重视。

王炳霖看着心爱的妻子身体每况愈下,心中非常痛苦,他突然想到自己祖上就是中医世家,并且家中藏有许多中医典籍,萌生了自学中医为妻子减轻痛苦的想法。

2004年,妻子的病情突然加重,王炳霖将她送到医院后,经检查,陈清珠的情况非常严峻,心血管已经堵塞近半,医生建议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给心脏安装支架),同为医生的王俊能也觉得这是最佳的方案,但是手术风险极高。

了解到手术的风险的时候,王炳霖否定了这个方案,对此医生只能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稳定病情。

虽然药物治疗的风险小很多,但终究治标不治本,并且陈清珠还要承受着副作用的摧残,身体的小毛病也是越来越多。这些王炳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不断翻阅中医典籍,尝试着以中药代替西药稳定妻子的病情。

每天早上王炳霖都早起为妻子熬制最符合她病情的中医汤药,中药很苦,陈清珠不想辜负他的一片心意,每次都强忍着喝完,然后通过使唤王炳霖来“报复”他。没想到长期服用王炳霖配置的中药后,陈清珠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再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尽管没有完全康复,但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此后,王炳霖意识到中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让陈清珠吃惊的想法:到大陆系统的学习中医,这一想法马上遭到了妻子和儿子的否决。

首先,当时的王炳霖已经将近七十岁的高龄,陈清珠的病情刚有好转,两人应该相伴相守。

其次中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王炳霖的身体以及学习能力能否满足要求尚未可知。尽管他们极力劝阻,仍然未熄灭王炳霖的求学之心,而正是他对中医的坚持再次挽救了妻子以及自己。

2005年,王炳霖如约参加了福州中医药大学的入学考试,70岁的他依旧思维清晰,凭借着在为妻子治疗期间掌握的中医知识顺利考入了非全日制本科班级学习。

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王炳霖的身体出现了异样,他经常会有头痛胸闷的感觉,他按照自己的症状配了一些药剂服用,以为是年龄大了带来的后遗症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学期结束回到台湾,同为医生的王俊能察觉到了父亲的患病迹象,并让他去医院检查。但王炳霖不想破坏春节难得的喜庆,坚持春节之后才去。

春节后,王炳霖的检查结果令全家人的心情沉入了谷底。王炳霖患上了肝癌,而且情况并不乐观,癌细胞的位置处于肝门静脉血管内部,并造成了堵塞。

医生谈及治疗方法时更是让陈清珠难以接受:由于癌细胞所处位置特殊,无法通过切除或者注入化学药剂清除癌细胞。多个专家会诊后,也没有得出彻底的治疗方法,甚至认为王炳霖的生命只剩半年。

想到王炳霖的父亲、叔叔、以及大舅均是死于癌症,陈清珠慌忙地为王炳霖寻找治疗之法,甚至不惜代价从日本购买磁力衣。虽然这全都是徒劳之举,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丈夫离他而去!

王炳霖为了安慰妻子,只得乖乖附和她做的一切。其次王炳霖并不完全相信西医的判断,他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开始进行自我救治。他借鉴了西医的“鸡尾酒”疗法,再加入一些特定的抗癌物质以及其他中药,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款抗癌配方,每天坚持服用。

在此期间,王炳霖也未曾落下学业,等他再次回到台湾做检查时,癌细胞出现了衰减的迹象,并且他早已突破了六个月的死亡通牒。

经此一事,王炳霖下定决心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医,2009年本科毕业以后他选择继续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

老伴拿他开玩笑:都七十岁的人了,怎么还要折腾。

王炳霖说:这不仅是我的学习之路,更是我们的求生之路啊。此时他还没想他们的磨难远远没有结束。

2012年,77岁的王炳霖再次来到医院做检查,发现癌细胞全都消失了,曾经为其诊治的医生一度怀疑是否误诊了。

陈清珠听到这一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下她不仅能看到王炳霖,还能看到一个健健康康的王炳霖。

2015年他发表博士论文《氦氖激光配合鼻三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成功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士。

毕业典礼那天,王炳霖和陈清珠一同飞往广州。王炳霖穿着博士服目光炯炯地看向镜头,而陈清珠而是含情脉脉地看着他,温柔地为他整理衣服,这一幕可谓羡煞旁人。

要知道此前两位老人都曾接受死亡的“宣判”,但这一切都因王炳霖为爱踏上学习中医的道路才能迎刃而解。

王炳霖的事迹散发开来后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报道,CCTV节目官网中的新闻周刊也记录王炳霖的事迹,称他爷爷辈抢了孙子辈的风头,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与王炳霖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化学家李宁先教授!李教授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化学系和应用技术研究所、深圳市爱华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工作。是一名上个世纪90年代到深圳特区创业的高级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的工作过度劳累,多年不愈的心脏病恶化以及心力衰竭,引起体内其他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书。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61岁的李宁先开始了自学中医、自我诊断、自我配药、自我医治的中医药学探索与实践。

李教授在文章中说:朋友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学中医十年的收获和体会。做为一个化学家,我深知一个个西药是如何诞生的,心里实在有点害怕,而面对自称自己的治病理论是阴阳平衡,五行运行及易经的中医来说,也感到实在有点玄,心里也充满着怀疑。在青、中年时,有点什么病,一概不看病不吃药,总是硬抗着,带病生活,一直拖到一身的病痛,坚持工作直到60岁退休。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有时实在抗不住了,只好住进医院,任人宰割。

  当我进入老年后,由于过度劳累,多年不愈的心脏病恶化以及心力衰竭,引起体内其它器官衰竭,生命垂危,医院多次发出病危通知书。就在这个时候,同病房来了一个病人,红光满面,我问他:“你是什么病?”他说:“是脑癌。”我惊奇地说:“呀!是绝症啊,是谁给你治的?”他说:“是我岳父治的。”

  一个快死的人,听说有一个医生能把绝症脑癌治疗的这么好,那么医术一定很高超,如果能求他救救我自己,说不定我也有生存的希望,于是我在绝望中抱着一丝希望,想求求他岳父救自己一命,便对他说:“你岳父医术一定很高明吧?”哪想他脱口说:“哪里?他自己看中医书,自学的!”

  听到这句话,我自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我堂堂一个教授,被人家治得死去活来;人家小学毕业,去看中医书,把自己女婿的绝症治得这么好,我看书还不如人家吗?于是我进一步向他打听,他岳父看什么中医书。他夫人第二天给我捎来一个字条,上面写了四个字“医宗金鉴”,于是我便叫我女儿到深圳书城买回来《医宗金鉴》这本书,并毅然决定出院,开始了自学中医,自己救自己的艰难之路。

开始时,我带着自己身体当时最难受或最严重的病症,从书上寻找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然后,找出其对应的药方,用自己的身体做临床试验。为了防止自己药物中毒,我将药方中各种药物剂量降低5-10倍,用保温杯冲泡当茶喝,对身体进行调治和试验。前后经过60-70个药方的试验,花费了近三年时间的调治,我终于使自己的病情逐步缓解,最后基本痊愈。

  我在自己临死之前,学一门中医学,把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深深地震撼了我,感到中医学真是太神奇了,在这个异常艰难的调治过程中,我用自己的身体做了各种试验,体验了人体重病时各种外在生命特征与内部脏腑的关系,体验了几十种药方的效果,还体验和尝试了近二百种中草药的药效,为自己下一步中医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长期照顾我这个重病人,极其紧张劳累,加上心理压力太大,我的夫人在2003年突然病倒,经医院检测为甲状腺肿瘤,怀疑为癌,需最后开刀定论,可是夫人宁死也不愿意开刀,只好求助中医。于是,我只好带着如何治疗甲状腺癌的问题,广泛收集资料加以整理,又开始了用中医治疗夫人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工作。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中医治疗,夫人的甲状腺肿瘤终于消失了,中医学又救了夫人的生命。随后,通过药物调治,我又治好了夫人几十年的哮喘气管炎和突然性便血等顽疾,使夫人基本上恢复了健康。夫人多种疑难病症的治愈又极大地鼓舞了我进一步去学习研究中医的兴趣,也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神奇。

    两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经过了几年中医的调理和治疗,基本上恢复了健康,知道情况的一些亲戚朋友,开始请求我给他们治病,他们找我这个不是医生的人看病,也完全是出于无奈,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是得了疑难绝症,大医院已治不好或不愿意治的病。

  亲戚朋友请我看病,这大大地为难了我,不看吧?人家会说,见死不救,无情无义;看吧?确实不能随便给人看病。首先,我不是医生,我没有行医资格,看好了皆大欢喜;不好了,有个三长两短,人家硬说是吃你的药造成的,把你告上法院,说我非法行医,那我可养老都无宁日了;其次,给人看病,的确是生命相关的大事,过去我经常住院,常看到一些医生因诊断错误或治疗不当,将病人的病情耽误了,甚至治死了。

  如我有一个师兄,平常身体很好,因患上一般急性肝炎,住进了一家医院,不到八天就死了。还有一个老乡,因气管病,自己高高兴兴走进医院,住院不到五天也死了。我自己也有三次,因医院治疗不当差一点送了性命,后都因为自己极力反对,修改了治疗方案,才得以保全生命。每当我根据自己的感受对治疗方案提出不同意见时,听到的头一句话都是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

这些事深深地震憾着我,使我感到一个医生的责任太大了,一个人要取得给人看病的能力,必须有高超的医术,再加上高度的责任心,不然的话,可能会危害生命。尽管我学中医,主要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病,但遇到要好的朋友硬要你看病,实在推不掉怎么办?而对这种情况,我只有一条路,就是想办法精通中医。

王炳霖先生和李宁先教授的经历太值得我们深思了!我们生病时能把我们的身体托付给医院吗?能把我们的健康托付给医院吗?我们再来看百度上“优学优考成长苑”发的博文:某村两人同时脑溢血住院,一人是村里首富,一人是贫困户。首富花钱似流水,找到主管副院长,请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药,从大医院请专家,每天病床前嘘寒问暖的医护人员来来往往;贫困户儿子意外死亡,独自拾破烂扶养小孙女,只有几千元,还是邻居凑的,很快就花上了,在医院连饭都吃不起,无奈,只好抬回家等死。首富儿子坚持开颅手术,从大城市请专家主刀,竟然死在手术台上;贫困户回家后寿衣都穿上了,火化车也联系好了,只等咽气,等了一个星期自己爬起来了,上医院一检查,有一个血块把出血点堵住了,还没留下后遗症。

这两个人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我不做评论,留给人们去思考,去反思!

有统计显示,在中国历史有史可考的大小瘟疫共计352次,中华民族一次次从流行瘟疫中转危为安,中医药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 中医走过了几千年,透过人类与疫病斗争的中外历史和今天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事实,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失去了中医,那不仅是中国的遗憾,也必将是全世界人类的遗憾。因为 在中国历史上中医药从来没输过一场民族大义!

为什么中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中医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护佑华夏人繁衍生息,越来越强大繁盛。

有人说,西医也有一些功劳。西医有何功劳呢?西医传入中国才100多年历史,而中华民族仅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就有5000多年,至于其祖先在地球上的繁衍时间更是长达几十万年,那时靠的就是中医的前身。

西方国家西医很发达,可人民越来越看不起病。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调查显示,2019年,美国有33%的民众患病时,因为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被迫延后治疗。至于全美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0%,而且增长速度远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再这样下去,医疗财政将破产。

西医走的是资本路线下的扩张,制药者都是资本巨头,他们生产西药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挣钱。西医院作为实体,挣钱也是主要目的。而中医是一门仁心仁术,学医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救死扶伤,挣钱只是次要目的。比如,中医为百姓免费治病是很正常的事,到了大灾年中医可以捐医捐药,但到了西医院,如果没钱,绝对是没有人给你治病的。

中医普及在民间,病人就近就可以找到中医,而且中药多来自于自然,很多可以自采,购买也花钱不多。因此,在中医药体系下是不会出现长队挂号,承担不起昂贵医药费的情况。而西医绝大多数都在大城市,基层的病人看病要跑到医院,致使很多西医院一号难求。加上西药多是精制药,成本比较高,看不起病的人彼彼皆是。

西医是资本的附庸,西医的发展模式走的就是一条资本扩张路线,最典型的就是西医院规模越来越大,楼越盖越高,但病人负担越来越重。比如,降血压、降血脂、冠心病等,中医药本来可以一次性治愈,到了西医这里就是终身吃药。中医是特别讲医德的,古代药房写的是“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而西医院讲究的是经济效益。

西医的检查费用高昂,五脏六腑、各项血液指标一项项的检查,基本上都得大几千块钱,中医花很少钱的四诊就基本判定了病灶所在。更重要的是,西医一旦检查出来,往往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而中医可以检查出疾病质变之前的量变阶段,从而预防在先。

长期以来,西方某些人士对中华民族进行文化入侵,不断丑化、抹黑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一个重点进攻方向就是中医,胡说中医无用,又胡说中医不科学。因西医有强大的产业链,西医收费高、利润大,西医背后强大的资本瞄准了中国的巨大医疗市场,只要把中医压下去,西医就一统天下,资本家的利润就滚滚而来。

于是西方某些势力与一些资本家一拍即合,形成了战略契合。他们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收买国内那些没有人格和底线的科研人员、医学专家、记者、文人、官员等,组成针对中医的“第五纵队”,有系统地全面的长期地丑化、抹黑、打压中医,国内西医背后的资本则全力支持和配合。

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是很好的。神州大地上,人口繁衍兴盛,没有太多瘟疫,祖先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中医典籍,这些都是人类的无价之宝。医药的疗效就是最好的科学性。

中医治病的成本是很低的。以今天物价水平论,如以中医治疗,小病只要十几元、几十元或百余元,大病也只需几百元或千余元;如以西医治疗,小病也要做许多检查,动不动就是输液,开大量的医药,花费数百上千元,大病更是要费上万元、数万元、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医疗成本最终会成为社会成本。如果中国普遍推广中医,那么中国的社会成本会普遍降低;如果中国舍弃中医,普遍推广西药,那么社会成本还会升高,老百姓和政府在医疗方面的负担还会加重。

“治未病”是中医最大的科学性,这相当于现代科技中的预警系统。中国有句古语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中医“四诊”的“望、闻、问、切”,就是人在初病时就被发现,或欲病未病时被探知,提前把“蚁穴”堵住,保护好“千里之堤”。

历史上的扁鹊闻名天下,他医术很高,却只懂得治病,不懂预防。而他大哥、二哥不仅懂治病、医术比扁鹊高,而且精通疾病的预防。当疾病稍有苗头时就能看出,从而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将隐患消除。

人患病就类似于社会上的大小事故,不发生或少发生是最好的。中医药的“治未病”就是这个道理。

人是最复杂的生命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西医治病有一套僵化的标准,千篇一律;中医治病,讲究对症下药、因人而异、不断变化、辩证施治,这就是哲学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可见中医既有科学性,又有哲学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医疗实践证明,中医药是科学的,尤其是其很好疗效无与伦比,加之治疗成本很低,防疫能力强,中医药是不容诋毁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