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消息传到南京,时任汪伪政府主席的陈公博颇为惊恐,连忙给岗村宁次(日本驻华派遣司令官)发报,乞求赴日本“避难”。
在其许下奉上重金的承诺后,岗村宁次决定秘密帮助陈公博逃亡。一路辗转,陈公博于南京飞抵日本,惊恐不安的心才稍定许多。
这位中国第二号大汉奸很清楚留在国内的下场,只想着能逃多远便是多远,如今飞抵日本,想来应该能逃脱中国人民的审判,可他忽略了国人对汉奸的痛恨、忘记了过去做的那些祸国殃民的腌臜事。
单凭“第二号大汉奸”的头衔,就注定陈公博逃无可逃。
不久他被引渡回国、接受审判,当其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时,是否又会想起24年前那场大会?当时他不是汉奸、不是见风使舵的政客,而是中共一大代表13人之一。
一、中共一大代表在陈公博沉浮一生中,参加中共一大称得上少有的光辉时刻。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各地选派代表参加,他作为广州代表之一参加此次大会,成为了参加中共一大13人代表之一。
而他之所以能出席此次大会,靠的是才华、能力。
在陈公博无法掩盖、不能忽略的卖国行径背后,他的才华、能力也不应当忽视。出生于官宦世家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
彼时北大人才云集、名师齐聚,各种思想广泛传播,他接受着新思想的冲击、洗礼,形成了一种尚未定型的新思想。
这种思想激进、进取,又附有一定功名性,促使他毕业后奔赴当时思想冲击最激烈的广东,意欲一展抱负、施展才华。
上世纪20年代初的广东,掀起了一阵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到广东的陈公博遭到了这股浪潮猛烈一击后,开始接受、宣扬马克思主义。
1920年,《广东群报》发刊。
一期报纸一经发刊,在广东引起了巨大反响,而作为《群报》总编辑的陈公博,正式走进陈独秀视野。
何缘故称为“正式”?只因陈独秀、陈公博二人均有在北大教书、读书的经历,两人曾有过一面之缘,不过并不相熟。陈公博在广东思想界闯出名声后,陈独秀才真正注意到这位“后起之秀”。1920年12月,两人在广州见面,这才熟络起来。
在陈独秀、陈公博等人组织下,成立了新的共产党广州支部,担任《群报》总编辑的陈公博负责宣传。
革命队伍尚未选择武装斗争之前,笔杆子成为了共产党人手中最锋利的刀,而陈公博手中这把“刀”格外锋利,《群报》也就成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之一。正是如此,在中共一大决定召开,各地选派代表之际,他被选为广东代表出席一大。
与之随行的,还有陈公博太太李励庄。与陈公博一样,李励庄也曾在中共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受过大学教育的她,是中共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许是陈公博、李励庄身份过于特殊,在诸多关于两人的记载中,都将“夫妻一起出席一大”传成两人度蜜月。陈公博是中国第二大汉奸,倒也像他能做出来的事。事实上他带妻子一起,是为了掩人耳目、躲避追捕。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会议上来自各地代表积极讨论,时而有分歧、争论,毕竟政党初建,思想碰撞是很正常的事,不过陈公博却将其视为各地“争权夺利”,心生不满。
尤其在开会地点、共产党人能否为官、对南北政府的态度等问题上,他存有完全不同的意见,又不得大会重视,这让他产生了退出共产党的想法。
二、国民党新秀参加中共一大后,本就思想未定型的陈公博,开始质疑马克思主义,他再不复初到广东的热情、进取。
恰在此时,传出他与“陈炯明搞在一起”的风言。
起因源于《群报》发表了些许陈炯明的言论、信息,促使中央要求其到上海对此事做个解释,陈公博并未理睬。
不理睬中央要求,已然踏出了“脱党”的第一步——不注重党的纪律。在其看来,与“陈炯明搞在一起”纯属流言,组织反应实在过激,这不免让他对中国共产党更加怀疑,坚定了脱党的想法。
不久,陈公博发表声明脱离共产党,并赴美国留学。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再一次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盘否定。原定思想上不太坚定地马克思主义者,已然成为地地道道的反马克思主义者。
对此人物,国民党自然很是在意。在他回国的第一时间,廖仲恺就找上门让其从政,并介绍其加入了国民党。
脱离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陈公博于1925年再度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凭着“中共一大代表”的身份,加上“主动脱党”的经历,他被国民党奉为座上宾,一加入国民党就挤进国民党核心领导层,与汪精卫、廖仲恺等人打得火热。
在国民党历史上,鲜少有人能有如此待遇,既依赖于陈公博特殊的身份经历,也依托于他蛇鼠两端的政治选择。
在势力盘根错杂、互相交错的国民党中,有两个人的争斗格外明面化,这两人正是汪精卫、蒋介石。
在长久的斗争中,汪精卫把持政权、蒋介石把持军权,为将对方搞垮,彼此分别在天平上“加砝码”。
瞅准这一点的陈公博,左右逢源,在汪精卫身上捞够了好处,又依附蒋介石赚取政治资本,一时间混的风生水起。
随着汪、蒋二人争斗白热化,陈公博不得已只能“押宝”,选择了汪精卫,彻底站在了蒋介石对立面。
蒋介石这人,尤恨蛇鼠两端的人,更何况陈公博公然站在他对立面,之前再惜才的他,如今就只想将汪精卫、陈公博等人赶下台。
几经争斗,蒋介石愈发壮大,汪、陈二人逐渐式微。
陈公博并不甘心就此失败,打出“改组国民党”的旗号,一度和蒋介石对垒。可面对军权在握的蒋介石,他是有心无力,惨败连连。哪怕是蒋、汪合作之后,他也被排斥在国民党核心领导层之外。
不止是他,汪精卫虽担任行政院院长,也不过有名无实。两人于国民政府中,存在变得极其微妙。
有名无权、一步步被架空,这让两人壮志难酬,汪精卫干脆以“出国疗伤”为名,辞去行政院院长一职。见汪精卫辞职,陈公博也只能紧随其后,不过他并未出国,而是留在南京静观局势变化。
就在两人辞职没多久,西安事变发生,这让汪精卫、陈公博喜出望外,开始在南京搅风弄雨,主张军事讨伐。
明眼人都清楚,有此主张的陈公博就是想置蒋介石于死地。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计划落空,双方矛盾越积越深。
待蒋介石平安回到南京,陈公博处境愈发尴尬。
就在汪、陈二人对前途忧虑之时,抗战全面爆发,蒋介石只好放下个人恩怨,许以陈公博、汪精卫官职。
三、中国第二号汉奸抗战之初,陈公博、汪精卫抗日还是比较坚决。
虽然抗日较为坚决,国民政府上下其实都在谋求“外交途径”结束战争,由此陈公博被委任为专使,出使欧洲各国,争取他国支持、中立。
就在他在外游说时,国内抗战局势生了变化。蒋介石、汪精卫二人,尤其是汪精卫从最初的坚决抗日,到对抗日持极度悲观情绪。事实上,国民政府之所以谋求“外交途径”解决战争,也是源于对日本强悍战斗力的恐惧。
“中日问题,军事难以解决。”
只是让陈公博没想到的是,汪精卫会走到卖国这一步,且如此坚决,两人为此争论许久,汪精卫愈发坚决、陈公博愈发动摇。
苦闷、难受、憋屈,各种情绪糅杂在一起,让陈公博一时难以决断。留在国民政府,势必会受到蒋介石排挤、打压;随汪精卫而去,必然背上“卖国贼”骂名。是走是留?他决定再做观望。
汪精卫做事倒异常“坚决”,在决定降日之后,立赴上海与日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成了名副其实的卖国贼。
眼见故交走向邪路,陈公博阻拦无果后选择无视。
汪精卫在一切准备好后,不复从前与陈公博商量的态度,给其下了最后“通关文牒”,要求与之站在同一阵线。
“中国已无力再战!”
对汪精卫所说,陈公博多有存疑,却从未不反对。在汪精卫苦苦劝说下,他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既同意和汪精卫离开国民政府,又向国民政府留下口信,称是为了阻止汪精卫投敌。如此一来,也不至于没有缓和余地。
因此随汪精卫离开重庆的他,第一时间并未参与汪精卫的卖国行动,似乎意欲借此表明他的“决心”。
然而一位先脱离共产党,又加入国民党的政客,眼里岂真存在国家大义?无非是想借此捞足政治资本,借故试探汪精卫罢了。在汪精卫做足铺垫、给足面子后,他再顺势加入,两人实属蛇鼠一窝。
就这样,汪、陈二人成了中国第一、二大汉奸。
自从当了汪伪政府二把手之后,陈公博一扫往日不得志的阴霾,政治上大刀阔斧、个人生活上也愈发肆意。
住豪宅、开豪车、玩女人,李励庄作为其妻子,一不过问他的政事,二不管他的私生活,一心一意专注于培养孩子,尽量与陈公博划开界限。
往日对貌美妻子疼爱有加的陈公博,历经十余年风风雨雨,也生了嫌弃之心,反倒乐得妻子装聋作哑,后与之离婚。
离婚之后的他,更加春风得意。在汪伪政府作威作福,并与日签订了不少卖国条约,几乎参与了汪精卫的每一项重大决策,这也让国人对其恨之入骨,怒批其为“中国第二号大汉奸”,针对他的刺杀行动从未断绝。
起初陈公博并不在意,毕竟日本军事实力强悍,可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一日比一日忧虑、不安。
作为一名见风使舵的政客,对国际局势素有敏锐感知。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日军已突显进攻颓势。在华战场尚且余力不足,又招惹一庞然大物,便注定了这场战争的解决。迫不得已下,他只能在谋出路。
可不管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早已没有陈公博的容身之地。随着日本节节败退,他开始做最后的挣扎。
数度与国民政府联系无果后,只能用重金在日本换一处安身之所,彼时李励庄与之一起飞赴日本,在日本度过了一段惶恐不安的日子。
躲亦无用,陈公博作为汪伪政府二号人物,中国人民绝不会轻易放过他。在国民强烈要求下,他被引渡回国进行审判,而李励庄及其儿子陈干因未参与陈公博卖国行径,并未遭到政府清算。
不久,陈公博被执行枪决。
陈公博被抢绝后情形
在执行枪决前夕,李励庄为尽夫妻最后的情分,为其四处奔走,并向法院上交诉状,称陈公博曾与重庆保持联系,传递了不少信息,不过此诉状并未被采纳。此事之后,李励庄决心带着儿子远走他乡,自此定居美国再也没回来。
飞赴海外后,李励庄依旧专心于孩子教育,鉴于陈公博卖国贼的身份,母子两人鲜少抛头露面、刻意让时间冲淡这段经历。
好在陈干并未受太大影响,学业完成的相对顺利,毕业后闯荡数年后,就职于美国知名公司西屋电气。时光荏苒,如今他也成了亿万富豪。不过也因刻意隐瞒的缘故,此事并未在国内外掀起多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