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日,年仅51岁的林徽因在北京去世,到如今,已经69年过去。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直到今天,依然在纪念这位诗人、这位建筑学家呢?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公园里的林徽因剪影
在杭州西湖的花港公园内,有一座精美的纪念碑(见上图),碑上一位少女,风姿绰约,亭亭玉立——此人,正是林徽因(1904.6.10-1955.4.1)。在她身旁,还有一段优美的文字:
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层层生动的色彩……
无论哪一种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注】
1932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考察了北平(今北京)周边的多处古建筑,回到北平后,共同撰写了考察报告《平郊建筑杂录》。上面这段,便是林徽因借以述说“建筑意”的文字,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指南。
可以说,林徽因夫妇,为我们搭建了一座读懂中国传统建筑的桥梁,但她建筑学家的身份,却总是被人遗忘。
四川宜宾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林徽因一家住所,尽头处照片为林徽因
在林徽因纪念碑前,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不下数千人,而大家听到的故事也大同小异,无非是:
林徽因在欧洲留学时,认识了徐志摩。女神的美貌,惹得徐大才子神魂颠倒。后来林徽因嫁给了“老实人”梁思成、徐志摩娶了陆小曼,可徐对林仍念念不忘,最后,徐志摩搭乘飞机、只为了见林一面,结果却因飞机失事而身亡……
这是许多人熟悉的林徽因。不过,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
1924年,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宾大求学期间,林徽因修完了几乎全部的建筑学课程,但因为性别,她没能拿到建筑学学位,只是取得了美术学学士学位——当然,这并不影响她对于中国建筑学的开创性贡献——回国后,梁林二人投身到中国古建筑研究事业之中,共同创立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共同周游华夏,在田间乡野,测绘六和塔,发现佛光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古建筑实地考察资料。
考察佛光寺
林徽因在《感受山西》一文中写道:
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兴废。在草丛里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双手一个微笑,都是可以激动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
研究、考察、保护古建筑,究竟会有怎样不平常的感觉呢?或许,是数日奔波寻觅后,终于发现那灯火阑珊处留存至今的遗迹,那种喜悦,只有感受过的人才会懂:
看到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我们不小心的,漏出一个惊异的叫喊,他们乡里弯着背的,老点儿的人,就也露出一个得意的微笑,知道他们村里的宝贝,居然吓着这古怪的来客了。“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的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的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多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对于中华大地上的砖瓦碑碣,她是真的爱,由爱而生研究、保护之心。回顾林徽因的一生,她是妻子、是母亲、是诗人,但或许在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个身份始终是:建筑学家。
春雨中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20世纪的中国社会,从上到下都经历了史诗般的剧变,林徽因也不例外。她出生时,慈禧太后尚执掌着清帝国的权柄;她去世时,新时代已经来临。
作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个体,林徽因从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中走出,一步步成为一位卓越的学者,在她身上,有传统的影子,也有现代思想的烙印。而重要的是,她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性别、家庭这些传统的桎梏,以独立之人格,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西蒙波娃的同时代人,林徽因以建筑学研究、建筑设计的实践,宣告了中国女性在学术领域的开端,这正是我们今天纪念她的重要原因。她研究的对象是传统,但她的思想、她的研究,无疑是现代的。
1927.2.24林徽因毕业照,来源:宾夕法尼亚大学档案馆,转引自:澎湃新闻
与此同时,她还是一位气质出众的淑女,香消玉殒后,仍有太多美好的回忆常留人间。
也难怪,在她去世后,金岳霖会用这样一副对联来送别:
一生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林徽因的卧室
在即将到来的5月,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将于毕业典礼上,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入学宾大百年后,建筑学家林徽因,终将拥有一张本专业的文凭。
尘归尘,土归土,林徽因的影子,渐渐远去。而这张迟到的文凭,多少能让人记起,曾经那个自主地选择建筑学,并倾注一生心血,在这个学科内找到自我价值的先驱。
今天,我们仍在纪念林徽因,因为这种学识、这种坚持,与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林徽因的卧室
【注】剪影上的两段文字,顺序与《平郊建筑杂录》中的顺序相反,本文依剪影上的文字顺序。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