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变革很痛苦,但不变一定会被淘汰

经销搞点新鲜事 2024-07-03 21:10:59

作者丨周群

这段时间跟经销商交流,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普遍不达预期,大家还是很焦虑。

市场的压力也在倒逼经销商尝试做一些改变,或是组织架构上的调整,或是薪酬绩效的改变,或是业务模式的调整,或是系统软件上的调整……

但改变的过程,确实很痛苦。

“调整了一下组织架构和薪酬绩效,业务跑了三四个。”前两天,一个经销商朋友给我分享。

甚至有经销商告诉我,员工也不支持,业务模式也迟迟没盈利,已经对自身的改变产生了动摇。

围绕着跟经销商的交流研讨,分享一下经销商在改变自身时遇到的问题和好的解决思路,期望能给经销商老板们带来思考和启发。

经销商不要被员工绑架了

在贵州跟一个经销商交流,他分享了自己面临的问题:

数字化做得不好,想换个软件,财务不同意;每天300多个订单,需要2个文员审核,想加点工资让1个人做,文员不同意;3000多万的生意,人越招越多,效率反而越来越低,想重新调整薪酬绩效,业务不同意。

为什么受到员工的阻力,就不敢调整?

经销商担心的问题是,人员一旦不稳定,生意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运转,会造成损失。这也就导致,经销商在某种程度上被员工绑架。

在转型过程中员工短期内的不适应是常态,对不适应的人,经销商要坚决一点:能力达不到可以花时间培养,但思想不能同频要坚决裁掉。

员工看重当下的利益,但经销商要看的是长期的生意发展。经销商的变革,是要在二者之间去做平衡,但一定不是妥协。

业务的薪酬不是公司给的

而是市场给的

有个经销商问我,业务员躺平不愿意多干活,该怎么办?

我反问了一下,业务员每个月工资大概多少。经销商说,每个月差不多三四千钱。

三四千块钱的工资,业务员换家商贸公司,换个工作,也一样能拿到,甚至可能超过这个工资。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工资,凭什么能让业务员干更多的事情。

很多经销商都说招人、留人难,从本质上看,就是薪酬没有给到位。

前不久,襄阳开泰张总在塔盟社群做了一个分享,当业务员薪酬高出本地同行(襄阳为例)50%,业务员撵都撵不走。

经销商只有不想分钱,没有不会分钱,想激发狼性就要多给肉吃。业务员工资本质上不是经销商给的,而是市场给的,多分的钱,一定是从市场中增长来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区域大商的业务员工资组成:无责底薪+销售额提成+毛利额奖励+月度目标奖励+季度目标奖励+年度目标奖励+PK奖励。

业务员所有的目标、动作、过程,都是明码标价,跟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每做好一项,就有相应的收入。业务员拿多少工资,取决于能卖多少货,赚多少利润。

这样业务员的收入,完全和公司业绩挂钩,业务赚得越多,公司赚得也越多。同时,业务员的能力也在无形之中得到提升,既有销售意识,也有经营意识。

一切的生意都是以人为基础。作为老板,要培养员工的经营意识,员工的能力越强,收入越高,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越好,不要吝啬分钱。

好的业务团队,和渠道一样,都是护城河。

干掉二批很难

但要降低二批的占比

二批是快消行业中比较特殊的角色,从上游或者经销商手上拿货,卖给下游终端零售店。它们不仅不受厂家管制,而且还是大品牌杀手,只要是畅销大单品,价格没有不被二批乱的。

所以二批一直都是快消厂家打压、被扁平的对象,基本上每一次渠道变革,“二批将死”的论调都会被重谈一次。

经销商,既讨厌二批,但又甩不开二批。

当经销商需要完成厂家的压货任务时,二批能帮忙快速消化任务回笼资金,但坏处在于二批没有任何忠诚度,只认价格和政策,到处找窜货。

从小店的角度看,为什么愿意从二批手上进货?

小店的诉求——货全、单品进货少、价格好、送货快。二批无疑是不错的进货方案,它们不做经销,在市场上拿货,货品足够全,覆盖的区域又小,响应速度快。

跟一些经销商朋友交流,大家普遍都清楚,依赖二批的生意一定是不健康的。但困境在于,你不给货二批也能从市场拿到货,最后痛苦的还是经销商。

经销商完全干掉二批很难,但能做的是,尽可能地减少二批在生意中的占比。终端只有掌控在自己手上,才有护城河,才有话语权。

不是不会做中小门店

而是不会管理中小门店

为什么很多经销商不愿意做中小流通门店?

首先是管理的问题。大店销量高、数量少,管理起来相对简单,几十家门店,经销商的精力和时间能顾得过来。

中小门店,单店产出低、位置分散、数量又多、又要低价,管理起来很复杂。一线业务员的节流,套取账款、费用,如果没有一整套管理体系、检核体系、制度体系,很容易被钻空子,代价太大。

所以,做中小门店,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需要更完善、更精细化。

其次销量和价格的问题。很多经销商说中小门店销量不高,还要低价,做了不赚钱,没意义。

这里面有两个逻辑。

一是门店是不是有价值的门店,能不能卖货。如果不能卖货,就算给他供货也没有意义。

二是能卖货,但是要求价格低。

门店要低价,其实主要是在大单品上,无非就是大牌低价。很多大品牌就10个点的利润,想靠这些品牌赚钱,基本不可能。

不如直接低价给门店,获得老板的信任,通过“条件换条件”,拿到陈列和货架资源,用二三线甚至白牌来赚取利润。

小店在外面拿货,没有保障,卖不动就折在自己手上了。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小店还是更愿意在经销商手上拿货。

不要想着赚大品牌的钱,而是要赚商品组合的钱。

分销很重要

但动销更重要

「新经销」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经销商要具备两种核心能力,一个是分销能力,一个是动销能力。

分销能力,是经销商要做区域零售网点的深度覆盖,而不是通过批发去做分销。要清晰哪些门店是能贡献销量,哪些门店能贡献利润,能把产品精准分销到适合的门店。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快消厂商深度分销的影响下,很多经销商的分销能力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

而动销能力,是很多经销商真正欠缺的。

在供不应求时,商品是稀缺资源,经销商只要把货铺到货架上,做做陈列、做做生动化,动销就能完成得很不错。

但在当下,市场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门店不缺商品,消费者不缺选择。商品铺到货架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你还要帮助门店引导消费者购买你的商品。这就是经销商需要具备的动销能力。

尽快发育出动销能力,是当下经销商非常迫切的一件事。

一方面,门店连锁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实力的连锁系统都在加速去经销商化,而且有些还在扩展给系统外的终端供货。

另一方面,部分成熟的B2B平台和连锁便利系统,都开始做一件事,夫妻老婆店的门头改造,既输出货盘,还输出经营策略,赋能门店做生意。

这意味着,如果经销商不尽快发育出帮助终端卖货的能力,捆绑优质门店,未来可做的生意会越来越少。

有数字化不是目的

用好数字才是关键

经销商现在普遍都很重视数字化,也愿意在数字化上花钱,买软件上系统。但很多时候,花了钱,上了全套的软件,生意并没有多少增长。

原因很简单,有些经销商把软件用成了一个简单的进销存工具,甚至有的还把软件用成了监视工具,监督业务员工作。装了一个软件,有了数字化的“壳”,并没有真正用好数字化。

经销商用数字化工具的本质是提高效率,怎么实现提效呢?

第一个,通过软件优化业务流程,让繁琐的工作用工具进行简化,提高履约效率,并提高准确性。比如订单管理、财务管理、商品管理等等。

第二个,通过软件获取系统性的数据,帮助经销商和员工更好地做决策。比如业务数据、门店数据等,用数据辅助做决策,相应决策效率更高。

有数字化工具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用好数字化工具,能不能带来销售的提升,能不能做好节流。

做B2B,不是万能解药

这段时间,跟很多经销商交流,大家对做区域B2B都很认可,相当一部分经销商已经开始尝试做B2B。

强调一下,经销商做B2B确实是一门好生意,但还是要有清晰的认知,并不是所有的经销商都适合做B2B。

经销商做B2B不是转型,而是转行。

做代理生意,经销商服务的对象是品牌,是做品牌的本地化运营和覆盖,是帮品牌商做市场;做B2B,经销商服务的对象是门店,帮助门店做选品、运营和服务的。

底层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从单一品类全场景、全渠道进入多品类单一渠道经营,跨品类带来的运作难度系数是指数型增加。

经销商做代理的经验,很多时候不能放在B2B上。

所以,千万不要把B2B当成万能解药,在做B2B之前,做好跨行和预亏期的准备。

缩量时代,是残酷寒冷的

也是难得的机会

和一些经销商朋友交流过一个问题:市场进入缩量后,经销商未来还能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经销商会进入淘汰赛的过程,强者更强,弱者淘汰。

在跟经销商交流中,我们发现一些区域大商并没有过得焦虑,反而会认为自身还有增长的机会。

为什么会有增长的机会?

市场进入缩量,经销商可做的生意必然是减少,但是也必然会导致商贸格局的改变。绝大多数没有护城河的经销商,会被市场淘汰,而他们的市场就是大商的增量来源。

营销专家张学军老师在朋友圈分享过一句话,缩量时代是强力清场的时代,绝大多数体感是残酷寒冷的,极少数反而欣喜异常,因为难得的大机会来了。重要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持续坚定地做强自己。

对经销商而言,也是如此。

2024年8月20日-22日,以“穿越缩量时代”为主题的「2024第六届中国快消品大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

同期举行的还有「第三届中国快消品经销商大会」,届时十多位区域标杆经销商,将会围绕深入探讨以下话题:

缩量时代下经销商生存指南/经销商4大进化方向/B2B转型实战案例/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和落地/商品管理的高效运营经验

各位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咨询大会详情!

大会商务合作请联系:

陈先生 17710228831(微信同号)

冯女士 17600401279(微信同号)‍

0 阅读:0

经销搞点新鲜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