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郭骚 你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
河北的一些县,为了便于群众办事,会优先考虑将县城设在位置相对居中的城镇。比如说将县城从河西镇迁到童村(今临西镇)的临西县和把县城从平乡镇迁到乞村(今丰州镇)的平乡县。但张家口的万全县(今张家口万全区)却是个例外,他们在1983年将县城迁到了区域东南角的孔家庄。
万全城区的大致位置
这又是为何呢?
万全正式设县是在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政治中心长期是万全镇。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防需要,在张家口附近驻军甚多,万全城也不例外。从地形上看,万全北边大部分都是山川,万全镇位于浅山丘陵地带。县城北部是山,东西两侧临大沙河,南边是部队营房,未来城市发展空间不大。适合大规模建设的地块本来就有限,驻军和县城机关用地就显得捉襟见肘。
万全北高南低的地形一目了然
万全镇南边大概10公里的孔家庄一带地势平坦,是著名的米粮川,南边有洋河流经,水源和土质条件更好。《河北省地名志·张家口分册》中还对比过两地的气候条件。万全镇春季风多雨少,夏季干燥,而孔家庄气候更加温和宜居。
万全县深知南部的优势,建国后的一些经济建设也围绕这里进行。比如建设于1965年到1969年的洋河大渠一干渠就贯穿整个南部谷地。1976年扩建通车的万全镇到孔家庄的公路,便利了两地的人员往来,让孔家庄成了两条主要公路的交汇处。
另外,孔家庄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处在京包铁路的沿线,这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孔家庄距离张家口市主城区距离更近,更便于人员和物资往来,对于缩减运输、行政成本是大有好处的。
有些老人曾专门撰文回忆过大概60年前的万全县的情况。万全镇当年只有南北两条大街,城中多是旧房,商店也不多,繁华程度远不如孔家庄。
因为缺乏必要的发展引擎,万全镇的旧城反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后来在这儿拍摄了《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著名电影,这也从侧面显示了万全县城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早在1977年10月,时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邢台任泽区人)来万全县考察工作时,县委领导就提出了南迁县城到孔家庄的建议。刘子厚和后来的省长张曙光(衡水饶阳人)都口头表示同意。1977年前后,相继有23个县局机关搬到了孔家庄办公,迁县城一事已是大势所趋。
刘子厚,子厚刘......
1983年5月,万全县将请示报告递交到了张家口地区行署。当月,行署将报告打给了省政府。河北省政府当月批复同意。就这样,孔家庄取代了万全镇,成为了万全县的新县城。
后来张家口市将一批工业企业西迁到孔家庄,形成了新的产业区。而失去了县城地位的万全镇也并没有因此落寞。因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古城墙,加上这些年万全撤县设区后对旅游文化发展越来越重视,万全旧城得到了保护性修复,这里也成了近些年游人感知古代军事要塞的打卡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