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避坑心态篇:警惕“习得性无助”的迷雾,是全职妈妈的必修课

井晶侃娱记 2022-11-29 14:19:55

“从焦虑到羞耻,从防御到边界,从人际关系到成为母亲,

我们需要去看见,自己是如何被“母亲”这个身份改变的,

关于育儿最核心的问题——为母之道,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给自己赋能的过程。”

——摘自《妈妈的意义》推荐序语

希望大家都不是顶着全职妈妈的称号,日复一日做着“保姆”“清洁工”

“越来越无力,在家做了两年全职妈妈,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了……”看着眼前的神情迷茫的姑娘,我能感觉到她的无助。尽管她也曾在职场上被寄予厚望,但是当她决定全心全意做一位妈妈时,退回家庭与职场隔绝的她,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社交活动零落到仅剩和一些宝妈们的育儿经验分享。长期的自我牺牲式的付出,没有确定价值感的收入支撑,孩子在慢慢长大,她自己的世界却被禁锢的越来越小,想走出来却频频陷入自我怀疑。毫无疑问,她已不知不觉间,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迷雾中,焦急的兜转,却迷茫的找不到出口。

01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连续的失败体验,

导致个体产生对行为结果,

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最早的提出,是和众多行为主义的理论术语一样,建立在对动物的残忍实验上推导而得。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把狗套上锁链,关在一个笼子里,用一个小广播做信号声,反复在信号声响起时,给狗实施电击。因为被套着锁链,狗无论如何挣扎逃窜都无法躲避电击。重复很多次以后,即使把狗放在可以逃避电击的穿梭箱中,狗也已经不能跳过障碍,甚至只要信号声响起,狗就会躺下来,低声呜咽,表现出被电击一样的难受和痛苦。

反复被电击逃脱失败后的狗,在可以逃避电击的情境中也不会逃了

在动物身上得到验证的习得性无助,对人类同样适用。心理学者把实验的基本因素稍做了改动,开始用真人做实验:用噪声代替电击,被试者需要解决特定的问题(如按照指定顺序按一些按钮)才能关掉噪声。一组被试者可以很快地完成问题,关闭噪声。实验者给出另一组被试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快第二组被试者就认识到,自己无法逃避那些让人烦恼的噪声刺激。

经过反复研究证实:离开噪声情境后,两组被试人员在面对同样可以解决的问题时,第二组被试者的表现明显更差。人们在最初的不可控情境中认识到自己的无助,就常会把这种无助感泛化推及至新情境。这种无助甚至不需要当事人亲自去经历而习得,有时候人们只需要看到他人努力尝试无效后,就可能得出结论:努力也没用,不用试了,何必呢?反正都是徒劳。

连续的失败体验,会让人产生泛化的无助感

人类对动物的驯化大都深谙此道,很早之前听过一个与此相通的寓言:一位去乡下写生的画家,看见一位老农把大水牛拴在小木桩上,便上前提醒老农:这么小的木桩,水牛只要稍稍用点力就会逃跑的。老农乐呵呵的肯定的回答说:不会的,这头牛还是小牛的时候,就栓在这个木桩。刚开始它不老实,撒野着折腾想挣脱,最后都是原地打转、挣脱不掉,就蔫了。后来即使我拿着草料,放在它脖子伸不到的地方,它也只是叫了两声,呆在原地望着草料,不会尝试和木桩斗了。

当水牛相信自己挣扎不了小木桩时,已陷入了“习得性无助”

当狗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阻止被电击,连续的无能为力的失败体验,让狗学会了屈服。即使换到另一个情境中,面对相似的刺激,狗还是会陷入曾经的无助感,而无法做出积极反应。

当牛奋力挣扎都无法挣脱小木桩,消极的思维定势和自我预期,让牛放弃了尝试。即使它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但是因为沉浸在曾经的无助中,即使前方有草料,它也只会呆在原地。

学生多次考试失败后,会质疑努力的意义,觉得自己是智力不够,误认为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

全职妈妈终年兜转在灶台和小儿之间,会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职场和社交产生畏惧。

这些泛化了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且固化的认为自己无力控制和改变的认知,就是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状态。

02 为什么全职妈妈更容易“习得性无助”?

(1)孕期的敏感气质速成

“怀孩子这种事,即使在一切指标正常的情况下,

你的一生也都难以忘记那种失控的体验。”

在得知怀孕的那个瞬间,有的人是期待成真后的欢欣和惊喜,有的人是还没有准备好的慌乱,更多人是自豪感和焦虑感的繁复叠加。我曾经接到意外怀孕的闺蜜电话,她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因为是意外怀孕,她第一瞬间不是欢欣和惊喜,而是慌乱和害怕。

她说,她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因为自己不够细心、吃了孕期不能吃的、用了孕期不能用的,而让孩子不够好……言语间,都是对失控的未知满满的担忧。

每一位孕妇对胎儿的担忧都是全方位的

孕期生理上的呕吐、长斑、腰酸妊娠,情绪上多虑、脆弱、易激惹,都会使我们迅速养成敏感与无助的气质。那些平常不以为意的瞬间,比如一个负面的社会新闻、一个不经意的影视剧画面、甚至是家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和动作,一个突然迫切渴望想吃的东西却无法及时满足,是孕期崩溃的泪点,更是体验失控的起点。

(2) 分娩过程中的恐惧

“这辈子除了生和死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常规经历,

能让我们在如此有限的时间段里,经受如此大的变化和转换。”

“孩奔生,娘奔死”,不管医疗条件如何进步,分娩对于妈妈而言,都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

回忆分娩过程,生理上我们会经历宫缩阵痛、体力不支,还有一些备选项,比如撕裂、不打麻药的侧切、缝合……心理上当我们躺在产床上,对可能发生的意外的恐惧感,会伴随着敞开身体最私密之处的羞耻感,一次次努力失败后的无力感和无助感……直到随着婴儿的啼哭和衣包被娩出体外的“哗啦”声,我们才算完成从女孩到母亲的蜕变。

不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需要凝结产妇全部的勇气才能完成

我的分娩过程算是紧凑的:夜里十一点多羊水破了,入院一系列检查后;凌晨三点多开始密集的宫缩阵痛;清晨六点多开始进产房;上午九点十二分顺利完成分娩。整个过程,除了疼,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医院待产的途中 ,全世界寂静,车身摇晃,我像一个尿失禁的老人平躺着,安静地望着漆黑的车顶,有一种自己正在无限接近死亡的错觉。

分娩是张猜不透的牌,不管我们实际表现的如何克制,对分娩的恐惧和无助都会深深根植于心。

(3)养育过程中的无助

当一位母亲完全失控对孩子吼叫时,

她可能正处在无边挣扎中无法自拔、可能正在情绪抑郁中筋疲力尽,

或者只是想让自己被重视。

经历过漫长的孕产阶段,母亲会被分成两拨,职场妈妈开始为了平衡家庭和工作而努力,退回家庭的全职妈妈继续陪伴在孩子的左右。相比较而言,职场妈妈会更多的困扰于愧疚感,全职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则会体验到更多的无助。

几乎所有的育儿专家都会倡导孩子需要妈妈带,会对孩子更好,却忘了告诉母亲:做这个决定前,要衡量自己做了全职妈妈以后,她能获得的支持和认同有多少。如果是家庭矛盾重重、公婆冷眼、丈夫缺乏担当,那离职带娃注定就是一个走向自我支离破碎的深渊。

千万不要轻易劝人离职带娃

一旦成为母亲,我们就会失去大部分自我。因为孩子总是能引起我们强烈的情感变化,从无名的愤怒,到势不可挡的热爱和呵护。当一位母亲失去社会职场中的定位,把全部意义建构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时,任何一点小问题都会轻易把情绪世界占满。

全职妈妈的“工作”,需要24小时待机,没有暂停

我们可能会因为玩具被孩子扔的凌乱不堪而吼叫;会因为要伴随孩子不规律的作息而暴怒;会因为无法应付生病时孩子的哭闹而筋疲力尽;会看见下班回家无法给自己提供丁点支持、只会瘫躺在沙发的丈夫倍感厌倦;最为关键的是,全职妈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暂停或转换键可按。

03 “习得性无助”怎么破?

(1)、认知层面:改变归因模式,看见现状的真相

每个人对现状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释系统。同样是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有的人会把失败的经验归咎于运气不好、“命不好”、“嫁错了人”;有的人会觉得是自己就是能力不行、相貌不好、“就是不如别人”。这些都是交出了自己人生主动权的归因模式,无异于自己对生活举手投了降。

我们说“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行为结果的归因总结出六个影响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在环境;并从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这三个维度对六个因素予以划分。而所有的归因影响因素中,我们主观可控的因素只有一项,就是努力程度。

把成败归因为自己可控的因素,是改变“习得性无助”的突破口

我明白,努力这个词听起来太抽象,全职妈妈想要重新杨帆起航并不容易。也许当你好不容易攒起斗志,有一件想要尝试去做的事情时,一边要面对协调他人带娃的纠葛,另一边还要承受短期内不见成效的失落,你还是会心里打鼓,会怀疑自己尝试折腾的意义、会想要放弃。

这时候,我只希望你可以确定一件事,不用犹疑,现在就是你开始努力的最佳时机。不要埋怨你没有别人那么周到暖心的家人能给你助力;不用自怨自艾如果没有离职,现在会有多风生水起;不用抱憾白白错过了某个行业的红利期;不用寄希望于运气、环境和心情,埋怨和观望会让你理所当然沉浸在无助中,只有努力才会让现状往你预期的方向改变,因为这是你唯一可以控制的。

(2)、心态层面:自我肯定对话,表达明确期望

曾有位在家带了一年娃,重新开始工作做事情的妈妈给我留言:觉得“跟不上大家的工作节奏”、“真的坚持不下去”、“每天都想放弃”、“觉得我是表现最差的”……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会冷嘲热讽:“你这起早贪黑的赚那点工资还不够家里塞牙缝的,不如就不要做了……” 这些“不”字头的字眼你熟悉吗?我们需要警惕这些负面词汇,如同上述心理实验中的“噪声”,你如果关不掉这些“噪声”,就会被这些“噪声”所操控。

请尝试运用“我能”、“我可以”、“我愿意”、“我会”、“我没问题”…给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肯定对话,去打破孕产和带娃过程中的自我设限,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尝试在平等的对话基础上,跟家人表达出你的介意和预期,他们的主观意愿会希望你能够有所突破和改变,你需要教会他们给你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不管是否全职,孩子需要的,都是自我悦纳、有幸福感和价值感的妈妈

自我肯定需要自我悦纳。我在开篇的配图备注说:希望大家都不是顶着全职妈妈的称号,日复一日做着“保姆”、“清洁工”,是希望大家能抱着悦纳的心态在做全职妈妈,而不是以一种自我牺牲式的自我感动的机械忙碌,终日忙碌在洗刷拖抹的“战场”,毕竟无论多么窗明几净,都无法成为你的勋功章。只有深度参与一个孩子最初的生命,陪伴孩子共同进步成长,这才是终身都会有温度的回忆,是多少策划书、业务、项目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3)、行动层面:设置合适目标,自律深耕的进取

全职妈妈的时间比职场妈妈的时间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前提是全职妈妈需要更强的自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生活家务繁琐零碎、会使全职妈妈的时间一不留神就会被用来填充边角。地擦了还会脏,房间收拾了还会乱,孩子永远有未被满足的愿望,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可以沉淀的目标,和自律深耕行动,多少积极的自我对话都会因为缺乏正向的现实反馈而沦为一场假性催眠。

确定目标、就去做,过程就是收获。

这个目标可以是你想在某一领域想要达到的高度,比如延续之前从事的领域,提升相关的从业资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一个时间节点掌握某种技能,比如烘焙、绘画、摄影、音频剪辑等;也可以是阅读多少本书、做多少次输出分享……总而言之,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的积极、量化、可持续的具体目标。

最后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目标的可控性。对于全职妈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在有限时间内能多赚多少钱这些经济指标,而是需要不断积累“跳跳脚就能够得着目标”的成就感和喜悦,这就是扭转“习得性无助”成为“习得性乐观”的基石。

如果你已对现状感到厌倦乏力,不要告诉自己已无力改变,

认知上相信自己的现状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不屈服认怂;

心态上建立积极的预期,悦纳自我,关闭噪音,打破束缚;

行动上遵循明确的目标,自律深耕,用正向反馈为自己蓄力前行。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给所有挣扎在“习得性无助”中的全职妈妈们:

“如果在黑暗中感到不适,就请到舞台中央来”,

现在,就是开始改变的最佳时刻。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2-12-07 21:03

    哦你欣欣破以欣欣琪琪

井晶侃娱记

简介:关注娱乐,八卦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