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教育观念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我们的孩子几乎是从出生就开始了竞争,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家都是成绩之上、分数之上。 “你要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 这仿佛是大部分孩子的学习目的。所以父母和教师也会不间断地用孩子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来预期教育目标实现的可能。
我们的孩子习惯了端坐在课堂,听老师授课,不停地参加考试,被比较、被评判,以为这就是一种常态。有一位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世界上的不同国家,深度探索不同国度的教育理念的差异,拍摄了一部令人动容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其中最令人向往是领跑全球的芬兰教育。在芬兰,孩子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社会成员比较的不是金钱,他们的教育观是怎样的呢?
一、 芬兰的课堂没有围墙,老师怎么教?他们用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尽可能地保护好孩子天然的创造力。
他们的课堂没有围墙,老师会把课堂搬到森林里。有时候老师会给孩子们发一张色卡,让孩子们在森林中寻找与色卡相同的颜色,有时候老师会让孩子们去寻找不同的植物、形容不同的气味。
在这个现象教育课程中,老师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了解这些常识以及探索出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老师更多的承担着启发引导的角色,他们会帮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运用自己的多重感官去体会、去描述,帮助孩子与自然环境建立联系,不会给孩子强调什么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芬兰的老师不会习惯性的给孩子分类定性,会更多的观察孩子,因材施教。
如果你的孩子数学不好,你会不会跟别人强调,“这孩子就是偏科”。当芬兰的老师发现某一个孩子不喜欢数学时,他们不会简单粗暴地给孩子贴上一个不擅长数学的标签,而是第一时间思考,是老师教孩子的方式出了什么问题,会尽可能多的检查教学方法。老师会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观察孩子喜欢的事物,是小汽车和乐高或是其他物品,从孩子的乐趣出发,用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打通艺术、数学、生物、芬兰文学的学科边界,这就是老师会给孩子们上定制化教育课程。
二、芬兰的学生不用考试,他们怎么学?用舒缓的轻松氛围,给孩子耳濡目染的熏陶
提到课堂,我们习以为常的状态,就是随着“叮铃铃”的上课铃一响,学生端坐在教室,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在芬兰的学校里,他们的开课音乐是灵活变化的,老师可以在学校放各种音乐,包括饶舌、古典乐、民歌,有时候老师也会自己唱歌、演奏,整个校园都是轻松、舒缓、自由的氛围。在芬兰的校园里也不会贴上各种醒目的标语、口号,因为他们觉得校园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他们希望给孩子耳濡目染的不是那些空洞的口号,芬兰能够成为创意强的设计强国,离不开这些细节对孩子美感的熏陶。
为自己而学,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
芬兰的孩子不用参加考试,从而避免竞争。孩子们会学习观察,了解自我,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自我提升而学习。他们会在大自然中学识色彩、气味、数字;在敬老院通过观察老人的面部轮廓学习年龄和时间;他们不需要把一个字重复写10遍或者几十遍,不需要死记硬背概念;他们甚至有自己的越狱卡可以决定想不想做作业或者免于做作业……在这样温润平和、宽容接纳的教育系统下,学习不再依靠老师谆谆教诲、不需要家长鞍前马后监督,学习的责任回归到了孩子自身,他们为了自己而学,从现实生活中学到知识,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芬兰的父母不和孩子做朋友,他们怎样养?父母不是孩子的朋友,而是帮助孩子在社会中生存的人
有很多追求亲子关系融洽的理论学者,会给家长建议,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在采访芬兰的家长时,一位父亲就明确对这个观点提出了异议。尽管这位爸爸的收入在全国纳税排行榜上排名靠前,但是在孩子提出要买一双乔丹鞋时,他仍然会要求孩子自食其力。孩子可以用送报纸、快餐店打工赚取的钱实现自己的心愿。在推动孩子在社会中生存的过程中,面对孩子在工作中的抱怨,这位父亲会启发孩子从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如何实践改善、处理问题。
他们在和孩子的互动中,着重对规矩和边界的权衡,不仅会告诉孩子亲子间的边界在哪,会给孩子空间,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些边界,而不是让孩子被动的全盘接受。相比较让孩子“听话”,芬兰的父母更愿意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
父母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平等尊重自己的孩子
我们经常会调侃国内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场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为了辅导孩子写作业吼孩子、跟孩子动手的家长比比皆是。在芬兰,一位中国爸爸就因为在辅导孩子数学题时,着急弹了一下孩子的脑门,就被儿童保护部门约谈了4次,每次谈话两个小时以上。也就是说在芬兰,哪怕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也要做到平等的尊重,不允许对孩子有任何暴力的行为,语言暴力也不行,家长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权利。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能看到芬兰的孩子有无数让人羡慕的地方。因为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芬兰没有价格高到令人咂舌的学区房,他们可以自豪肯定地说,“最好的学校,就是离自己最近的那一所”。因为没有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竞争,他们在学校不用为了分数、成绩、排名焦虑;因为人际关系平等和尊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称呼对方的姓名,他们的校长也会和他们一起在学校用餐没有小灶,他们唯一会被评估的是如何合作以及责任感。因为有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他们攀比的是谁更有品味、更有修养,而不是谁能赚更多的钱。
比起我们常给孩子灌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价值观,面对什么是成功,芬兰十来岁的孩子可以很温润地说,“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一点钱,这就是成功,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好。”这种专注当下的舒缓平和,让人由内而外地觉得温暖和知足。
不同的国情、人口基数背景下,我们不能很武断地去评判教育形式孰优孰劣。正如《他乡的童年》导演在片尾说的,“未来从来不是只有一个样子”,如果可以,别着急催促孩子去拼、去争那个激烈残忍的未来,多陪孩子在起跑线的地方,欣赏一会风景,赋予孩子的内心一份更丰盈的内在力量和动力,又何尝不是一种睿智的选择呢?
芬兰教育真牛:老师慧眼识人因材施教,家长温和有理平等相待,学生为己而学孜孜不倦,完全是理想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