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许世友收到毛主席的密令后,紧急出动两个师将王维国逮捕

洞鉴历史人物 2023-03-08 14:31:1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9月11日,原计划要停留在上海几天的毛主席,临时改变主意,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快速返回北京。

这两天,许世友一直都守在电话前,即使不得已要离开,也叮嘱秘书一定要守住,直到9月13日凌晨,中央的命令终于下达了。

许世友

毛主席通过周总理下令,务必要逮捕王维国和陈励耘等人,既要防止其逃跑,又要警惕这些人“鱼死网破”。保险起见,许世友秘密布置下了两个师。

那么王维国和陈励耘究竟是什么人,抓他们为啥要如此大费周章?

早在1970年的庐山会议时,林彪就露出了他的尾巴。林彪和他的死党们,在会议上发言说,毛主席反正不当国家主席,就该林彪坐位置了。

这些人又说,就算林彪不当,也是林立果当,在林彪的刻意重用和有心人的吹捧下,他可是被吹成了“超天才”,久而久之自己都认为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了。

只是在毛主席的强势控场之下,他们的奢望没有达成,但这些人并没有停止搞阴谋诡计,并且接下来的伤害对象,竟然是毛主席。

而在这次会议中,林彪不再以毛主席的马首是瞻,而是擅自增加讲话内容,隐隐有和毛主席对着干的意思。

一直到林彪出走以前,毛主席始终都表示,林彪的思想上出了问题,但是我们还是要团结他,不要搞分裂,更不要搞阴谋。

他希望可以和林彪再好好谈一次,争取让林彪意识到错误,但主席当时也心知肚明,恐怕很难。

然而毛主席的一片苦心,却被林彪认为是他的野心已经有所泄露,而他显然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大逆不道,但权力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在林彪心虚又抱有侥幸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决定孤注一掷,立即向毛主席采取行动。

此时,毛主席正在坐着专列南巡的过程中,已经到了杭州,很快要经过上海。林彪的死党以及他自认为掌握了的军事实力都在上海。

于是他派儿子林立果全权负责这次行动,并给几个死党亲自写了小纸条,希望他们听林立果的安排。

相比起林彪的胆小谨慎,林立果则表现得更加无法无天,他带着江腾蛟等人,根据毛主席的行进路线,设立了三个狠毒的方案。

方案一,用火焰喷射器,对付主席的专列,然后等列车停下来排查的时候,以保护的名义趁乱上去,见有活人就灭口。

方案二,派飞机轰炸专列。毕竟林彪的死党们,都主要把持着当时的空军部队,其中王维国和陈励耘等,分别是不同空军部队的政委。调动飞机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

方案三就是用火箭炮等炸毁铁路,这样行进中的专列也会脱轨出事。

江腾蛟熟悉地形,还提供了几个最佳行动点。他认为,如果毛主席的专列停在虹桥机场旁的支线的话,那里有个油库,在那里行动起来情况对他们更有利。

按照主席之前的习惯,他在杭州住上几天之后,也会在上海再停留几天,在国庆之前返回北京就可以了。

而主席一旦到了上海,就会遭到这伙人的严密监视,以便在最佳时间采取行动。

然而这一次毛主席一反之前的决定,并不打算停留,只在专列上接见了王洪文、王维国等人。

主席的专列正好停在江腾蛟预计的最佳行动地点,只不过主席并没有给这伙人反应的时间,他从杭州出发到上海是临时通知的。

在王洪文汇报工作之前,王维国抢先向主席做检讨,说他不该在庐山会议上不听主席的话,主席反应很淡。

王洪文汇报完工作,请主席去安排好的宾馆休息,主席让他们先走,说自己现在先歇一歇。

王洪文

随后王洪文得到通知,让他第二天和许世友再一次到列车上和主席谈话。此时王维国却十分不安,他四处派人去各地传递毛主席在上海的消息,希望能得到同伙的策应。

毛主席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是叮嘱王洪文和许世友,不仅要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要牢记其中的每一项,行动上更是要遵守。

叮嘱完两个人,毛主席再次以要休息为由送客,并安排王洪文请南京来的许世友去锦江酒店吃饭。

快到下午两点时,王洪文请王维国作陪,正和许世友喝酒,就接到毛主席已经离开的电话。

此时许世友和王维国都已经无心喝酒吃饭了,许世友是想坐飞机赶在主席到达南京站之前,好好和主席告别。但王维国却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将永远无法实施而惊慌失措。

毛主席凭借他伟大政治家的直觉和一些蛛丝马迹,躲过了一场惊天灾难,但却这是林彪等人变成惊弓之鸟的开始。

许世友是个直爽的军人,但他也是一个卓越的军事指挥家,虽然毛主席常常敦促他多多读书,但缺少文化知识并不影响许将军具有灵敏的直觉。

他在赶到南京火车站简单送别主席后,马上回到自己的8号寓所,要秘书马上整理好他自己革命心得体会,同时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像是知道最近会有重要的电话打过来。

许世友并没有等多久,第一个电话就打来了,当得知林彪跑了之后,许世友也没有多少震惊,他只是淡定地回答:我知道了。

上级要求许世友务必看好所有的码头和机场等,不准任何飞机、舰艇再逃脱,发现任何可疑人员都要立即扣押、上报,必要的时候,军队也可以进机场布控。

许世友接到命令后,马上找到了肖永银副司令。直接让肖副司令在南京的硕放机场,投入了4个陆军营的兵力。

硕放这个地方,就是江腾蛟认为适合炸铁路的位置,挨着不远就是空四军,布置这么多兵力在这里,也是以防万一的意思。

许世友之所以敢把这种重要的任务直接布置给肖永银,是因为肖永银一直对许世友充满崇敬和感恩,对于肖永银来说,没有许军长,就没有后来的肖永银。

1930年,肖永银还是一个小红军,他在队伍里负责吹冲锋号,还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司号长。

在一次战斗中,肖永银强烈要求要去一线,一开始也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很快,他就被一颗子弹打穿了胸膛,那时候又缺医少药,肖永银就这么前后漏着气躺了三天三夜。

那时候大多数伤重红军只能留在当地,一是养伤,二是带着伤员爬雪山实在太困难了。

肖永银眼看就要脱离红军队伍了,他的上级也舍不得这个勇敢机灵的小战士,尽管有规定在先,但他绕着肖永银转了一圈又一圈,让肖永银离队的话迟迟说不出口。

这时候正好许世友经过,他当时担任着红四军军长,问过情况之后,对肖永银起了爱才之心,大手一挥说:留下来,大不了抬着走。

这件事让肖永银念念不忘了很多年,自己能够革命到底,全靠许世友这句话。现在他又担任了许世友的副手,自然是毫不折扣地执行许世友的命令。

而许司令的确非常信任肖永银,整个南京军区,只有肖永银可以像回家一样,自由进出8号寓所。

肖永银布置好了军队,许世友仍然没有离开电话旁,得知林彪的飞机失事时,这位耿直的将军连声叫好。

许世友为此专门到了北京,面对毛主席和周恩来,接受了秘密抓捕林彪死党的任务。那时候,这群死党还有个代称“三国四方”。

所谓的“三国”,就是指南京、杭州、上海这三个城市;四方则再多加一个北京,分别对应的人是北京的江腾蛟,上海的王维国,杭州的陈励耘和南京的周建平。

不过北京的已经被抓了,重点就是“三国”了。但这三个人,王维国和陈励耘都是空军政委,周建平是空军副司令,想要不打草惊蛇,还需要费心设计一番。

对付周建平也简单,他虽然是空军副司令,但机场停满了汽车,没有跑道,再牛的飞行员也飞不起来,周建平算是失去力量了。

周建平

不过后来经过多年调查审问,周建平属于被林立果硬拉进这个所谓的“四方三国”的,最终还是还了他清白。

接下来是要抓王维国,当时他不仅担任着空军政委的职位,还是王洪文的副手,如果给了他时间和机会,他是可能会制造一番动乱的。

根据中央的指示,许世友和王洪文商定好方案,先把在上海的王维国悄悄抓起来,然后再请陈励耘到上海来自投罗网。

在这之前,许世友又把肖永银从南京请到了上海,为了不引起王维国的注意,肖永银一行人特地选用了两辆非常破旧的吉普车,直接住进了延安饭店。

此时上海警备区的司令和政委早已等在了这里,肖永银也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要求警备区配合行动,先派出一个连,控制好延安饭店,确保假如空四军打过来,能够至少抵挡住4个小时。

另外再用两个师的兵力,分散到伤害到南京路、淮海路、外滩等重要的街道,除了普通行人以外,空四军等部队一律不准通行。

对上海非常熟悉的王洪文认为延安饭店不够隐秘,靠近南京军区,怕引起他的警觉,到时候狗急跳墙,不如选在锦江饭店。

肖永银听从建议,他到位之后,王洪文就开始打电话了,他若无其事地通知王维国,到锦江饭店来看一份中央的文件,这份文件保密性很高,电话里不方便说,得王维国亲自来。

王洪文喜欢落脚在锦江饭店,之前也有类似的事情,所以王维国并没有怀疑,他只是简单的推辞了一下,一听说王洪文还准备了一篓子大螃蟹,挂了电话就来了。

他此时并不知道,锦江饭店的服务员全部都换成了便衣,实际上都是战士们。

他刚刚走出10楼的电梯,安保人员就只放了他进会议室,而随行人员则被挡在了外面。但这个情况以前开会也有,所以王维国也习以为常。

不过,他刚进门,就只看到了面色严肃的肖永银,哪里有王洪文的身影,他马上就意识到,自己这是完了。

惊慌之下,他强撑着被吓软了的手脚,还想掏出枪来顽抗一下,结果身边的持枪警卫更快,三下五除二就缴了他的武器,反而他的腰上还抵了一把枪。

大势已去,王维国再也无心挣扎,他无奈地举起双手,戴上了沉重的手铐。警察用黑布罩在了王维国的头上,人们就只知道抓了一个坏人,但具体抓了谁,除了参与行动的几个人,别人都不知道。

抓陈励耘的过程就要更复杂一点,他的上头还有个一把手,浙江省的第一书记南萍。

为了不让陈励耘起疑,肖永银干脆让秘书打电话,把南萍和陈励耘都叫到了上海,还是以传达保密文件为由。

南萍是个老革命,中央怎么要求他就怎么做,陈励耘也丝毫没有感觉到异常,一路上还和南萍夫妇说说笑笑。

当他走进会议室,看到肖永银在场,一瞬间也醒悟过来了,他没有任何想要反抗的想法,老实地伸出双手,让人给他戴上了手铐。

至此,最容易引起动乱的两个人已经被顺利控制了起来,上海及周边城市的平静保住了。

不过这个时候肖永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以免从上海到南京的途中发生变故,他让上海警备区的董常云副司令派八连护送,他还要把王维国和陈励耘带到南京去。

许世友更是把这次行动当成了一次战斗,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除了肖永银一行人,他另外还安排了一队人马走另一条路,故布疑阵。

在面对审问的时候,王维国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交代了,并且承认,他知道这是反革命,是不对的,但是已经上了贼船,下不来了。

陈励耘也很配合,但是他替自己申辩道,自己在参与其中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害怕的,当林彪的人让他派飞行员执行反革命任务的时候,他都推说飞行员不在,不敢去。

不过陈励耘也不无辜,他虽然有些临阵脱逃,但他之前可是尽力拉拢军政人才靠拢林彪的,至少可以称作心术不正。

经过许世友的严密布控,肖永银不折不扣地执行,这次抓捕真正做到了中央要求的,没有花费一枪一弹;而王维国和陈励耘也没有机会利用他们还没有被免掉的职位,做最后的挣扎。

王维国被判14年监禁,还被开除了军籍和党籍,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他非常愤怒,但这也无济于事了,他这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参考资料:

毛泽东最后一次上海之行——周军 党史博采

“九一三”事件前后的许世友——李文卿

许世友指挥生擒王维国——金冶、胡居成、胡兆才

1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