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第11章:怎样鉴评全国各产地的奇石?3

石道聊文化 2024-07-23 11:10:57

第一节 古人如何评价各产地的奇石?

二、认为 “太湖石” 排第一的原因。

这个问题,也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在“石文化”历史上,有哪些人追捧它们为第一石呢?另一方面,“太湖石”又为什么会被排在第二位呢?

对于太湖石,比如《小澄岩》(见图11-2),

图11-2 《小澄岩》 太湖石 铭石轩 藏

它们的价值早在南北朝之前就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比如,梁武帝萧衍那时候就将“四方奇丑无比”、“高达丈余”的太湖石封为“三品石”,并将它们置放在同泰寺前,规定“文官见石下轿,武官见石下马”。后来,太湖石的价值表现在唐朝宰相牛僧孺“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的态度上。同时,它们的价值还表现在白居易为之撰写的《太湖石记》上。再后来,它们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宋朝书画大家米芾对它们的叩拜中,而且也表现在对它们形体的“瘦、皱、漏、透”的总结中。

于是,元代的《渔阳公石谱》评论道:“大概北人贵湖石,南人重灵璧,为远物也。今车书混一,宜以湖石为第一,山石次之。”显然,在这里,渔阳公分析北方人之所以喜欢太湖石,比如太湖石《小澄岩》,南方人之所以喜欢灵璧石,比如灵璧石《回首》,是因为路途遥远、运费高昂的缘故。因此,渔阳公明确将“太湖石”列为第一位。

但是,尽管如此,“太湖石”还是被排在第二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认为太湖石“性坚而润…扣之微有声”。显然,这和他所认为的灵璧石的“清润”、“扣之锵然有声”,是有显著差距的。因此,上海市当代著名赏石人俞莹在“灵璧(石)千年地位流变”一文中认为,“杜绾本人应该是个鉴赏家,他对于奇石品种的鉴别、品第,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认可。”

当然,因为太湖石的孔、洞,以及形状等,它们大多是人为加工形成的,所以现在收藏、欣赏它们的人已经非常少了。退而求其次,没有办法,当代的玩石人,他们大多玩赏广西产地的太湖石、墨石了。

《石道》(1-4卷)133

0 阅读:10

石道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