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不来?不会是不打算来了吧?”嫂子的电话刚挂,我心里就堵得慌。窗外的风一阵紧似一阵,吹得人心里发凉。
今年是2008年,我49岁。一个月前,在厂里搬货时,突然觉得胸口憋得难受,手脚一阵发软,差点没站稳。工友们赶紧把我送到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医生的表情就变了:“心脏病,得赶紧做支架手术,不然随时会有危险。”
回家的路上,我脑袋昏昏沉沉,医生说的那句“至少两万块”在耳边嗡嗡响。两万块,对别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简直像天文数字。
我老伴早年去世,家里就靠我在厂里打零工维持。手里攥着的那点钱,除了给儿子买房、结婚,早就所剩无几了。
儿子结婚后,我也没闲着,带了三年孙子,想着他们小两口能轻松点。可惜孙子上幼儿园后,儿媳说:“妈,孙子不用您操心了,您还是出去找点活干吧。”
儿媳话说得不重,但我听着心里不好受,还是收拾了行李,去了城里打工。
这些年,儿子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儿媳买了车,孙子上的幼儿园也贵得吓人。可我呢,每个月的工资刚够自己花销,如今要做手术,只能指望儿子和女儿了。
我先告诉了儿子。他听完,皱着眉问:“妈,家里还有存款吗?”
我摇了摇头,儿子叹了口气:“那这钱……只能我和姐姐凑了。”
说完,他当着我的面,给女儿打了电话。
“姐,我妈病了,要做手术,得两万块。你什么时候回来商量一下?”
电话那头静了一会儿,女儿的声音透着不耐烦:“我现在忙着上班,哪有时间回去?你们自己决定吧。”
儿子气得挂了电话,嘴里嘟囔:“不回来就算了,钱她得出一半。”
我听着心里发酸,没吭声。
从小到大,我对儿子和女儿就是两种态度。
女儿李萍是我第一个孩子,刚出生时,我和她爸高兴得不得了。可惜那年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太严重,婆婆看我生了个丫头,脸都没笑一下。
后来有了儿子李强,婆婆一改往日的冷淡,整天抱着孙子不撒手,还逢人就夸:“我们家终于有后了!”
那时候,我也觉得,儿子才是家里的根。女儿迟早要嫁出去,娘家帮再多也没用,都是给别人家做嫁衣。
李萍小时候懂事听话,学习也好,可我没给过她什么好脸色。她考上大学时,我甚至劝她别去,说:“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嫁人。”
她没听我的,还是去了外地上学。毕业后,直接留在了省城工作。再后来,她不顾我们的反对,嫁了个家境一般的男人。
我当时气得不行,出嫁时只给了她两万块,连个像样的陪嫁都没有。
可儿子不一样,我和他爸为了让他早点成家,干建筑活省吃俭用,连过年都舍不得买新衣服。儿子结婚买房的钱,基本都是我们出的。
这些事,女儿心里记得很清楚。可我总觉得,她嫁出去了,家里的事就跟她没关系了。
手术那天一早,儿子送我到了医院,女儿也总算赶来了。
刚进病房,姐弟俩就吵了起来。
“你出嫁了,家里的事就什么都不管了?”儿子气冲冲地说。
女儿冷笑:“那爸妈给你的钱怎么算?我结婚时才给了两万块,你结婚、买房都靠他们,你有脸说我?”
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我心一阵阵绞痛,医生赶紧把我推进了手术室。
手术很顺利,但我心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出院后,我想着去儿子家住几天,但儿子却推三阻四:“妈,我上班忙,家里孩子也吵,您还是回老家吧。”
我点点头,心里忍不住难过。老家那房子,早就破得不成样子了。
就在我犯愁时,女婿李军开口了:“妈,要不您来我们家住吧。”
女儿在旁边愣了几秒,没出声。我知道她心里不情愿,可还是点了头。
女儿家条件一般,房子不大,但李军对我很好。每天早晚都会问我吃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女儿嘴上不饶人,有时还会说上几句让我心里难受的话,可她每天都给我熬汤,晚上也会帮我按摩腿脚。虽然她没明说,但我心里清楚,她还是在意我的。
有天晚上,我故意起夜时听到他们在卧室里小声说话。
女儿抱怨:“妈的事你管得那么多干嘛?她偏心咱弟,你忘了当初她怎么对我们的吗?”
李军轻声叹了口气:“可是再怎么说,她也是你妈。咱们现在条件好了,能多照顾一天是一天,别以后后悔。”
听到这话,我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
。我心里惭愧,总想着怎么补偿他们。
临走前一天,我偷偷把三万块塞进李军的枕头底下,写了张纸条:“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这钱你拿去用,妈对不起你们。”
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李军追到车站,把钱还给了我。
他说:“妈,您留着吧,家里还有老房子需要修缮。”
我眼圈一红,半天说不出话。
回到老家后,我花了几千块修了房子。
过年那天,女儿和李军带着孩子回来了。
女儿在厨房忙着做饭,李军在院子里劈柴,孙子在旁边跑来跑去。
我坐在门口晒太阳,心里觉得暖暖的。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些年我对女儿的不公平。可人老了,总想着怎么弥补。
女儿嘴上还是爱抱怨,但她的行动告诉我,她心里还是有我的。
我想,人生就是这样,谁也不会十全十美,但只要心里有爱,晚一点也没关系。
天快黑的时候,女儿端着一碗热汤递给我:“妈,天冷了,喝点汤暖暖。”
我接过汤,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自己也许是世界上最幸运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