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到底打算住多久?”儿媳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一样扎进了我的心里。
我低头摆弄着手里的行李,装作没听见,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脸也发热起来。
其实我也没打算赖在儿子家不走,可这些年,我一个人守着老房子,天冷天热都没人关心一句,心里实在孤单,才想着来城里凑个热闹。怎么一开口,就像我成了个麻烦?
我叫刘桂香,68岁了,老伴儿走得早,留下我一个人守着村里的老房子。房子说是房子,其实早就破得不成样了,窗户的玻璃都是用塑料布糊的,冬天风直往里灌,夏天雨一来,地上全是水。
村里人劝我去城里找儿子,说志刚在城里买了房子,条件好着呢,一个人住着宽敞,正好接我过去享福。
享福?我苦笑一声。
志刚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这些年他在外面打拼,我没帮上什么忙,他成家时连房子的首付都是媳妇小梅家给的。那时候我就知道,小梅对我这乡下婆婆,恐怕没多少好脸色。
但再想想,这世上哪有不让儿子媳妇照顾老人的理儿?我自己过得再苦,心里也想着能和他们住在一起,图个热闹,哪怕帮着带带孙女也行。
于是,我给志刚打了个电话,说想过去住几天。
志刚在电话里答应得挺痛快:“妈,你来吧,住多久都行!”
听着儿子的话,我心里顿时暖了半截,觉得自己没白养他。
可等我到了城里,心里那些热乎劲儿马上就凉了半截。
那天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儿子家门口敲了好一会儿门,小梅才过来开门。
她见到我,愣了一下,然后笑着问:“妈,怎么没提前说一声?”
我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打过电话了啊,志刚说没事。”
小梅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屋。我拖着行李跟进去,发现家里收拾得挺干净,客厅里的沙发擦得锃亮,一看就是个勤快人。
晚饭是小梅做的,菜不算多,但摆得精致。志刚吃饭时问我:“妈,这次过来住几天?”
我笑着说:“也没个准,家里房子太冷了,想着过来跟你们住一阵子,反正家里也有空房间。”
志刚点点头,没说什么,可小梅低着头扒了两口饭,脸色却有点不对劲。
那顿饭吃得我心里发虚,饭后,我主动去厨房帮忙洗碗,小梅却拿着抹布把我挡了出去:“妈,您歇着吧,我来就行。”
她的语气不冷不热,我听着有点别扭,但想着人家上班也辛苦,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来,想着做点早饭,给一家人省点钱。可等我忙活完了,小梅才从房间里出来,打着哈欠说:“妈,您以后不用这么早起来,我上班累得慌,早上就想多睡一会儿。”
我心里一咯噔,觉得她话里有话,但又不好开口,只能笑着说:“没事,我习惯早起,做点吃的也顺手。”
小梅哦了一声,没再多说,接过碗扒了几口饭,就匆匆出门了。
可从那天起,我就发现了点不对劲。
小梅每天一下班就喊肚子疼,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躺在沙发上不动弹。刚开始我还挺担心,劝她去医院看看,她却摆摆手,说歇一会儿就好。
我想着她可能真是身体不好,也就没多说什么,主动包揽了做饭的事。可几天后,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小梅的肚子疼,总是在志刚回家后就好了。
有一次志刚加班到晚上九点,小梅竟然疼到九点,连饭都没动一下。我心里忍不住犯嘀咕,觉得她这是故意的,可又不敢明说,怕伤了儿子的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心里的疙瘩却越结越大。小梅对我的态度越来越冷,连孙女也不愿意跟我亲近。我想着,可能是我没帮他们带过孩子,心里对我有意见。
可到底是意见,还是不愿意让我住在这儿?心里没个准。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那天我睡不着,半夜起来上厕所,刚走到他们卧室门口,就听见小梅的声音:“志刚,你妈到底打算住多久?”
志刚的声音很低:“她一个人在老家孤单,住几天就住几天呗。”
“几天?”小梅的声音尖了些,“她这都住了快半个月了吧?每天都在家晃来晃去的,什么活儿都不干,饭倒是做了,可谁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就等着咱们伺候她呢!”
我站在门外,心里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志刚小声劝她:“小梅,她毕竟是我妈,咱们不能对她太差了。”
“对她太差?”小梅冷笑了一声,“房子是我爸妈出的首付,她一分钱没掏,凭什么住这儿?孩子从小到大她一天没带过,连个像样的红包都没给过。现在老了,倒跑过来享福了?”
我听得浑身发冷,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原来,我在他们心里,是个这么不讨人喜欢的累赘。
第二天早上,我没跟他们打招呼,收拾好行李就回了老家。志刚打电话问我怎么走了,我随口说乡下空气好,住着舒服。他没再多问,我却在电话这头忍不住掉了眼泪。
回到老家后,村里的张大姐听了我的事,叹了口气,说:“你儿媳妇也不容易,你要真觉得孤单,就找点事做,别光盯着儿子家,日子还是得靠自己过。”
张大姐的话点醒了我。我把家里的老房子收拾了一番,种了些菜,又在村里找了个小活儿,日子过得充实多了。志刚偶尔打电话来,我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切都好。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一年后,小梅带着孙女回了乡下。
她站在门口,低着头跟我说:“妈,对不起,我之前对您有点偏见。后来志刚跟我说了很多您的事,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我愣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后来我才知道,志刚一直在跟小梅沟通,让她明白我的不容易。小梅也意识到自己做得太过分,特意带着孩子回来认错。我看着孙女扑进我怀里,喊了声奶奶,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人这一辈子,谁没点误会和磕绊呢?我想着,还是得往好处看。只要一家人能和和气气地坐在一起,什么都值了。
“妈,咱们以后常来常往,您要是愿意住城里,我天天接您。”小梅笑着说。
我抬手擦了擦眼角,笑着点了点头。
生活啊,总会有点苦,可熬过去,总能见着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