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古代的艺术家,地位却低到尘埃

一笑墨知 2024-07-23 16:54:41

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群神秘而勤劳的人,他们以双手为笔,以材料为墨,在青铜的沉稳、陶瓷的温润、玉器的剔透中,勾勒出一幅幅跨越千年的艺术画卷。他们,就是被誉为“百工”的古代手工艺人,一群用匠心书写时代传奇的艺术家。

百工一词源于商周时期,原本是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官职名称,后来延展到各种手工业者、手工业行业和手工技艺的总称。

作为劳动者的百工,既不是纯粹的奴隶,也没有完全的自由身。他们没有改行、转业、移居的自由,一切依属于官府。官府提供生产原料和设备,并供给工匠的生活用度;工匠按官府提出的规格要求进行生产;工匠无权参与产品分配。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包吃包住”的工作模式,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保了工匠们的基本生活,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另一方面,它也限制了工匠们的创作自由,让他们难以展现出个人的艺术风格。不过,正是这种独特的制度,才让我们今天能够欣赏到那么多风格统一、工艺精湛的古代艺术品。

百工像是艺术殿堂与世俗生活之间的桥梁,一边承载着贵族们对美的无限追求,一边又在严苛的礼制下艰难求生。他们就像有用的物品,是可以交易的对象。百工组建的家庭,可能因为一场政治交易,成为诸侯国的赏赐品,而被迫根更换主人,居家迁徙。还有一些奴隶主贵族,甚至要求百工作为陪葬品给他殉葬。

所以,百工只能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让自己更具价值,不至于更为一般的“耗材”。而且技艺也轻易不往外传,核心技艺的传承全靠师徒间的口传心授,以及家族内部的世代相传。

这种传承方式,客观上有利于知识的不断积累,百工家族所达到的技艺水平,是其他未受家传的外人所望尘莫及的,但这种保守的传承方式,同时也阻碍了技术的推广和借鉴,这也是中国工业科技和工艺美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周礼·考工记》‌详细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个工种、‌三十个专门的生产部门和车舆等的制作规范,‌专业分工只按器物区分,‌如治剑的匠人、‌造车的匠人等。‌官营手工作坊在制作同一器物时,会‌将生产工艺分解得更细。

同时,‌官营作坊将“百工”聚集在一起,‌起到了互相观摩、‌互相激励的作用,身怀绝技的工匠还被擢升为“工师”,‌负责组织管理生产,‌传授技艺。所以,‌官营作坊也‌成了一个培养有技术的手工业工人的场所,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艺徒训练,可以说是最早的技校和职院。

但这种公开的、官方组织的培训,只能造就一般的“熟练工”,核心技术还是家族内部传承。外人想要学习核心技术,就得拜师,而且要视师如父(这就是“师父”的来源),终生供养,不得违逆,背叛师门、欺师灭祖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不但同门可以“清理门户”,还要受到整个社会的唾弃。

百工制度不仅保证了技艺的纯正与精湛,更让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想象一下,当你手中把玩着一件青铜器,那不仅仅是冷冰冰的金属,更是千年前匠人心血的结晶,是他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如今,当我们站在博物馆里,凝视着那些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陶瓷时,不妨想象一下那些古代百工们汗流浃背、精益求精的工作场景。他们虽已远去,但那份对技艺的热爱与执着、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却如同璀璨的星辰般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

0 阅读:0

一笑墨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