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 4 个月之后就开始进入出牙期了,这段时期可以说是老父亲老母亲和宝宝共同要面对的一道坎:
就算平时再乖的宝宝,也可能会变得难带,疯狂夜醒、哭闹不止、哄睡困难……传说中的“出牙闹”真这么难熬吗?今天就来带你了解宝宝长牙会经历什么,下面的第 4 点要注意区分哦。
长牙期间宝宝会经历什么?
听听宝宝的心里话
01 流口水
“长牙的时候,小牙尖顶出会刺激牙龈上的神经,让我控制不住地流口水。要是没有注意帮我擦干净,嘴巴周围还可能会出现红疹,痒痒的。”
02 喜欢咬东西
“牙齿快要长出来的时候,会压迫到神经,让我忍不住地想咬东西。”
03 睡不安稳
“牙齿总是在我晚上睡觉的时候长出来,我好困但是难受得睡不着,睡着了还可能被疼醒,折腾你们好一会儿。不是我不想好好睡,实在是太不舒服了。”
04 低烧
“有的时候,长牙还可能会让我的口腔免疫力变低,导致发炎引起低烧,但是通常不会高于 38 ℃,过两天也就好了,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
长牙可能会引发低烧,只要宝宝吃、喝、玩、排便等情况正常,家长只需观察,不用做特殊处理。但是 38℃以上的高烧往往与出牙无关,而是生病的征兆,家长要注意区分。
如何缓解宝宝出牙不适?
当你发现宝宝出现以上状况,就要留意他是不是出牙,可以用干净的手去摸摸牙龈,如果发现冒尖了,那不妨试试下面缓解出牙不适的方法,看看哪个对你家宝宝更有效,能让他少遭罪。
01 适当按摩牙龈
适当的压力可以减轻疼痛,宝宝长牙难受,我们可以戴上干净的橡胶指套按摩他的牙龈,或是用凉凉的湿纱布擦拭牙龈,这都会让他舒服很多。
有的家长会发现这是一个瞬间止哭的办法,宝宝前一秒还在大哭,下一秒手指套伸进去帮他按摩,他就笑开了。
02 准备咬的东西
咬硬的东西同样也能通过施加压力让宝宝觉得没那么疼,比如给他啃牙胶,能吃辅食后加一些可咀嚼的硬一点的食物,还可以买点磨牙棒。
这么做不仅能缓解宝宝出牙不适,还可以促进其它牙齿的萌出,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
宝宝出牙后要注意什么?
01 注意清洁口腔
宝宝从出生起就要清洁口腔,可以用干净、柔软的纱布轻擦宝宝牙龈,一来可以擦去残留的奶渍,二来也是在给牙龈按摩,有利于牙胚发育,还能缓解出牙不适。
牙科医生建议,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就要用软牙刷给宝宝清洁口腔,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另外乳牙陆陆续续长出来,再用纱布或指套擦可能会被宝宝“咬疼”。
02 玩具安全卫生
宝宝长牙期间,抓到什么都要放进口里咬,哪怕你准备了专门让他咬的牙胶,他也不一定只咬它。
所以家长一方面要多加看护,周围不要放置硬物避免宝宝乱咬损伤牙龈,也不要小于乒乓球大小,防止不小心吞咽卡喉;另一方面孩子经常玩耍的玩具物品要保持清洁,及时消毒。
牙齿的生长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到 3 岁前 20 颗乳牙才会长全。
不过大多数宝宝真正“出牙闹”一般都是在出前几颗的时候,尤其是牙尖刚顶出那几天,很可能会暴躁易怒,等到牙齿整个横截面出来就好了。
要相信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缓解宝宝的不适,想想长智齿的难受,是不是也就能理解宝宝了。
你家宝宝有出牙迹象了吗?来评论区晒晒小牙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