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标准永远于落后于现实!

慕慕茶 2024-03-07 07:25:51

标准永远落后于现实!

现行的国标GB-T22111 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缺陷逐渐凸显,修订完善工作迫在眉睫。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从当年制定标准的背景和当前普洱茶市场真实情况,说说自己的看法。

为何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要出台《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

云南普洱茶自2005年马帮进京后,引发全国投资客们的注意,“存钱不如存茶”深入人心,从2006年开始初,国内出现爆炒普洱茶收藏价值的热潮,广州成为茶叶主要集散地,东莞则聚集大批收藏投资者,而港台商人另辟蹊径,把几年前从云南购买的新茶当做陈茶返销云南,个别商家利用外形干瘦乌黑的熟茶充当储存多年的生茶卖高价,赚取极高的差价。

2007年5月前后,普洱茶泡沫突然破灭,究其原因,因为当年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些不法商人就用省外中小叶种炒青、烘青绿茶为原料,假冒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加工为“普洱茶”,或者直接在云南省外茶厂里,直接用当地的炒青和烘青绿茶直接压制或者渥堆发酵,这批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普洱茶”进入市场后,造成极大的损害,由于品质下降,也就不存在越陈越香,失去了藏客们的信任,导致整个普洱茶市崩盘。

相同的事情,也发生过,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普洱茶市场异常火爆,云南省茶司也因此获利不少,全国产茶大省都不愿错过好时机,纷纷开始用本土炒青绿茶人工渥堆发酵普洱茶,一时间,几千吨品质低下的“多地产普洱茶”进入日本,日本人越喝越糊涂,牢骚满腹,抱怨“普洱茶”不但没有药理作用,还像药一样苦得出奇,造成的十分混乱局面,几年时间,云南普洱茶不得不退出日本市场。

2008年,编委会成员走访了全国多个普洱茶市场,发现广东等地以次充好屡见不鲜,云南普洱茶“地标”进入其他省市,也经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如果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很难依法管理。制定“国标”的目的,是避免上过去市场热潮中“多地产普洱茶”造成的混乱局面再现,云南普洱茶标准的发布为净化普洱茶行业起到了基础作用。

2009年,据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统计:广东省共有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数十家,年生产加工普洱茶在5000吨左右,主要面向粤港澳和海外市场,2008年广东出口6100多吨普洱茶,远超云南,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云南普洱茶在2008以前,很多茶不在云南生产,原料也很难保证。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研究编委会存在三个关键争议点:第一是如何保护原产地;第二是如何进行地理标识;第三是如何处理前期的产品,这三点争议在现行标准里解决了前两个。

小常识:现在市场上很多2008年以前的老茶,如果使用新的包装纸包装,或者包装纸上查不到具体的生产信息,生产信息也对不上,要么是假茶,要么就是当年被强制下架的那批没有地理标志的广东产“普洱茶”。

普洱茶国家标准涉嫌地方保护?

2008年标准既出,立即引起业界和社会舆论的激烈争议。有广东茶商指出:“广东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普洱茶的熟茶(人工发的茶)制作方法本来就是广东发明的现在却规定只有云南产的才叫普洱茶,这明显是垄断!”更有茶界人士提出,普洱茶本身是一个共用的茶叶品种不受限于地理范围,目前制定的标准只能是云南普洱茶标准,不应是普遍的普洱茶标准,否则将不利于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现实情况是,2003-2008年市场上假冒品牌和粗制滥造的普洱茶也大量涌现,严重影响了普洱茶的形象和产业健康发展。在这种语境下,出台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从源头把好质量关,是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同时,要明确的是,普洱茶国家标准最关键的一点:必须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对此,茶商并无异议。至于必须在云南生产,既然广东产的普洱茶也是用云南茶叶作原料,那何不在原产地加工后再运到广东销售?而且在原产地加工使其“拼配”其他茶叶的可能性更小。再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它既是产地标志,又是质量标志,也是一种知识产权。许多地理标志产品都有国家标准,这并非普洱茶独创,也并非云南独创。

用了15年的现行普洱茶国标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

标准 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从普洱茶的定义、类型、等级、实物标准样、种植的场地环境条件(气候、土壤、植株品种)、茶园管理、鲜叶等级、加工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销售(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十个方面对普洱茶在种植、加工、检验、销售环节均进行了明确,对规范普洱茶产品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解释了“普洱茶是什么?”但是很多细节还不够严谨。

经过研读标准,主要概括为产地、原料、工艺、品类、储存五个大方面,但是比如制作工艺摊凉、杀青、揉捻标准,使用中小叶种制作普洱茶,原料产地范围,年份茶的辨伪和普洱茶品质判定等问题没有规范和提及,导致现在的普洱茶市场乱象丛生,毛茶工艺混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刚入门的茶客选择普洱茶只能道听途说。

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无法鉴定普洱茶的优劣,只知道普洱“越陈越香”。“年份”无可厚非成了普通消费者评价茶叶好坏、收藏普洱的重要指标。然而,这样一个指标却为一些投机者创造了牟利机会。一些茶商以次充好,本是一两年的新茶却打着十几年的好茶招摇撞骗。二十多年以来,普洱茶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但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好茶评价标准,市场上的普洱茶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一方面给消费者收藏投资带来损失,另一方面也给市场上专注做好茶、做老茶、做普洱茶的企业公司带来不公平的市场待遇。茶市风起云涌,如今普洱茶市场亟待统一标准制定,进而让普洱茶市场回归正道。

写到最后:普洱茶“国标”强调必须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其实倚邦、曼松、那卡、景迈、困鹿山等部分茶树都是中小叶种;普洱茶毛茶工艺只强调了日晒干燥的方式,实际上普洱茶摊凉时间长短、杀青时的加热温度和鲜叶温度的控制都至关重要;对于普洱茶级别和地理标志有详细描述,但刮风寨茶王树就在老挝境内,很多现在涌现出来的中缅、中老边境的茶叶品质和口感都是一流,地理标志范围还需再考,普洱茶的级别并不是判断好坏的条件,对普洱茶年份茶、拼配茶、熟茶发酵程度、口感的统一性没有明确,也没有对普洱茶的好坏给出评判等等,亟需完善和修订。

0 阅读:0

慕慕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