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一吵架就提分手的伴侣?很多人会觉得,这种行为是一种威胁,是对过往情感的不在意。
但如果这个频繁提分手的人变成了我们自己,那是不是就能瞬间理解他们的感受了呢?
其实,真正的离开往往不是在大吵大闹中发生的。
每一个频繁提出分手的人,他们表面上做出离开的姿态,但内心深处其实是期待你能坚定地把他们留下。
换句话说,他们其实是在向你求助,希望你能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假如我们的目的是要修复一段关系,那么试着将自己带入到要离开的视角,大概率就能看见,人在想要离开一段关系的时候,无非是被两种强烈感受驱动的:
一种是失控感,另一种是孤独感。
01
失控感
先说说失控感吧。
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受,它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比如你和伴侣兴趣不一样,你特别希望他在休息的时候陪你一起看电影,享受一下两个人慢悠悠度过休闲时光。
可是他却喜欢打游戏,每次陪你看电影都显得心不在焉。可能在两个人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一方还能靠妥协来维持关系的和谐。
但当双方都不愿意再让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改变他的喜好、性格,乃至价值观。
你也很难说服自己去接受他身上这些部分。
失控感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不一定有谁对谁错,但就是因为双方的拼图不能完美地贴合,你又没办法像控制一个开关一样来改变它。
面对自身影响的有限性,就会让你有失控感和恐慌。
在这种情绪的累积下,每一次双方暴露出差异时,失控感就会冒出来,让你不得不去想:“是不是只有分手才能重新获得控制感?”
02
孤独感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孤独感。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孤独可以被分为“人际孤独”和“存在孤独”。
当你有朋友、亲人、爱人的陪伴,你的人际关系是很充盈的时候,一般不会感受到人际孤独。
但不论你拥有多么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存在性的孤独都是无可避免的,这是一种很深层且的孤独感。
就是当你发觉自己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没有办法和任何人绝对融合的时候,尤其在你生病、受伤、有冲突的时候,你会更加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存在孤独。
很多人希望通过亲密关系来消除这份存在孤独,渴望在一段关系里获得绝对的理解,无条件的包容。
但是对关系的过度理想化又会让人轻易感到失望,毕竟没有人能完美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在这个追寻到失望的循环里,反复提分手就变成了唯一的发泄口。
可能他自己都表达不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但这时候“主动提分手”就是他目前唯一能掌握的事了。
就像是情侣间吵架,吵不过,又气不过,恼怒之下直接拉黑删除对方,虽然你也不知道为什么拉黑。
但是这个行为能让你有一丝掌握主动权的爽感,这对你来说就够了,可是你真的不爱那个人了吗?也不是,只是你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只能用这个行为表达你的情绪。
所以咱们没必要太怨恨主动提分手这个人,因为无论是体验到失控感还是孤独感,提分手都是一种走投无路之下的自救方式,并不代表前任绝对不爱你了。
当然了,如果是恶意对待感情的人,这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