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杀之谜:从汉初形势和吕后性格分析,韩信面临的必死之局

紫语嫣然 2023-04-12 16:49:04

刘邦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杀功臣的恶名,韩信之死可以说是个重要因素,然而综合史料来看,实际上韩信之死与刘邦并没有多大关系,反倒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所说,“所诛大臣多吕后力”,韩信、彭越等人之死大多出自吕后之手。而在当初那种形势下,韩信面临的可以说是必死之局。

01.韩信被杀背景:西汉初期频发的叛乱

刘邦称帝立国之后,迫于西汉初期的形势,分封了七大异姓诸侯王,然而由于项羽这个共同敌人的消失,这些曾经与刘邦并肩战斗的诸侯王,却为了各自的利益,与朝廷的关系日益紧张,甚至酿成了多次叛乱,而韩信被杀与叛乱频发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刘邦称帝之后,虽然赦免了那些投降的楚国官员将领,但对于仍然在外潜逃者却并未放弃追捕,结果先是原齐王田横死的不明不白,后又有楚将丁固被杀,这让楚汉争霸时被迫转投刘邦的燕王臧荼即位惊恐,结果就在刘邦称帝的同年,即汉五年(前202年)秋,燕王臧荼起兵叛乱,但随即便被刘邦剿灭,但随即便又爆发了利几叛乱事件。

汉六年(前201年)秋,匈奴冒顿单于率军南下,被刘邦北迁至马邑抵御匈奴的韩王信投降,并与匈奴合兵南下进犯太原郡。之后,刘邦亲自率兵平叛,结果因轻敌冒进遭遇“白登之围”,被困七天七夜后才得以脱险,后刘邦经赵地南下撤军,由于心情不好而对赵王张敖多有训斥,结果引发赵相贯高不满,次年刘邦再度攻打韩王信叛军,结果又发生了“贯高刺驾”事件。

韩王信投降匈奴后,刘邦改立兄长刘喜为代王,结果匈奴南下时刘喜弃国而逃,刘邦怒而将其废为侯,改立皇子刘如意为代王,并以开国功臣陈豨为代理代相统率赵代兵马驻边,这才化解了匈奴的频繁南犯。后因“贯高刺驾”事件,赵王张敖被废,刘邦又改立刘如意为赵王,陈豨也转任赵国相国,继续统领赵代兵马。

汉十年(前197年)九月,由于刘如意留居京城而掌握了赵代大权的陈豨,因大肆招揽门客并纵容门客贩卖违禁品,在遭到刘邦派人训斥后起兵谋反,酿成了西汉初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叛乱,战火几乎波及整个函谷关外黄河以北地区。

陈豨起兵谋反之后,由于叛乱规模太大,刘邦只得留太子刘盈监国,以皇后吕雉和丞相萧何辅政,自己则亲自率兵出关,坐镇赵国邯郸平定叛乱。正是在刘邦出关平叛期间,淮阴侯韩信被杀。

02.由于早年间的精力,吕雉极度缺乏安全感

吕雉出身优渥,自幼便是锦衣玉食,即便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凭借着多年来积攒的家财,吕家仍然不必为生计发愁,直到后来因为避仇逃亡沛县。为了家人的安危,她不得不嫁给刘邦。

刘邦早年间学习信陵君魏无忌和张耳在丰沛招揽门客,整日与一帮狐朋狗友在外厮混。当时,已经四十多岁的刘邦,不仅未婚先育,而且不事生产,在外人看来就是个整日游荡的混混,但吕雉别无选择,只能被迫接受。

成婚之后,作为妻子的吕雉也是三天两头也难以见其一面。嫁给这样一个人,吕雉又有何幸福可谈,然而当时的吕雉对此毫无怨言,始终默默履行着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一人操持家务、抚养孩子、赡养公婆,此时的吕雉绝对堪称贤良淑德的典范。

后来,刘邦押送徒役前往关中,却因徒役逃走而逃奔芒砀山,面对朝廷的追查,吕雉在原本就要承担家庭重担的基础上,不仅要面临朝廷的盘查,还要给刘邦送衣送饭,甚至因此在狱中受尽屈辱,很难想象出身优渥的吕雉是如何度过这段岁月的。

刘邦起兵之后,又常年率兵在外征战,早期因在泗水郡附近作战,家中还能得到其消息,但随着率兵西征,吕雉便再也难以得知刘邦的下落。乱世之中,带着一双儿女在家的吕雉岂能不担惊受怕,生怕哪一天传来的便是噩耗。

数年之后,好不容易得到了刘邦打回彭城的消息,然而,夺取了彭城的刘邦并未返回家中,反而在项羽宫中整天寻欢作乐。而吕雉最终也没能等来与丈夫的团聚,便又被回援的楚军抓获,深陷敌营充为人质。

举目无亲,又身在敌营,我们难以想象吕雉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广武对峙时,项羽以刘太公、吕雉等人性命相要挟,刘邦却冷血的表示拒绝,刘邦此举虽然是理性下的必然选择,但对于吕雉来说,又何尝不是残忍。数年间经历了这么多,此时的吕雉对于刘邦可以说已经心如死灰。

身陷楚营两年,吕雉终于被释放,然而此时刘邦身边早已是美女如云,而受尽折磨的自己却已是昨日黄花。虽然刘邦称帝以后,将吕雉立为了皇后,将刘盈立为了太子,然而这何尝不是作为原配夫人和嫡子应得的?

吕雉虽然成为皇后,高高在上,但却如同生活在冷宫中一般,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刘邦几面。不过,历经数年的颠沛流离,此时的吕雉早已心坚似铁,也早已对刘邦彻底死心。因此,她也不去与那些正值青春年华的美女们争宠,失去了感情寄托的她,只能将全部心思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

由于早年的经历,吕雉已经被锻炼的心坚如铁,因此在涉及儿女之事时,她敢于据理力争,拒绝女儿远嫁匈奴,迫使刘邦放弃易储。但同时也正是由于早年的经历,让吕雉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于事务往往过度担心。

03.韩信从未获得信任,且有谋反动机和实力

韩信作为自项羽麾下跳槽至刘邦麾下的将领,虽然在萧何的推荐下,被刘邦破格任命为大将军,但刘邦怎么可能直接放心将军权交给他,因此从还定三秦到东出伐楚,韩信都只是作为参谋的存在,而从未获得独立带兵的机会。

直到“彭城之战”后,刘邦在意识到自己军事才能有限后,才在张良建议下改以韩信为将,而韩信也凭借“京索之战”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汉二年(前205年)秋,魏王魏豹反叛,刘邦命韩信北上灭魏,韩信由此开启独立带兵生涯,并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灭魏伐代、攻赵降燕。不过,韩信虽然得以独领一军,但刘邦却从未放弃兵权,不仅牢牢掌控着将领任免权,而且先后派曹参、灌婴、张耳等以辅佐韩信的名义,分化其兵权。

汉三年(前204年)八月,荥阳被项羽攻破,守城的御史大夫拒绝投降,被项羽烹杀。之后,项羽继续率兵西进,刘邦放弃成皋率兵西撤,在得知韩信驻军修武,却不南下救援后,刘邦一怒之下渡河前往修武,夺取韩信印信兵符,调走其麾下兵将,命其在赵地重新招募训练军队,东进攻齐。

汉四年(前204年)冬,刘邦调曹参、灌婴等辅佐韩信,结果韩信在郦食其已经说降齐国的情况下出兵攻齐,导致郦食其被烹杀。韩信平定齐地后,在荥阳前线吃紧的情况下,却又派人向刘邦请封齐王,此举令刘邦极为恼怒。刘邦虽然在张良和陈平的提醒下,选择了封其为齐王,但同时又封齐受和傅宽分别为齐国左右丞相,对其加以限制。

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项羽被迫与刘邦议和,之后率军东撤,刘邦则在张良和陈平建议下率兵追击,双方交战于陈郡固陵一带,刘邦命人召韩信南下合攻项羽,韩信却拒绝奉诏出兵,直到刘邦在张良建议下,为其划定封国疆域,并将项羽逼入绝境才出兵。

正因如此,“垓下之战”后,在项羽兵败自刎的情况下,刘邦再度夺取韩信兵权,并将其改封为楚王,使其远离根基之地。而就在刘邦称帝立国同年,便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再加上韩信收留朝廷追捕的楚将钟离眜,刘邦最终将其逮捕,降封为淮阴侯,并就此留居长安。

韩信自被废为淮阴侯以来,对于朝廷满怀怨言,不仅长期称病不朝,而且对于朝政和大臣多有怨言,这些大家早有耳闻,如果说他因为怨恨而反叛,并非没有可能。再加上汉初沿用秦朝的军功爵制,朝廷不少衙门都有韩信旧部,他也确实有谋反的实力。

04.家臣弟弟上书告变,吕后联手萧何诛杀韩信

汉十一年(前196年)正月,就在刘邦在外平定陈豨叛乱之时。淮阴侯韩信的一位家臣因为犯错,被韩信囚禁了起来,并打算处死,家臣的弟弟为了营救兄长,遂上书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接到上告不敢怠慢,找来丞相萧何商议,立即对上告者进行讯问。上告者表示,陈豨谋反皆是韩信挑拨所致,当初陈豨就任代相之前,曾前往韩信府上辞行,韩信对陈豨说道,“代赵之地乃是精兵所聚之处,陈豨虽然深受刘邦宠信,但如果有人再三举报,刘邦也一定会对其有所猜忌”,并表示如果陈豨愿意起兵,自己将在京城为内应。

同时又说,陈豨造反之后,陛下亲自率兵前往平叛,韩信也接到了随从出征的诏书,但他却以生病为由没有跟随,反而暗中派人与陈豨联系。而且,韩信已经和家臣商量妥当,将在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然后将他们武装起来袭击皇后和太子,趁机夺取京城。

由于韩信本就有谋反的动机和实力,再加上告发者说的有鼻子有眼,吕后和萧何立时便信了七八分。更为重要的是,如今京城兵力空虚,如果韩信真的起兵谋反,朝廷一时间根本难以平定,因此吕雉和萧何不敢赌,更不能赌,只能“宁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

如此情形下,也只有先下手为强,将韩信先行拿下,如此即便京城叛乱,失去了韩信的串联,规模也不会太大。于是,吕后在萧何的建议下,先是放出风声, 说陈豨叛乱已经基本平定,刘邦不日便将率兵回京,稳定京城人心。

然后,萧何前往韩信府上邀请其一起入宫恭贺取胜,韩信本不愿前往,却实在拗不过萧何,只好随其前往。

结果,韩信刚刚抵达长乐宫,便被早已埋伏于此的禁军拿下。而为了防止其他同谋者狗急跳墙,尽快平息这场或许不存在的叛乱,吕后对韩信采取了“不问、不审、不理”的策略,当即便命人将其处死在了长乐宫钟室。

实际上,吕雉之所以迅速将韩信处死,除了不敢赌韩信是否真的谋反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诸侯王和功勋大臣势力太大,刘邦在世还能压制他们,一旦刘邦去世,她担心凭自己和刘盈根本难以压制他们,倒不如趁机将这些对皇位有威胁者趁机除掉。杀韩信如此,杀彭越同样如此,包括后来刘邦去世秘不发丧,想要一举除掉功勋集团同样如此。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