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为什么都是紧压茶?

南茗佳 2025-04-02 10:34:33

同一款茶,将恰当存储下来的散茶和紧压的茶进行品鉴对比后,就会发现,紧压的转化效果是要优于散的。

再通过书籍记载的云南茶马古道的各类传奇故事,也不难发现【紧压茶】的诸多身影。

那,普洱茶为什么都是紧压茶呢?

这是人们的生存经验。

云南崇山峻岭,在数千年前,要想出山,只能靠马、牛、人力。

路途非常艰辛、遥远。

而要想把茶叶运送出来,必须得想办法:怎么才能将茶叶运出来的又多又不占地方而且还能保存好呢?

于是聪明的马帮茶农,想出把散的茶叶团成团,再用竹篾或笋壳严实包裹好,不仅便于驮在马背上,而且能大大减少茶叶的损耗。

你看,在生活中是能获得生存智慧和经验的。

一片片茶叶子承载着深山的期许、被紧压成不同的形状,从深山来到世界各地。

茶叶本身的转化——有氧+厌氧双重作用下的后发酵

我们经常说‘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

那么基于优质的原料,茶叶的形态也是影响其后发酵是否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

散茶的话,因为叶与叶之间没有抱团,没有凝聚在一起,形成不了一定的茶叶内密闭空间(即没有厌氧作用的条件)。随着时间推移,过多氧化作用下的茶叶,它的香气、颜色会快速变化。(尤其是香气——如果茶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里,香气是会挥发的。这也是为什么你放在外面的一筐散茶,一段时间后香气会大打折扣。)

并且,散茶较紧压茶来说,更容易受潮变质。比如一袋散茶,有一小块受潮了,我们又没有及时发现,一段时间后它就发霉了,而且这个霉菌会快速的扩散到附近的茶叶上,最后的结果是散茶受潮发霉的损失要比饼茶大很多的。

而紧压茶,散茶经过水蒸气蒸软后,再压制成饼、砖、沱等形状,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利于后发酵的微生物得以繁殖,这些微生物又比较喜欢厌氧环境,于是在茶叶后续的存储过程中,它们开始努力工作,也就让茶叶能够越陈越香。

这也是为什么留存下来的各种老茶里绝大部分都是紧压茶的核心原因。

紧压茶占地面积小便于放置,且受到外力后不易碎。

反观散茶,即使有盒子、罐子、袋子等器具装着,在运输中或者拿到手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有点碎段的损耗。

但,散茶相较于紧压茶来说,省掉了撬茶这一步(像压的非常紧的砖、沱等,撬茶时就比较费力)。

所以,散茶更适用于快速品饮掉,如果是想要存储,那还是紧压茶更合适的。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