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浙江松阳篇

吴钩斩古今 2024-04-14 20:52:31

“松阳在郡(处州府)西上游,境内平衍宽广,西北以赤溪、竹嵱为扃钥(意为必经之地),东南以寨头、南岭为藩篱。”

清初松阳县

东汉建安八年,割据江南的孙氏分章安县南乡新置松阳县,为处州府治下十县中建置最早的县。县名以其地多松、杨之木而来,起初属会稽郡,之后先后改隶于临海郡、永宁郡。

清嘉庆二十五年,处州镇松阳协防图

至隋开皇九年,新置处州,松阳改属其下。唐武德四年伪吴政权改松阳为松州。武德八年复改松州为松阳县。唐贞元间,由于县治遭逢水患,不得已由松阴溪旁的旌义乡(俗称旧市,即今古市镇)迁于今址。

松阳县志县治图

后梁开平四年,吴越王钱镠改松阳县为长松县。后晋天福四年大旱,县令陈时祈雨于百仞山,有白龙显现。吴越王钱元瓘听闻此事,遂改县名为白龙县。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松阳县治

宋真宗咸平二年,处州知州杨亿奏请将白龙县改回松阳旧名。松阳县治依山傍水,向无城垣。仅于重要道路上兴建四座城门开闭:东门光华、南门济川、西门金屏、北门凤臻。

1943年浙江省松阳县全图(此图盖有民国时期“松阳县政府印”)

南宋淳熙九年,大儒朱熹(时任浙东常平使者行部)途经松阳,为松阳美景及崇学之风吸引,遂沿松阴溪畔而行沿途讲学。八十多年后,松阳邑人叶再遇,少年从军江淮间屡立战功,先任淮东安抚使,后任殿前司步帅。叶再遇虽是武人出身,但极为看重文教,捐出房舍于朱熹讲学处创办明善书院,并祭祀大儒。

松阳县城区图(此图为上图之附图)

清代设处州镇標下右营松阳汛,委把总一员,辖战守兵三十七员及汛兵约四十员。人数上捉襟见肘,加上没有城墙,防守相对薄弱。

民国时期浙江省松阳县各镇区城乡图

咸丰八年,县治为太平军所据,但太平军因伤亡过大,不久便撤离。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再度攻陷县治,到同治元年,乡绅大户组建团勇意图收复县治,一面招募内应五人于城内放火,一面以团勇攻打县治。

0 阅读:8

吴钩斩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