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后才明白的一些道理,希望能够帮你打开心结

元柏谈情感 2025-03-23 21:14:35

人生就像一场无法预知结局的旅程,而亲人爱人的离世,无疑是这场旅程中最为痛苦的劫难。很多人在失去了亲人爱人的那一刻就陷入懵逼,难以置信,无法接受,逃避,自我怀疑,抱怨,自责,复盘,到慢慢接受等痛苦阶段。

不管你现在在哪个阶段,以下几个道理,希望能够帮你打开心结。

人生就是一场有去无回旅途,人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抷黄土,接纳自己的情绪,允许悲伤。

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如同是一场住在旅店的短暂旅程,而你我也不过是这旅途中的一个行人罢了,本就人生聚散无常,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

不管谁离开这个世界,都是注定的,也是必然的,所以当至亲至爱离去,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接受他们离开。

我们的亲人爱人离世,我们痛苦,难过是正常的感情反应,允许悲伤、接纳悲伤。

痛苦悲伤是有情之人的体现,恰如林黛玉在得知宝玉即将成婚,以为被辜负后,那痛彻心扉的悲伤,是真情流露,无法压抑。我们也应如此,允许这份情绪存在,才能将内心痛苦释放,与之和平共处,进而从容面对,重新经营生活。

学着接受现实,别想太多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时候,我们走不出悲伤,根源就是想太多。至亲至爱走了,我们总会抱怨,认为命运不公,总会在心底问“为什么会是我,凭什么是我?”

可生死本就是自然规律,人人都可能经历呀。就像史铁生,在21岁最青春的年纪忽地双腿瘫痪,起初他也无数次追问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可后来慢慢明白,过度纠结只会徒增痛苦,接受才是正途。

所以,我们莫总纠结“为什么是我”,想太多只会徒增焦虑,无法改变既定事实。

无法改变的事我们要学着接受, 当我们释放了悲伤,也是和失去了的人内在的一种和解,允许亲人爱人的离去,他们也会将祝福的力量带给我们。

不要反复复盘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不要一次又一次地复盘过往,这是我在丧偶后深切体会到的。你一直抚摸伤口,难怪它不结痂。

每一次复盘都是重新面对失去的痛苦,只会让自己更煎熬。

我自己这一年来,无数次在脑海中回想着爱人离开的那一瞬间,回想当时种种细节,恨救护车没及时出诊,恨值班医生没跟车,恨公婆关心不够,更恨自己没早督促爱人去医院,可这一次次复盘,除了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毫无益处。其实,那无数次的回想、质疑过往选择,并不会让人豁然开朗,接受已然发生的事才是该做的。

敬畏因果,尊重别人的命运

《次第花开》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有人不信轮回,其实一年四季便是轮回;有人不信因果,其实贫富美丑就是因果;有人不信无常,其实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就是无常。

世人不知有因果,因果何曾饶恕谁;起心动念皆是因,当下所受皆是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轮回和成长轨迹,我们要尊重别人的命运,不要过度介入别人的命运。

生和死早有定数,都是生命阶段的一种能量体验,当有人离开,我们应放手,尊重每个人的因果与使命。

比如庄子在妻子去世后,他鼓盆而歌,旁人不解,他却深知生死循环之理,坦然面对妻子的离去,这份豁达值得我们学习。

人生苦短,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很有道理的一段话:“我们要接受这世上突如其来的失去,洒了的牛奶、遗失的钱包、走散的爱人和断掉的友情。如果不能以微笑面对,那就沉默,把你在意的东西看淡一点,只要你不在乎,它就伤不到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经历生死离别后,突然醒悟了,人生除生死外其他的事皆是小事。身边人忙着买学区房、拼命鸡娃、为了钱权用尽手段,被欲望支配,活得疲惫不堪。而我如今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有的东西都不属于你,唯有把握当下、过好当下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至亲至爱的离去是事实,可我们要带着他们的爱继续前行,而非困于悲痛。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展现的那样,只要我们心中铭记着逝去的亲人,他们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我们带着爱不断向前走,才能离他们越来越近,要相信还会重逢,或在几十年后,或在平行时空里,所以好好过完此生,期待再相逢时再续前缘。

愿这些感悟,能给同样经历伤痛的人带去一丝慰藉,让大家在这无常的人生中,更勇敢地前行。

​​

0 阅读:48

元柏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