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有些债,还的不是钱,而是人情。这人情债,有时候比钱债更让人难以还清。
我叫李小满,今年38岁,在江南小县城开了家五金店。要说这开五金店,还真不是我自己想干的营生。当初要不是姐夫王志强那一出,我现在大概率还在沿海打工。
那是2010年的秋天,一场大雨把整个县城都浇透了。我蹲在店门口收拾被雨水打湿的货品,突然看见一张纸被风吹着,啪地贴在了我店门口的玻璃上。拿起一看,是张欠条,上面写着”今借到王志强现金50万元整”。
说起我这个姐夫王志强,在我们县城也算个人物。十几年前跟我姐结婚时,就靠做建材生意起家。那会儿正赶上房地产大开发,跟着城里几个开发商干,没两年就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家建材城。
可人这辈子总有起起落落。2010年房地产突然遇冷,几个跟他合作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拖欠了他好几百万货款。王志强开始四处借钱救急,几乎每天都能在街上碰到他急匆匆的身影。
母亲那时就说过:“这个王志强,就是太急功近利了。做生意要稳打稳扎,哪能这样贪大求快。”
说来也怪,欠条上除了日期、金额和王志强的签名,连个出借人的名字都没写。我本想第二天去问问姐夫,可一大早就听说他去了省城谈生意。
后来的事,就像是坐了一趟过山车。王志强的生意慢慢好转,不到两年就在城东的高档小区买了套大平层,又换了辆40多万的车。我姐也跟着风光了起来,成天跟着城里的太太们打打麻将、逛逛街。倒是母亲,总觉得这光鲜日子来得太突然,常说:“来得快的,去得也快。”
日子就这么过到了2022年初,母亲突发中风住院。我打电话给姐姐,她说在外地旅游,等回来再说。最后还是我垫付了医药费。那时我就觉得,钱真是个奇怪的东西,它能让人性情大变。
三月的一天,我在医院照顾母亲,碰到一个意外的人。是城南那家最大建材市场的老板娘,姓林。她来看我母亲,态度特别亲切,还带了很多补品。我觉得奇怪,母亲跟她应该不熟啊。
没过几天,王志强就找上门来了。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手里提着个文件袋。他开门见山:“小满,那张欠条,能不能还给我?我用城中心的一套房子换。”
我正想答应,母亲突然从里屋走出来,声音异常坚定:“不行!那张欠条必须烧掉!”
王志强的脸色变了,他悄悄递给母亲一张纸条。母亲看完,眼泪就下来了。
那天晚上,母亲讲了一个我从未听过的故事。原来那位林老板娘,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姐。这个秘密,藏了快四十年。更让我震惊的是,当年王志强的生意能转危为安,就是林老板娘在背后帮的忙。
“可她为什么要帮姐夫?”我问道。
母亲叹了口气:“因为她欠我的。当年她能嫁给现在的老公,是我主动退出。那时候,我已经跟你外公说好要嫁给他了。”
我姐知道这些后,整个人都崩溃了。原来她引以为傲的生活,都是建立在这些不为人知的交易之上。
慢慢的,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要烧掉那张欠条。有些债,真的不是用钱能还清的。
林老板娘后来来过一次,她说:“你母亲是个好人,为了成全我,她选择了你们的父亲。这些年,我一直活在愧疚里。帮王志强,是我唯一能做的报答。”
最后,在母亲的坚持下,我们真的烧掉了那张欠条。王志强看着欠条变成灰烬,整个人仿佛也轻松了许多。他开始频繁回来看望母亲,带着孩子,一家人有说有笑。
日子好像又回到了从前。母亲常说:“钱债容易还,情债难还。可要是大家都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其实什么债都不难还。”
那么大家认为,这笔债到底该不该还?可能有人会说,50万换一套房值了。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真的是用钱就能解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