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6月30日,在老山前线的八里河东山战区,我军的一个迫击炮连奉命攻打越军驻守的55号高地。
55号高地位于八里河东山主峰南侧,离我军控制的41号高地不到1000米。它是越军距离我军阵地最近的前沿阵地,就隔着一条山沟相望。1984年初,越军被赶出八里河东山地区,他们将55号高地作为反扑该地区的桥头堡,并构筑了一道环形防御工事,共有12处明暗火力点和4个屯兵洞,不但与周围的395、423、831、56等高地有交通壕联系,还能得到小青山地区越军的支援,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为确保攻击顺利,迫击炮连特意使用了激光测距仪对敌人阵地每个目标进行精确测定,间隔一小时测量气温,炮弹放置于凉棚。
进攻开始后,迫击炮连采用压制和破坏相结合的战术,首轮炮击,就炸毁了越军一处木制工事和一个高射机枪火力点。第二轮炮击中,该炮连对越军躲藏的屯兵洞进行破坏性射击,一次性就干掉了40人,由此创造了老山前线我炮兵作战的记录。
自此之后,越军再也不敢张狂,听到那种迫击炮发射的声音都闻之色变。
这种令越军惊恐、威震南疆的迫击炮就是“56式160毫米口径迫击炮”!
56式160毫米迫击炮,是前苏联M-160式160毫米迫击炮的仿制产品,由南京307厂研制,1955年立项,1956年6月29日首门样炮装配完成,当年7月1日进行实弹测试,当年9月21日通过定型测试,开始量产。
该炮全重1290公斤(炮身重225公斤,炮架重805公,座钣重260公斤),炮管长3870毫米,炮身长3.8米,行军状态下全长4.8米。口径24倍160毫米,高低射界50°~80°,方向射界24°~78°,炮弹重41公斤,炮口初速344米/秒,发射速度1发/分钟,最大射程8300米,最小射程750米,杀伤面积为63米×36米(5个半篮球场)。
该炮装弹时,需要2名炮手共同将炮弹塞进炮尾,锁死炮钮后再放到底座上,手动拉击发装置,炮弹就射出炮管。该炮每分钟射速不超过2发,最大射速为3发/分钟,持续射速仅为1发/分钟,射程为8公里,将将达到团级作战的纵深需求。
运输时,该炮可使用M式炮架和绞车,由212吉普车牵引,最大公路牵引速度为50公里/小时。
该炮服役后,原计划每个步兵师配属一个重型迫击炮营(12门),但是碍于当时我军运输能力太差,160迫击炮又太大、太重,运输不便,加之评估后认为该炮装备加之不高,因此到了1961年,56式160毫米迫击炮就停产了,前前后后总共才生产一百多门,装备没几年就被封存了。
服役期间的高光时刻,就是炮击金门的时候,一个装备有12门56式160毫米迫击炮的炮兵营进驻小嶝岛,对小金门、大担岛、二担岛等岛上目标进行打击。战后,据时任小金门指挥官郝伯村事后对56式160毫米迫击炮的评价是“可与美制M-101型榴弹炮媲美”,感概惊叹160毫米迫击炮炮弹的威力极大,落地形成的弹坑有一人多深,国军很多隐蔽在山背面的阵地都被摧毁。
至于其他时间,除了1971年到74年,执行过黄河防凌任务外,56式160毫米迫击炮就再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场面了。
就在这款武器黯淡退场,即将在仓库中默默无闻下去的时候,1984年,我军先后收复被越军侵占的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等地,并由此拉开了两山轮战的序幕,各大军区精锐云集,主力纷纷南下作战。
当时在两山轮战的战场上,由于战区地处热带丛林,境内植被茂密,越军修筑的工事又多依靠由喀斯特地形产生的洞穴,各山头、高地间受地形限制,在我军出击作战中,经常遭到越军浅近处炮兵火力的打击,因此急需一种炮弹威力大,弹道弯曲,无遮蔽角限制,能够轰击山体棱线以后的反斜面坚固阵地的火炮。
而在当时我军的装备序列中,只有56式160毫米口径迫击炮最符合要求,结果这款被封存了多年的老炮,重新焕发活力,再次走上战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精彩战例。
然而随着两山轮战的结束,56式160毫米口径迫击炮再次被封存。
如今它静静地躺在库房里,在等待着重新被召唤、为祖国再立新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