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科院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1973期
大家好,有粉丝后台留言说刚知道自己得了口腔扁平苔藓两个月,经过了解知道这个疾病有恶化的可能,心里很着急。加入一个患者群,里面说西药方法用时有效,停服后过一段时间还会复发,而且不能长期用。这个病还反复发作,有没有好的中医中药方法能去根的。
口腔扁平苔藓这个疾病,不管中西医,确实比较棘手。西医的难点是病因不明,那治愈的可能就不大了。
中医呢,把此病归于体内脏腑功能异常,这样的话,口腔扁平苔藓就成为脏腑异常带来的诸多症状里的一个,需要整体施治。但中医方法的特点是没有标准化,不同中医认知和经验不同,同一个患者给的方法都不一样。
不过,真心来说,中医方法还是比较靠谱,尤其是辨证准后,遣方用药效果都不差,尤其是在减少复发,减轻疼痛方面效果更突出。
今天就聊聊中医是怎么辨证施治口腔扁平苔藓的。

临床上,我们将口腔扁平苔藓分为三种类型:
1.网状丘疹性:
初期多见,表现为病损面呈现白色或灰白色网状、环状或树枝状的珠光色小丘疹,周围黏膜正常或稍有充血,其他没有什么自感症状。病损在两颊颌移行部多见。
2.斑块萎缩型:
中后期多见,症见病损部位有白色角化斑块,其间伤脾有不同程度萎缩,在舌背上皮细胞变薄,丝状乳头和菌状乳头消失,形成光滑区。
部分患者开始出现自感或遇刺激疼痛,口干口涩,麻木不仁,伴有溃疡或糜烂。
3.糜烂性口腔扁平苔藓:
苔藓病损以充血糜烂为主,周围黏膜有白色网状或斑块样病损,自觉或遇刺激疼痛严重,且病损多出现在两颊、齿龈和唇部黏膜等部位。
最后,中医该如何治疗?

中医根据口腔扁平苔藓的症状和病机特点,常会辨证分型而治,下面是主流的三种证型表现和治疗方法。
1.肝胆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宜用加味苔藓饮:
这个证型的口腔扁平苔藓,常表现为黏膜有白色角化斑纹,可伴有充血糜烂,灼热疼痛,口干口苦 ,心烦易怒,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尿黄,如果是女性可有经期不调、舌红苔薄黄或微腻。
这就是肝胆湿热重引起的,治疗自然以疏肝清热、利湿解毒的方法,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也叫加味苔藓饮),组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柴胡、当归、车前子、泽泻、菊花、白芍、圣地黄、枸杞子、甘草。
加减使用方法:
有便秘,加生大黄或芒硝。
身热不安的,加黄柏、金银花、蒲公英。
头痛头晕的,加牡蛎(先煎)、石决明。
2.气血两虚型口腔扁平苔藓,宜用四味汤加减:
这类口腔扁平苔藓,病损常表现为白色条纹或网状纹,麻木不仁,伴有味觉下降,神疲乏力,面色微黄,心悸失眠,纳差,大便溏泻,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可施以益气养血的方法,方用四味汤加减方,组方: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砂仁、山药、女贞子、旱莲草、大枣、远志、首乌藤。
加减使用方法:
气虚重的重用党参或改为人参。
失眠多梦,睡觉不安的,加酸枣仁、枸杞子。
3.血虚风燥型口腔扁平苔藓,宜用乌蛇祛风汤加减:
这类口腔扁平苔藓病损表现为黏膜白色网状或斑块状角化病变,有黏膜脱落,局部粗糙,口干,头晕,心烦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淡,苔薄黄,或薄白。脉细或细数。
治疗方法施以养血祛风润燥的方法,方以乌蛇祛风汤加减,组方:
乌蛇、蝉蜕、当归、生地、白芍、荆芥、防风、麦冬、女贞子、枸杞子、白鲜皮、怀牛膝、黄芩、香附、旱莲草。
再服用中药的同时,可以配合西药,尤其是急性期,加用西药可快速缓解疼痛,平静情绪和正常饮食,利于疾病转归。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2003年第4期《 现代中医要杂志》马辅安等文章《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7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