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写下一首禅诗,28字安慰了世间无数愁苦,道尽了做人的智慧

诗愿侃天地 2024-07-31 07:36:39

在这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造物主把我们每一个人都塑造成与他人完全不同的个体。

而在这些完全不同的个体中,有一类人却格外的引人注目。他们沉默寡言,但无论遇到何种挑战,总能保持那份从容与淡定,令人心生敬佩。

当我们与之深入交往时,更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而他们本人,也像一股清流,洗涤着周围的浮躁与焦虑。

相比之下,那些平日里口若悬河、高谈阔论的人,一旦遭遇困境,却变得焦躁不安,无法冷静应对。

他们缺乏那种从容不迫的气质,往往因无法静下心来而错失解决问题的良机。这恰恰彰显了那些从容淡定之人的非凡。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尽管我们事后都能找出解决之道,但总是迟了一步,从而被人们冠以“事后诸葛”的尴尬称号,不仅遭人嘲笑,还可能让身边人离我们远去。

那么,面对这种心浮气躁的情形,我们该如何静下心来呢?不少人提出了“修心”的建议。

就像王维那样,走近自然,贴近自然,正所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或者细细品味生活,感受人生,享受人间难得的幽静与美好,恰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当然了,如果不喜欢王维一样的幽静,也可以像苏轼那样,在奔波的旅途中享受生活,正所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又或是抚琴品酒,观水赏云,尽享无拘无束的宁静时光。或许这样,我们就能真正的静下心来,从容不迫地追求心中所愿。

不让世间的纷纷扰扰扰乱内心,不被红尘俗世的情感困顿于形,也不沉溺于过往,亦不畏惧未来。如此生活,我们或许就能真正活出自我,享受生命的美好与宁静。

的确,王维确实是智慧的赢家,苏轼也是生活中强者。不过,除了像王维苏轼等人一样的智者外,宋代高僧释守净也算得上是古今修心的楷模。

他写了一首《偈二十七首.其一》,堪称是修心的经典。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却句句深入人心,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而这首诗中的人生哲理,也宛如清泉,沁人心脾。因此,每当我们心浮气躁时,不妨读一读这首诗,或许我们就能能感受到诗中那难得的宁静,从而心神安定,获得一种从容的力量。

那么,这首禅诗究竟有何魅力呢?诗中的禅意,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品味一番,感受那份来自心灵的宁静与智慧吧。

偈二十七首.其一

宋.释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释守净贵为宋代高僧,可我们览遍史册,却难以找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即便在逸闻野史中,也难以觅寻其半点踪迹。仅知这位宋朝高僧,一生诗作颇丰。

因此,对于此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只能根据诗意揣摩:

在一次深山修行的途中,释守净目睹溪水潺潺,怪石嶙峋,流云飘荡,云雀欢歌,百草芬芳,心灵深受触动,禅意油然而生。

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偈二十七首诗,将这份从容与力量融入诗篇,流传千古。而本文中的偈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在此诗的第一句中,“流水下山非有意”借流水之喻,揭示自然之道。流水顺应地势而下,非刻意为之,乃自然规律所驱。

同样,我们身处社会之中,亦应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因势利导,而非逆天而行。

尊重自然,运用规律,方能和谐共生,而不是逆天胡为、逆势而行,违背规律。如此,方能体现人类智慧与自然之道的完美结合。

这与古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若合一契,更与现代哲学思想不谋而合,他们均强调了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而非背道而驰。

因为破坏自然、违背规律,只会适得其反,只会遭到自然与规律的惩罚,使人陷于被动与尴尬的境地。

第二句“片云归洞本无心”所描绘的是,山中白云飘荡,以洞为家,随风而归,一切均源于自然,非出于本心或有意为之。

这启示我们,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其规律,而非强行干预,方能和谐共生,实现人类与自然共融共荣的理想状态。

这起始的两句,高僧巧妙地以“溪水”与“流云”为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应尊重自然、顺势而为的哲理。

其中,“流水”与“片云”相映成趣,“有意”与“无心”相得益彰,处处透露出禅意。

这种顺势而为并非消极无为,更非盲目乱为,而是强调我们要洞察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高僧的智慧启示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顺应时势,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方能领略生命的真谛。

此诗前两句堪称经典,但实则只是为了后面的两句做铺垫。而这里的第三四句才是诗的灵魂所在。

第三句的“人生若得如云水”,诗人巧妙地比喻人生应如行云流水,应随遇而安,不刻意强求,自然洒脱。

云水无心,人生亦应如此,尊重自然,利用规律,方能悟道成真。此等智慧,让人深感触动,回味无穷。

第四句“铁树开花遍界春”中的“铁树”,即苏铁,是我国古老的树种,常见于南方诸省。

铁树虽多,但开花却极为罕见。这不仅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还需历经十余载的岁月沉淀。

且铁树开花频率极低,往往数年才能一睹其芳容。正因如此,铁树开花更显珍贵,象征着坚韧与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这样的条件苛刻犹如天上之繁星,难以悉数满足,往往数年甚至十数年才得一见。因此,人们常以“铁树开花”来象征那些美好至极、难得一见的愿景。

而在第四句中,铁树开花被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它告诫我们,若如行云流水般,随遇而安,不刻意强求,顺应自然之道,那么成功便会如花儿自然绽放,水到渠成。

因此,这第四句堪称神来之笔,以铁树开花之喻,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所以,我们应敬畏自然,顺应规律,行事不矫揉造作,不刻意强求。凡事顺其自然,不执迷不悟,内心方能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从容不迫的力量,获得内心深处的真正快乐。

而如果我们的心境达到了这般境界,那么世间万物便不再是一种羁绊,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这正是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因势利导的必然结果,也是铁树遍地开花的美丽寓言。

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此诗字里行间皆透露着朴素与自然,而且语言简练而不失深度。

且全诗未曾使用深奥晦涩的典故,亦无矫揉造作的笔触。然而,全诗二十八字却仿佛颗颗明珠,句句闪烁金光。

特别是末句的“铁树开花”,更是有如神来之笔,不显刻意,却意境深远,读之令人感受到一种泰然自若的力量。

在这四句简短却深刻的诗中,诗人以精练的文字揭示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所向往和追求的人生智慧。

这也是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却依旧能在人们心中传颂千古不衰的原因。

说到此处,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爱国诗人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与释守净所说的“人生若得如云水”不谋而合,皆道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与美好希望。

因此,人生百年,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宠辱不惊,静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正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

读了此诗,我们再探寻诗海,却发现如释守净一样的禅诗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俯拾皆是。

这些诗篇不仅为世界增添了几分诗意,更让人们领略到了别样的美,使我们能够从中领悟到了诸多深刻的道理。

而在这些诗中,我们或许无法从佛法或道法的角度深入体会禅诗中的佛学或道学真谛,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世人的视角,去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美的震撼。

我们可以借助世俗的眼光和价值观,去领悟这些诗篇中所蕴含的含义,去感受它们传递出的无形的力量。

当然了,这样的绝妙好诗在《唐代禅诗研究》里面比比皆是,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禅的绝妙好诗,那您不妨读一读这本《唐代禅诗研究》,相信您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对此,您又有怎样的看法与见解呢?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言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诗侃天地

*图片皆来源于网络,有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12 阅读:1888
评论列表

诗愿侃天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