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出一些对北宋影响最大的文人,那王安石绝对算得上是最有影响力的文人之一。
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上,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说起其影响了历史的“王安石变法”,那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正是有了经世治国的治世之才与非凡的文学成就,所以王安石才被人们视作“北宋奇才”。

公元1050年,这位年仅30岁的“北宋奇才”在浙江鄞县任知县的任职期满,准备回江西临川的老家。
此时王安石的心情,可以用诗圣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句诗来形容。
因为心情舒畅,所以途经杭州时,王安石登上了飞来峰。在飞来峰上,风华正茂的王安石豪情顿生,凌云壮志一下子飞出了胸中,便写下了一首影响了世人九百多年的诗。
这首诗展现了王安石宽广的胸怀,以及其高远的志向,被人们视为日后推行新法的先声,预示着变革之风的即将来临。
他的这一首诗经历了九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熠熠生辉,成为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其诗如下: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全诗虽然只有28个字,但它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无尽的力量。
因此,王安石的这一首《登飞来峰》不仅是王安石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洞察。
九百多年来,每当人们面对挑战、困惑或迷茫时,总会想起这首诗。更能从这首诗中汲取到无尽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前行。
在此诗当中,开篇的“飞来峰上千寻塔”一句是说:好不容易登上了传说中的飞来峰,一眼便看见了飞来峰上高耸入云的千寻之塔。
关于这一句诗中的“飞来峰”,有人认为它是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而有人却说他是今天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的山峰。
其中的“寻”字是古人用来计量的长度单位,一寻相当于八尺。而在此处,诗人是以“千寻”来形容塔的高度,极言飞来峰峰顶古塔耸入云霄的姿态,也比喻自身站立的位置高远。
诗人在这里以“飞来峰”这一奇景入题,既点明了他所站立的地点,又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千寻塔”三字,既描绘了千寻之塔的高峻,更寓意了诗人心中那座理想之塔的巍峨耸立。这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度,更是一种精神高度的象征。
紧接着,第二句的“闻说鸡鸣见日升”不仅以间接的笔触描述了诗人站立的位置之高,更是以巧妙的笔触描绘了旭日初升的壮丽景象。
这里通过对“鸡鸣”与“日升”两种自然景象的描写,既展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也描写了时间的悄悄流逝。
其中的“鸡鸣报晓”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日升东方”则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诗人在这里借“鸡鸣”与“日升”两种现象,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乐观态度,也表达了他即便身处逆境,也坚信终将迎来新的曙光。
这一句诗反应了诗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难以掩饰的凌云壮志,以及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及信心,使得全篇看起来积极向上,能量满满。

第三句的“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全诗最为令人传诵的千古佳句。这里的“浮云”不仅指自然界中的云雾,更是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碍。
而从后来诗人进行“王安石变法”的史实来看,它还包含了古人所说的浮云蔽日、奸佞蔽主的意思。
其中的“不畏”二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即便诗人的前路被重重迷雾笼罩,他也绝不退缩,不让任何外界因素遮蔽自己的视线和心灵。
所以,这里的“不畏”二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豁达与坚韧,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其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无惧奸邪的坚定意志。
而他的这种豁达与坚韧,他的这种远见卓识与坚定意志,正是无数人在逆境中寻求突破、勇往直前的精神支柱。
到了诗的最后一句,诗人以“自缘身在最高层”来结束了全诗,而这一句也是诗人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自豪与自信。
这里的“最高层”,既指具体的飞来峰的高塔之巅的高度,也暗指诗人内心里精神境界的至高无上。

诗人坚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洞察事物的本质。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他能够“不畏浮云”的根源所在。
因此,“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被无数人用来激励自己,更成为了他们的座右铭。
而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的精髓所在,它告诫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小恩小利,不畏惧眼前的蔽日浮云,而应当胸怀大局,放眼未来。
从整体上来说,《登飞来峰》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优美的词句和生动的意象,更在于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深刻启示。
诗中的“千寻塔”和“最高层”,激励着无数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勇于攀登人生的巅峰。使人们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不会放弃对卓越的追求。
“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则时刻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很容易被世间的各种表象所迷惑。
而读了此诗之后,我们便懂得了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左右。

而最后一句的“自缘身在最高层”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不畏浮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总之,通过对《登飞来峰》一诗的深入解读和探讨,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王安石作为文学家的才华与魅力,更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使得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地攀登、不断地超越,最终达到我们自己心中的“最高层”。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