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天的第一缕寒风掠过山间,天宫的雪花便摇摇欲坠了,而深冬的阵阵北方呼啸而过时,天空自然就飘雪了。

天地之间的雪花,仿佛被揉碎了一般,在天空飘飘洒洒,一夜之间便让万里江山银装素裹,静谧而神秘。
此时的冬天,已没有了凛冽的寒风,也看不到萧瑟凋零的万物,有的只是那冬日的宁静,有的只是那纯净无瑕的洁白,以及那总能引人遐想无限的美好。
在这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中,使人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净化了,只剩下最纯粹的白色,使人感觉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的世界中。
而进入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平静的世界中,这样的宁静与祥和怎能让人不忘却尘世的忧愁与烦恼?怎能让人不沉醉其中?
或许正是因为在这样令人忘却尘世忧愁与烦恼的冬天,诗人们才写下了无数个令人惊艳叹绝的冬天。
而大唐诗人白居易就写下了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就是《问刘十九》。这首诗新颖独特,结构惊奇,读一读或许就能让人温暖一整个冬天。其诗如下: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刚出炉的新醅酒,上面还飘着淡绿的像蚁形一样的酒渣,其醇正浓郁的酒香,却已经飘满了整个屋子。
美酒已备,再燃起一个红泥所铸的小火炉,燃烧的火炉上面吐出红红的火焰,熏得整个屋子暖洋洋的。
此时,暮色已至,寒风萧萧,气温骤降,大有飞雪将至的趋势。而这样的天气,你是否愿意光临,共酌一杯,暖身更暖心?
此诗背景白居易此诗中的“刘十九”,即刘禹锡的族兄刘禹铜。白居易被贬到江州时,困厄中的他常常得到刘十九的慷慨相助,两人也因此情谊深厚,互赠诗篇。
后来白居易退隐闲居,在洛阳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这里,他自学酿酒之术,并常常为此写诗吟咏。
一个冬日的傍晚,天空突然雨雪飘飞,独坐于火炉旁的白居易思绪万千,竟一时想起了故友刘十九,心中一动,故而写下了此诗。

此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写得极为精妙,尤其是在意象的挑选方面,那可真的是匠心独运。
而诗人挑选的这些意象,就是他新酿的酒、刚刚燃起的火炉与傍晚飘落的雪。这些意象在全诗中成了诗人情感抒发与意境营造的关键点。
开篇的“绿蚁新醅酒”一句,便描绘了那刚刚酿成的新酒,因未经滤清而泛着微小的酒渣,以及细小的微绿的泡沫,如蚁一般,故而被诗人称为“绿蚁”。
这样的米酒,虽然是刚刚出炉的新酒,还浑浊而带着酒渣,但却有一种扑鼻而来的芳香,让人闻到了便会产生一种想要品尝它那甘甜滋味的冲动。
紧接着,第二句的“红泥小火炉”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样的火炉不但粗犷小巧,还散发出一种朴素而温馨的气息,看了就惹人怜爱。
最重要的是,在这清冷而孤寂的冬天,从这样的小火炉中吐出红红的火焰,让人一看便会产生一种特别温暖的感觉。
因此,“红泥小火炉”一句,不仅为饮酒的场景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更为此诗烘托出一种温暖而惬意的氛围,使得那诱人的美酒更添几分温馨的情调。

而从全诗来看,在开头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两句,诗人仅仅用了“新醅酒”与“小火炉”两幅画,便引发了我们对农村田园生活的无限遐想。
在随后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两句中,诗人在寒风凛冽、雪花纷飞的冬日傍晚向老友发出了饮酒畅谈的邀请,深刻地展现了诗人那份深厚的情谊。
而“天欲雪”这一意象,为友人相聚的欢愉场景铺设了一幅宏大的背景: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带来刺骨的寒意。但这样的场景,却愈发衬托出炉火的炽烈与友情的无价。
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如果仅仅只是将“新醅酒”、“小火炉”与“天欲雪”这三个意象单独使用的话,或许会平淡无奇,毫无新意。
但当诗人巧妙地将它们融入进一个空灵的意境中时,我们便能体会到了诗人那种超越文字的妙处与韵味,以及超越平常的丰富的情感。
而通过诗人这三个意象的构建,使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苍茫的寒冬暮色中,迎着肆虐的风雪,闻着香飘四溢的美酒,围坐在茅屋中红彤彤的小火炉旁,等待挚友刘十九的到来。

因此,这三幅场景的有机交融,给我们绘就了一幅温馨无比的画卷,满载了友情之暖,人性之美,其味无穷。
除了意象的构建,本诗中色彩的搭配也极为成功。比如开篇的“绿蚁新醅酒”一句中的“绿”字,便生动地描绘了酒的清冽。
而这“绿”字的使用,使人禁不住联想到了“新醅酒”的飘香四溢,酒味弥漫,引人遐想,令人赞叹。
随后的“红泥小火炉”中“红”字的使用,使人如同看到了冬日的暖阳,不仅温暖了身躯,更是温暖了心田。
而第三句的“晚来天欲雪”五个字虽未直接描绘色彩,但“晚”与“雪”二字暗示夜幕低垂、白雪将至的情景,暗含了“黑”与“白”两种颜色。
所以,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小屋内的“绿”酒与“红”炉相映成趣,异常耀眼,也格外温馨,给人以无尽的慰藉。
除此之外,最后一句的“能饮一杯无?”问句的运用,也为本诗增色不少。因为通过这一句的发问,尽显诗人的轻柔之语,关切之意,直抵人心,饱含深情,让人感觉温暖了一整个冬天。
因此,这一问句的使用,不仅为全诗添上了一抹韵味,更是赋予了全诗一种空灵悠远的美感,让人觉得余韵悠长,遐想无穷。

从整体上来说,此诗构思极为巧妙,意味无穷,引人遐想。而通过此诗,我们可以这样猜想,诗人或许是精心准备,特酿美酒,以待挚友。
又或许只是偶尔泼墨,借此驱散独居的孤寂,在风雪交加之夜怀念友人的温情;更有可能是诗人平日里与友人频繁往来的场景。总之这一切,皆任由我们驰骋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天空中任意翱翔。
不过,想想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如果冬天里窗外有雪花纷飞,屋内有温馨炽热的炉火,火炉旁有知音好友酌酒谈心,那么人间的风雅美事,又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
正因如此,白居易写下此诗后,得到了无数名家的点评。《唐诗三百首》就说:“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
而清代的黄周星更在他的《唐诗快》这样说:“岂非天下第一快活人?”,可见,白居易此诗,真的是影响非凡!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