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贞元年间,正值清明时节,随着这一年科举的缓缓落幕,一位来自于博陵来的书生失魂落魄地走出了考场。

从他这样的神情来看,可以肯定他这一次科考的成绩一定不怎么理想,而之后成绩的揭榜,便证实了这一猜想。
这位落魄的书生,虽然此时显得格外的落寞与无助,可当时的人们谁又能想到,他就是日后凭一首诗火了一千多年的崔护。
从考场出来的崔护,径直回到了他所落脚的客栈,而他的心情也失落到了极点。想想他从小寒窗苦读,才情俊逸,远近才子,又有几人能超越自己?
可如今揭榜之后,自己却榜上无名,这让崔护如何想得通?所以他不甘心,不认输,他决定要留在长安城里继续苦读,准备下次科考。
01、才子佳人邂逅桃花林这时的清明,正是“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而在客栈里埋头读书的崔护,内心深处也涌动着无限的躁动与孤寂,令他难以再继续读书。

于是,他把书本一丢,大步流星地跨出了栖身的客栈,踏上了往城南方向的大路,一头扎进了城南那散布着无数村落的春光之中……
一路向南,只见沿途柳絮飘飞,黄莺鸣唱,燕舞翩跹,暖阳轻照,祥瑞之气弥漫于天地之间。这使得崔护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畅快无比。
看着那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千树万树,黄莺飞燕,崔护沉醉在这样的春日风光中,一时忘却了路途之远近。
他也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更加荒野的郊外。这里远离繁华的都市,春花愈发繁茂,春意更加的盎然,崔护尽情地沉浸在这无边的春色之中。
正当崔护处于兴奋时,眼前一片粉色的桃花世界更加吸引了他,他顾不上一路的劳累,便自我陶醉在这片美好的世界中。直到脚酸腿软,口渴难忍,崔护才想起来要找口水喝。
可面对这无边的荒野,崔护实在找不到一滴水,正当他失望之际,一阵清脆的曼妙的少女的笑声随风飘来,传入了崔护的耳中。

崔护循声探去,竟在一片桃花簇拥之中发现了一座静谧的庄园,那清脆的曼妙的少女的笑声,正是从那庄园中飘出来的。
崔护心想,能发出如此动听的声音的人,一定美丽动人。这样想着,崔护便想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也顺便讨一口水喝。
因此,犹豫再三,崔护还是上前敲响了庄园的门,而为崔护开门的,正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妙龄少女。
看着这女子娇艳得如同刚刚盛开的桃花,崔护一时呆住了,几乎忘了自己敲门的目的。那少女询问崔护有何事,他只是痴痴地望着她,半晌无言。
少女见状,不禁笑出声来,这笑声宛如阵阵春风,让崔护一下子回过了神来。他不禁脸颊微红,慌忙说自己是来讨口水喝。
少女闻言,客气地请崔护入院落座,并转身为崔护去取水。崔护在院中徘徊,时而凝视桃花,时而偷瞄女子,心中有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不多时,女子端着一碗清水走出,轻轻放在崔护身旁的桌上。她也随之坐在石凳上,恰好位于崔护与桃树之间,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崔护饮尽碗中清水,抬头之际,恰好看到了这一幕,心中遂产生一幅“桃花掩映佳人影”的画面,于是心中不禁为之一怔。

同时崔护心中也生出一丝疑惑:如此绝色佳人,为何会独居于此?她是不是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崔护心中揣着这些疑问,却又不敢唐突发问,不过崔护终究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这少女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少女听后,并未显露出丝毫不悦,反而向崔护倾诉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她叫绛娘,早年丧母,由老父一手抚养长大……
崔护静静地听绛娘讲着她的故事,他碗中的水也在不知不觉中喝完。此时,崔护也觉得该离开了,于是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庄园。
绛娘把崔护送到了门外,轻轻地掩上了柴扉,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而崔护却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庄园,眼中充满了万般不舍。
02、千古奇诗现,佳人梦西游回到客栈,崔护波澜起伏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可当他一看到桌上的书时,他又燃起了对明天的梦想。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进士,以展平生的宏图之志,于是崔护又一头扎进书中。而一年的时光,便在书中一点点地消逝。
转眼又到了第二年的清明。此时,无论是窗外的花香,还是枝头啁啾的鸟儿,都唤起了崔护对去年清明时所经历的一切的记忆。
他猛然放下手中的书,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城南的路。再次回到城南,一切都依然如初,那片桃花林也同样是那样的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然而,当崔护来到那扇熟悉的门前时,却看到一把沉重的铜锁,无情地锁住了庄园的大门。
他急促地猛敲柴门,期待去年的那个少女能够为他开门,但回应他的,只有那拂面的春风。崔护黯然神伤,倚门而坐,思绪万千。
良久,他缓缓起身,从地上捻起一撮黑土,在柴门上深情地题下一首诗,以寄托他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写罢,崔护便又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客栈,以后一连数日,崔护都茶饭不思,书本也弃置一侧,整日神思恍惚,心系去年的人面桃花。
忽有一日,崔护似乎听到有人呼唤其名,他倏然起身,径直奔出门外,再一次踏上了通往城南的路。
没过多久,崔护便来到了那一片醉人的桃花林,再一次踏进那个熟悉的庄园,寻找那曾经熟悉的人面桃花。
可刚一踏进庄园,崔护便看到那熟悉的门上,竟悬挂起了一块不祥的白幡。崔护心急如焚,一下子冲入院中,却看见一位陌生的老汉正哭得呼天抢地……
见有人闯入,那老汉颤声询问他是不是崔护,崔护虽感愕然,却坦诚地说自己就是崔护。老者闻言,怒目圆睁,悲愤交加地控诉道:“是你,是你害死了我女儿……”
03、再寻访桃林女子重生天,进士及第才子娶娇娘这话如痛天空炸开的惊雷一般,让崔护惊之又惊,奇之又奇,他一时怔在原地,不知所措,更不知这老汉何以说出此般言论。

见崔护怔在原地,那老汉继续咆哮:“都是因你在我家柴门胡乱题诗,令我小女看后一病不起,如今竟魂魄西游,这不是你害的又是谁害的?”
崔护听完,泪水不争气地蹦了出来,老汉见此情景,引着他去见已逝的绛娘。来到屋内,只见绛娘静静地躺在床上,仿佛只是进入了梦乡。
崔护见状,迅速把绛娘抱入怀中,一边不断地摇晃着绛娘,一边痛哭呼喊:“崔护已到,崔护在此,绛娘你怎么能舍我而去……”
这一番摇晃,仿佛把绛娘从鬼门关摇了回来,所以当崔护的泪水滴落在绛娘的脸庞时,那仿佛进入梦乡的绛娘眼皮竟微微颤动,随后,那双眸子缓缓睁开。
看到如此情形,崔护一下子从悲痛的深渊里挣扎了起来,激动得如鲠在喉,说不出话来。
老汉亦是激动泪花在眼里打转,他望着风度翩翩的崔护,又看看因为读了崔护的诗而险些丧命的绛娘,当即将绛娘许配与他。

在崔护无微不至的照料下,绛娘的身体日渐康复。一日午后,崔护搀扶着即将成为他妻子的绛娘,漫步于桃花林间。
他轻声叹息:“这桃花似乎比前几日稀疏了不少。”绛娘笑靥如花,轻声回应:“桃花谢去,方能结出硕果。”
崔护迎娶绛娘后,心无旁骛,潜心向学。贞元十二年,崔护再一次参加科举,一时进士及第,名动天下,仕途坦荡。
纵观崔护一生,最终官至岭南节度使,在仕途之上,崔护一生为官清廉,政绩斐然,深受民众敬仰与爱戴。而他写下的《题都城南庄》一诗,不仅意外抱得美人归,还让他人与诗都红了一千多年。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